<p class="ql-block">美篇号:23695244</p><p class="ql-block">文字:东篱采菊及其女儿</p><p class="ql-block">图片:东篱采菊</p><p class="ql-block">音乐:《画你》</p><p class="ql-block">吹奏:达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经意间发现了女儿十多年前在县刊发表的文章《爸爸的电话》,一口气读完,往日的牵挂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90年代初女儿在吉林通化上学,远离家里,年龄又小(入学时13岁),我特别不放心,可家里没有电话,为了能经常联系女儿,我只好求领导开恩,用办公室的电话,自己交话费。按照学校规定,与女儿约好,每周日下午5点左右给她打电话。电话只能打到学校总机,再由总机转到她宿舍楼门卫室,门卫接到学生家长来电后,用高音喇叭通知学生接电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儿写道:“当我第一次听到喇叭呼叫‘412寝室2号电话’时,心里可激动了,一口气从4楼跑到1楼,抓起话筒‘喂’了一声,那头就传来了爸爸连珠炮似的话音:习惯吗?天冷吗?有米饭吃吗?学习紧张吗?没跟同学吵架吧……尽管絮絮叨叨,我心里却暖洋洋的。一般情况下,到时我都会在寝室等候喇叭的呼叫,因为那是我们父女间唯一的桥梁,我盼那一刻,爸爸更盼那一刻。如果到时电话不通,我焦急,爸爸更焦急。偶尔因临时有事不在寝室,电话那头的爸爸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会不停地打,喇叭也会不停地喊,一连几遍人不在,门卫都烦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宿舍门卫的电话常有故障,有时几个星期电话都打不进来,爸爸只有干着急。他问我学校哪里还有电话可以找到我,我说语文老师办公室与我的教室在同一层楼,且相隔不远,但电话要在上午课前打进来,重要的是要语文老师同意叫我。爸爸鼓励我去跟语文老师说一说,在不违规,不为难的情况下请她帮个忙。我壮着胆子跟语文老师说了,想不到她十分痛快地答应了。在宿舍电话不通时,爸爸就打到她那里,由她叫我接。爸爸也在电话里向她了解我的情况,并感谢她的热心帮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1年女儿到广州工作,当时我内退在家,对她独自南下极不放心,也赴广州找了一份工作。我们分别在天河区、白云区上班,租住在白云区。每天早出晚归,我跟女儿约定每天按时回家,有事要先电话告知。一般情况下她按部就班,但也有意外。女儿叙述了一次意外:“那天晚上加班到九点,事先告诉了爸爸要晚些回家,谁知在下班路上,所乘坐的的士在沙河遇上了警察查车,经盘查司机驾驶证疑似假证及未办理广州市暂住证,人车俱扣,我们只好半路下来另行打车,一番折腾已近十一点,肯定要超过与爸爸约定的回家时间,想打个电话说明情况,手机却没电了。此时,爸爸打不通我的电话便打电话到公司,总机值班员告诉他我早走了。这下他可急了,跑到路口等了我近两小时,直到见我从的士下来,才放下了那颗悬着的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广州五、六年,除了我们住在一块,几乎每天晚上都能接到爸爸的电话。有段时间我到位于佛山的某公司工作,不能每天回家,爸爸又与我约定每天报个平安,为节省电话费,手机只拨不接,听到铃声响了他才安心睡觉。此文还在写作之中,手机铃声响了,电话里又传来爸爸的声音:‘天热,要注意防暑降温……’一如既往,絮絮叨叨。这是多年来爸爸心心念念的牵挂,这份牵挂从小与我相随,在这份一直牵挂的相随中我渐渐地长大,心中的感激感恩也从小与我相随,直至我渐渐地长大,直至永远永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年来女儿对我又何尝不是心心念念的牵挂呢?我喜欢旅游,她买来800多元一双的旅游鞋;冬天寒冷,她买来羊皮夹克、暖水床垫;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口罩奇缺,她托广州朋友好不容易买到50个全部给了我……阅过女儿文章,眼睛有点湿润,喜悦,幸福,还有感激,该我写一篇《女儿的牵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