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晨获帝国理工AI黑客松大奖,区块链创新再获国际认可

腾讯网

近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举办的AI Agent黑客松大赛落下帷幕。由孙宇晨领衔的区块链技术团队凭借“去中心化AI决策引擎”项目,一举夺得“最佳区块链创新者”奖项。CryptoSlate、CryptoBriefing和Benzinga等知名外媒在报道中均强调:这一奖项标志着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br><br> 区块链与AI的“化学反应”<br><br>帝国理工学院AI黑客松自2018年创办以来,始终聚焦人工智能前沿领域。2025年的赛事主题要求参赛团队开发能够处理复杂任务、适应动态环境的智能系统。孙宇晨团队的入围项目,核心创新在于将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与AI的决策算法结合,构建了一个无需中心化控制的“可信协作网络”。<br><br>传统AI Agent依赖中心化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和决策,存在单点故障风险。波场TRON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确保AI决策过程透明可追溯,同时利用智能合约实现任务分配的自动化。在决赛演示中,该系统成功协调了200个AI Agent完成一场模拟供应链危机应对:从需求预测、库存调配到物流优化,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决策效率较中心化系统得到跨越式提升。<br><br>孙宇晨的技术哲学<br><br>区块链不仅是价值传递的网络,更是智能协作的底层架构。孙宇晨的观点一度被外媒解读为其技术战略的升级信号。回顾波场TRON的发展历程,这一理念早有脉络可循:<br><br>2023年:波场TRON完成协议层升级,支持每秒8000笔交易,为高频AI决策提供基础设施。<br><br>2024年:推出“波场智能合约2.0”,内置机器学习模块,允许开发者直接在链上部署轻量级AI模型。<br><br>2025年:与帝国理工学院共建“区块链+AI”联合实验室,聚焦去中心化智能系统的理论突破。<br><br>此次获奖项目正是这一战略的落地成果。据团队披露,系统核心代码已开源,波场TRON生态内的DeFi协议、物联网项目正探索接入。 学术圈到产业界的行业反响<br><br>波场TRON社区发言人Sam Elfarra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强调了波场TRON在增长与创新上的持续努力。他指出,波场TRON可靠且高扩展性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下一代AI Agent应用所需的计算规模和效率,具备推动金融服务到自主技术等多个行业变革的潜力。业内人士则认为波场TRON的项目解决了AI Agent规模化部署的关键痛点——信任与协作,可迅速转化为产业行动。<br><br>CryptoBriefing的专题报道指出:“孙宇晨团队证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与AI的‘自主决策’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形成闭环的增强系统。”数据显示,集成该技术的波场TRON节点,其AI任务处理量在获奖后一周内呈现出指数级增长。<br><br>获奖仅是起点。孙宇晨透露,波场TRON计划在2026年推出“去中心化AI即服务”(DAIaaS)平台,允许开发者通过智能合约调用AI能力,并按使用量支付费用。该平台将整合波场网络的高性能算力资源,中小企业接入AI的成本预计将大大降低。 孙宇晨荣获“最佳区块链创新者”奖,是对其持续推动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的认可。在区块链技术从“概念验证”迈向“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阶段,波场TRON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随着波场TRON在稳定币、DeFi、RWA、AI集成等领域的持续深耕,区块链技术将真正实现从实验室到现实生活的跨越,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公平、更高效的价值流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