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膝关节疼就是关节炎?分清“劳损”和“病变”,4个信号提示该看医生</p><p class="ql-block">膝关节疼是生活中常见的不适,但它不等于关节炎——很多时候是短期劳损,休息后可缓解;但如果是关节病变(如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不及时干预会加重损伤。学会区分“劳损”和“病变”,并警惕危险信号,能帮我们科学护膝。</p><p class="ql-block">第一步:分清“劳损”和“病变”,看3个核心区别</p><p class="ql-block">对比维度 短期劳损(非病变) 关节病变(如关节炎、损伤) </p><p class="ql-block">疼痛诱因 有明确“过度使用”史,比如突然爬楼梯、长时间蹲跪、运动过量 无明显诱因,或轻微活动(如走路、起身)就疼,甚至休息时也疼 </p><p class="ql-block">疼痛持续时间 短暂,休息1-2天、减少膝盖负重后明显缓解 持续存在,或反复加重,休息后无改善,甚至夜间疼醒 </p><p class="ql-block">伴随症状 仅轻微酸胀、乏力,无肿胀、弹响、活动受限 可能出现膝盖肿胀、按压痛、活动时弹响(“咔哒声”)、屈伸不灵活(比如蹲不下去、站起时卡顿) </p><p class="ql-block">第二步:出现这4个信号,别拖延,立刻看医生</p><p class="ql-block">如果膝关节疼伴随以下情况,说明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如骨关节炎、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等),需及时就医做检查(如X光、核磁共振),避免病情恶化:</p><p class="ql-block"> 1. 疼痛持续超1周,休息后无缓解:比如每天走路都疼,甚至坐着、躺着时膝盖也有隐痛,排除“短期劳损”后,大概率是关节内部出现问题。</p><p class="ql-block"> 2. 膝盖明显肿胀、发热:按压膝盖周围感觉“鼓胀”,或皮肤温度比其他部位高,可能是关节内积液、炎症反应,常见于滑膜炎、急性关节炎。</p><p class="ql-block"> 3. 活动时出现“卡壳”或“弹响+疼痛”:比如蹲起时膝盖突然“卡住”,动一下才能恢复;或走路时频繁听到“咔哒声”,且伴随刺痛——可能是半月板撕裂、游离体(关节内小骨片),不处理可能磨损软骨。</p><p class="ql-block"> 4. 膝盖无力、打软腿,甚至无法正常负重:比如上下楼梯时突然感觉膝盖“用不上劲”,差点摔倒;或单腿站立时膝盖不稳——可能是韧带松弛、软骨磨损严重,易引发摔倒和二次损伤。</p><p class="ql-block">日常护膝提醒</p><p class="ql-block">无论是劳损还是早期病变,都要避免“伤膝习惯”:少做频繁蹲跪、爬楼梯、长时间久坐(每40分钟起身活动);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游泳、散步),避免深蹲、跳跃等高强度动作;体重超标的人需控制体重,减少膝盖负重——护膝的核心,是“减少过度使用,避免慢性损伤”。</p> <p class="ql-block">邯郸二八五医院骨科</p> <p class="ql-block">骨科主任刘文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