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龙游黄茶

薄技牛人

<p class="ql-block">  那年龙游要开黄茶高质量发展大会,我应邀作一个品种、品质与产业方面的推介,记得虽然是仁兄转达、但那时的答应还是及时的,何况是京城茶媒组织和邀请,我也算地主,与情与理都必须支持。</p><p class="ql-block"> 的确,黄茶我还是比较了解的,这黄茶要是在上世纪,那浙江大地仅有南北二“黄”,南“黄”为温州黄汤,主产平阳、泰顺二县;北“黄”为莫干黄芽,这莫干黄芽还是1984年,我有三位同班同学跟随张堂恒大教授一起在德清实习期间参与过研发的呢。那时的黄茶纯属六大茶类中的一类,与2010年之后出现用黄化品种原料按绿茶工艺加工而成的“黄茶”完全是二回事,当然为了更好的区别,在浙江后来有了工艺黄茶与品种黄茶之分,这一认识的提出与统一,我记得却好也在龙游,在龙游吴刚茶博园召开的一次黄茶工作组会议上,当时我也在现场,对这一区分说法也给予了充分肯定的。这品种黄茶就包括了天台黄茶、缙云黄茶和龙游黄茶。</p> <p class="ql-block">  相对于其他二个品种黄茶,龙游黄茶可谓浙江珍稀黄化名茶中的新秀,因用龙游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有着自主品种权的良种“中黄3号”的原料加工而成,具有显明品质特征而广受喜爱、近远扬名。尤其是2017年以来,龙游黄茶还在短短数年,成为了凝聚龙游人民的智慧和匠心的又一张靓丽的新名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龙游黄茶之所以能成为新世纪浙江茶业中崭新耀眼、香诱无数的名茶新宠,也是道理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第一要说的原料优异、黄化特别。选用的中黄3号属1999年在龙游罗家镇由缪述钢发现,经中茶所育种专家阿亮博士团队协作下,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半开张茶树新品种。因春、夏、秋季的幼嫩芽叶均为嫩黄色而列为黄化珍稀良种。浙江有中黄1号、中黄2号、黄金芽、黄金叶等多个黄化系列茶树品种,而中黄3号有着自己显明的特色,它不仅生长势强,适应性广;虽说春季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开采期虽比大家熟知的白化品种“白叶一号”晚2天,但芽叶肥壮,茸毛中等偏少,原料个体特色显明。而且产量高,仅春季一芽一叶鲜叶产量比白叶一号高30%,特别是夏秋季其黄化嫩芽叶的丰产性更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次反映在品质独特、口感特佳。龙游黄茶以其鲜爽的口感、独特的香气和丰富的氨基酸含量而著称,是龙游黄茶区别于其他名茶最为独特之处。其中黄3号最适制的扁形名茶,“扁平光滑、色泽嫩黄、香高浓郁、鲜爽甘甜”的品质特征,以及水浸出物达49%、氨基酸达10.4%的内含物质,形成了黄茶类有别于其他的优异品质所在。</p> <p class="ql-block">  同时也要说到的是政策得力、规模初具。在龙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与连续两轮政策扶持下,经扩繁推广、加工提升、科技攻关、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全产业链建设推动,龙游黄茶已实现种植标准化、加工标准化、产品系列化和营销品牌化,龙游黄茶产业面积已有万亩之多、规模已初具、不仅在全省黄茶产区中已成功进入三强、并大有超越引领之势。</p><p class="ql-block"> 当然还要提出是这茶前景广阔、未来可期。资源相对稀缺的龙游黄茶,不仅成功研发扁形、条形、金丝黄茶、速溶黄茶、黄茶饼等系列产品,而且还培育“龙游黄茶”区域公共品牌和“虔龙黄”“圣堂白雪”“圣堂黄”“兰崖黄茶”“隆极黄”等企业黄茶品牌;这不仅为市场开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更好地延伸黄茶产业链、丰富黄茶新业态、创新黄茶茶文化有了良好的开端。加上新时代、新时尚带来的对黄茶产业的特殊宠爱,必将为龙游黄茶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龙游黄茶的美好未来一样值得期待。</p> <p class="ql-block">  希望龙游黄茶人能扬长补短、精准施策、务实作为、创新创造、引领发展,并齐心协力,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与共品共享龙游黄茶,努力让龙游黄茶为一方百姓、为社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