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现实版的诗意油画世界</p><p class="ql-block">五月的微风轻拂面颊,带着画意与古韵,我们再次踏入丽水古堰画乡。几年前初访此地,记忆中的青石板路与斑驳木楼仍萦绕心头。而今重游,期待在熟悉中邂逅新的感动。这里的一亭一树、一江一巷,仿佛时光的画笔轻轻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江南油画。</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特色小镇主要包括古堰与画乡两大部分。古堰,即碧湖镇的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它不仅是水利工程的奇迹,更是千年文明的见证,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的丰饶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江风徐来,轻拂古街,也吹动了游人心头的涟漪。瓯江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远处的山影与近处的木楼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一幅未干的水彩画中。</p> <p class="ql-block">双荫亭坐落于江滨古街的入口处,古街一侧是临江而建的木质双层小楼,推开窗棂,便可将瓯江的秀色尽收眼底。东街口那棵苍劲的古香樟,与亭子相依相伴,树影婆娑,亭影斑驳,构成了一幅极具韵味的江南水墨图。</p> <p class="ql-block">步入碧湖镇,仿佛穿越千年。石板路上回响着历史的足音,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时光缓缓流淌的节奏,让人不自觉地慢下脚步,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隔壁一位木匠的刻刀,在木料上轻舞飞扬,雕出一只展翅的凤凰,也雕出了古堰画乡的匠心传承。他专注的眼神,仿佛在与时光对话,将传统工艺化作指尖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游中画客栈,仿佛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墙上挂满了画作,或浓墨重彩,或淡雅清新,每一幅都记录着画乡的灵魂与风骨。在这里,艺术与生活交织,现实与梦境交融。</p> <p class="ql-block">古堰醇香佳酿,画乡醉倒鸿儒。步入这方庭院,仿佛走进了古人的诗酒年华。院中花木扶疏,石桌旁仿佛还留有文人墨客的余温,一杯清酒,一卷诗书,一架古筝,便是人间最惬意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雕刻小店中,木屑纷飞,刀锋游走。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诉说着匠人的执着与热爱。它们不只是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是古堰画乡最质朴的艺术语言。</p> <p class="ql-block">在古偃人家的庭院中,游客们驻足留影。阳光透过屋檐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这一刻,人与景交融,时光仿佛定格在最美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古樟树静静伫立,枝繁叶茂,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者,守望着这片土地。它的年轮中镌刻着历史,也承载着人们的敬仰与记忆。</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的舍利树,是一棵树龄逾1500年的古樟,树干中空却能容纳数人,枝叶依旧繁茂,被誉为“枯木逢春”的奇观。它曾多次遭雷击与火灾,却奇迹般重生,被当地人奉为“树神”,守护着通济堰与古村落的安宁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偃畔人家,依水而居。白墙黛瓦倒映江中,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仿佛一幅静谧的田园画卷。这里的生活节奏缓慢而悠然,每一寸光阴都浸润着诗意与温情。</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是古堰画乡的核心景观之一,坐落于碧湖镇堰头村北岸的古堰区域。它与千年通济堰、古樟树群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墨画卷般的景致。登阁远眺,江水悠悠,古树苍翠,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节孝流芳坊,矗立于碧湖镇堰头村村口,是清代嘉庆年间为表彰叶成发之妻梁氏贞节而建的牌坊。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诉说着忠贞与坚守的故事,也映照出这片土地上深厚的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一条瓯江贯穿全境,使其拥有了丰富的水生态资源。</p> <p class="ql-block">景区沿江近千亩的茅杆群,茅穗飘花,别有一番情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白鹭栖息繁衍佳地。这里又是游客赤脚玩水,捡卵石,拍照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来到,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通济堰,让人欣喜惊叹,它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工程之一,已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巍然屹立。它不仅灌溉着万亩良田,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碧湖儿女。它用无声的坚守,诠释着智慧与坚韧,是古堰画乡最动人的灵魂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