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游】三水行

老曾

<p class="ql-block">昵称:老曾</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49968</p> <p class="ql-block">四年前的十月,我们原广州市培英中学同一年级跨班级二十多位同学因旅游的爱好走到了一起,建了一个群,名曰“乐在群中”。当时我们年纪都已超过75岁,能夠游山玩水,浪迹天涯,在祖国美丽山河寻求乐趣,成为我们共通的爱好。可惜新冠疫情的到来打断我们的计划,由于不能出省,只能在广州周边或省内无疫情的区域进行旅游,于是群主大统领谋叔便组织了佛山三水的二天游。</p> <p class="ql-block">三水原为佛山市的一个县级市,现为佛山的一个区。其位置处干佛山市的東北角,处珠江水系北江的下游,北与清远、四会接壤,西与肇庆高要相邻,东与广州花都连接,南与高明、南海相交,北江下游在其境内穿堂而过。北部为山区,中部以南为三水平原。三水是个人口小县,只有30万人口,是鱼米之乡,有珠三角粮仓之称。</p> <p class="ql-block">三水是由西江、北江、及绥江于河口镇的思贤滘汇合,所以称为三水。其汇合处,西江水含沙量高,水色黄浊。北江、绥江水色清绿,汇合之后,清浊分别,形成鸳鸯河,成为河水合流奇观。明朝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正式建县,至今已500年矣。民国时期,1914年全国县级行政区重名整改时,陕西省也有一个三水县,由于没有广东三水县的影响大而被迫改成旬邑县。很多人不了解这叚历史,了解之后,也许成为一时佳话。</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之后,三水人勇于创新,与广东省体委科研所合作,成功开发了运动型饮料《健力宝》,成为1984年我国运动员的专用饮料,在当年参加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许海峰、李宁、中国女排等一举获得15枚金牌,震撼了全世界,从此“中国魔水”美名便不径而走,风靡全中国,也风靡全世界。三水便从一个小县一举成为全国人人皆知的名县,国人都能喝上《健力宝》为荣,三水亦自始之后便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可惜快速发展后的企业领导人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荣誉,与当时市领导没搞好关系,在企业转制中,经营权竟落入“空手套白狼”张海之手,从此《健力宝》便一蹶不振,每况愈下,一个驰名品牌从此殒落,成为三水刻骨铭心的悲剧,殊为可惜。</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的三水游为期二天,计划游览点有4个,分别是南山森林公园、北江大堤、长歧古村和三水森林公园。可能因为疫情,信息闭塞,结果我们多跑了60多公里,到南山森林公园方知闭门保养维修,吃了闭门羹,只好怏怏而回,转到北江大堤。北江大堤是拱卫广州和佛山的屏障,历史上便意识到北江水可能对广州和佛山的水患危害,从北宋开始便修建北江大堤,其前身只是13条独立分散低矮单薄的小堤,抵御不了特大洪水的冲击,成为省城的心腹大患。时间来到上世纪民初的1915年(农历乙卯年)夏天,广東连降暴雨,东、西、北江同时暴涨,北江大堤崩堤,洪水如猛兽直泻广州,广州一夜之间一片汪洋,江水上涨了一丈多高,广州长堤、西濠口及西关悉数被淹没,很多人在睡梦中被淹死,广州被淹7天后方才退水,仅广州便死伤十余万人,造成人间惨剧,这便是人们谈水色变的“乙卯水灾”。</p> <p class="ql-block">“乙卯水灾”之后,人们痛定思痛。1918年筹款100多万元筹建芦苞水闸,作为北江洪水进入广州的最后一道关口,以控制分泄北江洪水,其标准是防御1915年洪水为为目的。工程于1919年动工,1923年完工,配合以北江大堤加高加固,完成北江大堤对广州的拱卫作用一百多年来从来未仃止过。1984年芦苞水闸进行了改建,将原水闸改成八孔钢制弧型闸门,闸孔高4米,宽10米。2005年将水闸重建,降低底槛高程近五米,设计最大分洪流量1200立方米/秒,4孔平板钢闸门,每孔高15米x3.5米,配套液压啟闭机,其主要功能在汛期泄洪,以确保北江大堤的安全;更主要的是在2000年国家投巨资,在北江中游建成了飞来峡枢纽工程,埧高52米,蓄水19亿立方米,具有发电、航运、灌概、改善北江流域生态等作用,使往日桀骜不驯的北江隐患得到根本的改变。当我们来到北江大堤,看到64公里高大的北江大堤屹立在北江旁,碧绿的北江由北向南蜿蜒而过,山青水秀,美丽的北江景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的北江大堤气壮如牛,完全不是一百多年前弱不禁风水患频频那模样。我们在北江大堤拍了留影,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倍感自豪。</p> <p class="ql-block">源源活水通过重建后的芦苞水闸从北江引入芦苞河,滿足了下游广州和佛山人民群众的生态用水和灌溉的需要。过去常年干涸的芦苞河从此迎来生态环境的巨变。碧绿的河水波光粼粼,河畔的草地改种成大片的花地,种满了美丽的波斯菊和粉色的嫩子草,宛若人间仙境。老同学们兴奋莫名,纷纷留下倩影。维维同学见美景如斯,一种难于忍受的冲动,带领一众女同学在河畔花地跳起舞来,风姿绰约,不减当年,以奔八的年纪,跳出了历史的赞歌,在场的同无不翘指点赞,高声叫好,一下子把这次旅游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露出幸福的笑脸已说明了一切。花是美丽的,笑脸比鲜花更美丽。</p> <p class="ql-block">我们喜形于色,不能自已,在北江畔的花田里,我们的笑容便是最大的浪漫,也是三水行的最大收获。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年,却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昱日上午,我们便来到三水长岐古村。长岐古村立于三水区芦苞镇東郊,建村于明朝,有五、六百年历史了。现存的建筑大部建于清朝初年,也有三百余年历史。古村的风水极好,前临北江水系,背靠文笔山。村前有二个很大的荷塘,殘荷尚存。漫步过棧道进入古村,村前有颗很大的榕树,特别引人注目。该村域约4.5平方米,村内以钟、何、黄、卢四大家族混居。村内保存明、清古建筑百余座,以一厅四室四合院格局为主,现存镬耳屋群及卢氏宗祠等建筑,装饰有石雕、灰雕和《三仙斗酒》等壁画,村内还有耀唐书社、丽泉书舍等,见证了古村教育传统。</p> <p class="ql-block">古村座东朝西布局,通过双池塘引入北江水系。巷道设三个防盗门楼形成防御体系,村周天井设施,长期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长岐古村还是一个长寿村,全村1200余人,有老人200多人,90岁以上有16人之多,还不乏百岁老人。从上世80年代开始,村民陆续搬出外围新村居住,仅少数人留守古村,使古村格局得以完整保存。现存建筑因年代久远,存在巷道破损,墙面开裂,灰雕风化等问题,当地政府实施修旧如旧活化保护工程。该村依托镬耳屋建筑群成为影视拍摄基地吸引《十二道锋味》等剧组在此取景。更妙的是在村邻近便是著名的三水温泉宾馆,该温泉便是有益健康的氡温泉,我们也得益,住在该宾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深入参观了其书院和戏曲室等,书院听群主大统领讲课,引人入胜,津津乐道。在戏曲室,林姨同学竟情不自禁跳起舞来,有板有眼,似模似样,令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林同学虽未学过文艺戏曲,简直是无师自通,据说其祖上是黎园世家,基因力量之强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诗人同学黄翼扬参观完古村之后即席赋诗一首,作为长歧古村的观后感:</p><p class="ql-block">三水长歧古村</p><p class="ql-block">作者:黄翼扬</p><p class="ql-block">密柳殘荷莲结实,</p><p class="ql-block">老榕招风新楼多;</p><p class="ql-block">鸟鸣树丛人踪少,</p><p class="ql-block">桥架绿廊影自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三水森林公园,该公园总面积为12万亩,原来是三水市西南镇北郊二公里处,十多年前我曾来过,环境非常幽静,森林茂密,鳥语花香,当时便给我良好的印象,是城中难得的森林公园。这次再到该公园,公园已成为城央的一部分,人声嘈杂,车水马龙,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完全没有当年该公园的氛围,感觉若有所失。所幸公园的主要景点还在:三水金装大卧佛、三水汉藏佛文化艺术殿堂、广东孔庙一一孔圣园、无情谷,鸳鸯湖、宣言广场等。</p> <p class="ql-block">大卧佛位于森林公园天仙岩。相传当年佛教大师六祖惠能传教后深夜经过此处,见到天仙岩灵光闪烁,隐约可见这块横卧的大石块便是一个大卧佛,当时六祖当即跪拜,祈求佛祖降福天下。三水大卧佛的雕造从这个传说中获取灵感。1994年,艺术家们以盛唐敦煌卧佛为范本,创作了世界最大的卧佛,卧佛全长108米,高16米,由整块岩石雕刻而成后並镶装60吨紫铜。卧佛临水而卧,似睡非睡,瑞气祥和,有“佛虽卧而常醒”的意境深远。整个仪表非凡,眉心那颗钛宝珠直径0.8米。佛前有直通佛身的祈福桥,上有百福图,是大佛山灵气最浓厚的通道,也是祈福的绝佳胜地。佛前的锦鲤水池、莲花池、敬佛楼,阁、亭、台、廊与大佛相互映衬,气势非凡,引人入胜,使人入迷。</p> <p class="ql-block">卧佛的精神,确实使人们活力无限。</p> <p class="ql-block">三水森林公园虽景点众多,大卧佛无疑是公园最精彩的景点。四年过去了,当年三水行依然历历在目,难于忘怀。现在群友们已年届八旬,难于适应大型的旅游活动,为此,谨以此美篇,纪念当年的快乐三水行。</p> <p class="ql-block">谢谢光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