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在黛绿的“世界避暑名山”,寻得的不仅仅是身心皈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良慧ll 《人生与教育微语》33 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稿/原创</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音乐/“空灵”之声</p> <p class="ql-block">春、夏、秋、冬,天道之季令也,没一个是配角儿,芸芸众生不仅雨露恩泽,更要经其年复一年的考验,《黄帝内经》、《周易》、《老子》、《孔子》那些简明、深刻、哲理、生动而识天道的经典都几千年了,归而言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皆为宇宙运转之轴心,四季皆为生命代谢之时序。《黄帝内经》直言:“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健康人受其恩惠,因顺时则生;亦受其考验,因逆时则病。春不养肝,夏必泄泻;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实则一个小宇宙,须与天道同频共振才是。《周易》以“变易”释其理:“天地革而四时成。”坎离震兑象征水火雷泽,对应冬夏春秋四季,揭示了阴阳消长之道。乾卦曰“与四时合其序”,人当如龙御天,理当顺应时序而调整身心——夏宜疏泄而非久久纳凉,冬宜静守而非暖日妄动,方合“与时令偕行”的终极智慧。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乃人皆四季循遵自然之道的逻辑具象化。《淮南子》更叹:“圣人察四时之变以治其身。”孔子亦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不言不语的天道早已将真理铺陈于季节轮转之中。故而人的一生几十,甚至上百个春夏秋冬,所谓健康绝非逆季的 、感官舒服的完美,而是在季节动态运行中的如何适应与平衡。一年四季无疑是天地对人类的深情馈赠:春风生发肝气的充达,夏暑滋长心神的宁静,秋燥磨砺肺腑的清肃,寒冬贵于肾力的深藏——唯经四季廻异之丹炼过程而不病者,方知“顺天者生”非被动承受,非逆季求适,而是主动与季节共呼吸、共进退的大勇与大智。四季如此伟大却默默无语地定义着生命的节奏;天道居高临下看似不仁却蕴藏着至尚的慈悲。看来“纳凉”与“暖冬”;“外感”与“健康”以及精、气、神之间大有学问;看来,真正的健康长寿,既要享受舒适的“候鸟生活”,还须恪守天道的四季铁律。</p> <p class="ql-block">真正“认知”四川广元的曾家山,并不容易,坊间一些偏言片语的,支离破碎的,一概而论的,以点代面的,强词夺理的,都被年渐大增的夏日避暑纳凉的人流给了回应。几年间,我已经去体检5个时段了。前几天,随段教授在附近的陕西汉中疗养,聆听了不少人体小宇庙与天体大宇宙的高级论言,耳闻目睹了中医道、法、术、技高手的传奇,我这么大把年纪,还时不时脉冲加速,心血来潮,脑子里不禁萦绕着“曾家山”三个字,忍不住想在《美篇》搞点厥词小论。我虽然嚼不烂天地人的大哲学,只是单纯、浅薄的仅仅释怀其眼见为实的优美生态、快速发展以及对人生底层逻辑启示的上交神经感悟,不免错觉、误解,作为一己之言,想必也错不会太远。</p> <p class="ql-block">每当我的车轮行进在四川广元曾家山的盘山公路,窗外,峰峦叠叠,蓝天白云,黛墨葱笼,总是把车辆、道路、天空、眼睛……似乎都扎染成了深深浅浅的青绿色调。我把着方向盘,不乏男人的驾驭感,在清凉、舒爽、释怀,欣喜间,遐思冉冉升起,愈发觉得这座沉睡了千万年的避暑名山醒得太迟了一些,没让他乡的父辈们、父辈们的父辈们也有机会享用。我们的命真好,现代的这日子真好。</p> <p class="ql-block">人,得意、成功、开心、酣畅、热恋时,脑回路上特别容易开悟,甚至灵感爆棚,“仁者乐山”的深意,我总想一层层的去撕开,尤其曾家山这类的山,已经不仅仅是地理的存在,地质的特别,地貌的优越,海拔的适中,空气的鲜甜,负氧离子的大方,纳凉的优选,康养的开发,旅游的延伸,三农的迭变,更是人世间一幅山水的文化,一种心灵的映照,一题天道的哲学,一体精神的皈依,一处乐享美好的原乡。</p> <p class="ql-block">“海拔1 3 0 0、温度2 3、负氧离子33000、健康生活130”,是赫赫有名的“荣乐养生谷”投资达7 0个亿的聂老板的“口头禅”、“广告语”、“伴手礼”。顺山绕进、不少时尚现代、精巧拼盘的小区;风貌、文化、热闹的古街;特色、别致、大气的峡谷;娱乐、玩乐、享乐的设施与项目……只要来了,为“荣乐养身谷”塑大拇指的多,口碑不是想吹就能吹出来的,魅力自在。</p> <p class="ql-block">广元市近几年在旅游和康养上的功夫做得足,一个曾家山,开发的主题,保护的边界、整体的规划、旅游的路道、政策的力度、扶助的加持,山上山间的民宿、农家乐已然星罗棋布,建筑风貌、设备设施、文化范儿档次不低的还不少。并非很久以前,其实这山里人见的世面并不宽,懂的大道理并不多,本本份份的大多只知道跟着季节过日子,祖祖辈辈顺应自然节奏粗茶淡饭,不为世外的“花花世界”所累,倒是安逸,可千百年来那个大众化的“穷态”还是目不忍睹的。伟大的改革开放让老百姓开始脱贫致富,尤其是这几年的农家乐、民宿依山而建不破坏山势与生态,田畴随形开垦多种经营不胡乱捣腾,人们跟上时代的生活取用不再是穷酸潦苦,这种全民与自然共处的康养旅游经济模式令人艳羡,我这种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人就特别感慨。酷暑时节,川内外去曾家山纳凉的车水马龙,今夏已经一床难求,致富于民、藏富于民,如此的显山露水。</p> <p class="ql-block">李家镇靠林场附近,有一个“陌山舍”的民宿,海拔有17 3 0米,它的位置、视线、景观、树荫、阳台、客房、设施、标识、色泽、空气、温度……分泌出的格调、发酵的韵味,大气的感觉,发呆的舒服,我就喜欢这个调调。老板是个中年男子,平实的形与神中却有着不凡的经历与人生的故事。他很大方地把一卡通的门卡给我们,“随便看”,我们楼上楼下,里里外外,远近高低,饶有兴趣。房间内三星级酒店配置。问到价位,淡旺季浮动,长住者打折,包美味三餐人/天150-2 0 0元内,在有档次的民宿中,它的性价比是高的了。明年,我一定来,还要约上几家朋友。</p> <p class="ql-block">当我登上神龙阁,拾阶而上,可谓一步一景,浓雾、密林、花丛、楼阁、联对、彩虹、蓝天……不一而尽,让人不由得雾中哲思泛起,那3 6 0度的景与色在氤氲水汽中若隐若现,宛若上苍兴致来了而泼墨的仙山幻景。当我每登上一级,似乎便褪去一层人间烟火。疏密无致的浓白雾霭并非执意遮蔽,好似另一种“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神圣的空灵,引人领悟着“所见非真、未见非虚”的道道玄机。神龙阁顶东忽现的一片蓝天,仿佛宇宙奥妙无穷的一折启示。原以为游人的攀登,是为触摸苍穹的征服欲与虚荣心的膨胀,当我待立于楼顶的飞檐之下,殊不知云海之上仍有云海,人的渺小终归渺小。所谓登临,原来不过是再一次丈量自身渺小的仪式。美也好,奇也罢,虹霓易散,雾霭常新,唯有阶石上斑驳的苔痕记录着无数过客的顿悟——人间绝美,从来不在征服的高度,而在上升时与自我灵魂一次又一次的照面与谈话。如此天地广阔与变幻,实则是大自然在曾家山布设的般若道场。</p> <p class="ql-block">在曾家山,每每居高临下,远视也好,俯瞰也罢,起起伏伏的林涛在雾中微浪摇曳,片片冷杉以墨色脊骨撑起了苍穹,丛林深处那年轮旋转的密语轻轻的轻轻的喋喋不休,缜密着《山海经》更古老的编年文史。枝桠间漏下的缕缕,点点碎光不时裂变,突然间跳出一道彩虹劈开雾障,将水分子折射成晶亮的偈语,佛说的"色即是空"于此时此地恰好论说着一题物理学的真理,光在穿透迷雾的刹那,爽快地完成了显形世界的奇幻。上山下山时,雾来雾散间,其实,曾家山万千世界的奥义和密码,依然隐在于瞬息万变的云霓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虽不够“仁者”那个范儿,在曾家山林场的穿越中,真是情不自禁。一直的满目苍翠,让两眼放光、身心微醺,特别的感念上苍,感谢生活,感恩时代,细胞里的幸福指数喷然直上。行进在弯来弯去的游道上,飘逸与陶醉于车窗外迭加不尽的黛绿的别样的山峦;当放肆地仰卧在“林海雪苑”酒店外的草地上;当逍遥在大森林边的咖啡屋檐下;当惊艳在灵芝种植园的围栏边……任负氧离子扑来,只觉得肌肤正在被美女轻轻地抹着精油,血液鲜活得近似颠覆,心里全是动漫的鲜花。我们,一行人都醉了。</p> <p class="ql-block">曾家山的道路大多是质量不低的油面,游道上的两根彩线随弯就弯,在百转千回中温柔地给驾乘提醒。车儿愉悦地行进,每每在看似“绝境”之处又环绕而上,豁然开朗又一段,好有人生的那般隐喻。人活一世,大多时间在生活、工作、婚姻的崇山峻岭中绕,当我们在困惑甚至快山穷水尽时,却不料𣊬间转折后又别有洞天。曾家山的路,坚持前行本身就是对迷茫最好的回应。那些看似一段段弯道,却是引导我们看见更多风景的必须转折,每一次换挡,每一次转向,似乎都成为与大大小小“无奈”较量的契机。不少平凡人执念于直线抵达,却忘了生命的哲理和事业的精彩,恰恰在于它的一道道曲折与回环。</p> <p class="ql-block">曾家山不只是“酷暑纳凉”的温差优势,每天,我们或步行,或车载,都会有半天安排去转山,在层林尽染的葱绿中,那清冽通透的空气,软软绵绵的山风,白墻青瓦的农家,五颜六色的鲜花,茂盛待收的玉米、鲜嫩硕大的辣椒、裹得一丝不苟的莲花白,尝尝烟火气浓浓的烧玉米和烤土豆,与质朴的乡民们偶尔的家长里短,还有淡淡的松针、腐叶和野花的混合气息,不仅醒目爽心、更直透任督二脉,让人不无桃花园中的幻觉,如此饱眼的舒坦中,城市生活的粘滞与疲惫几乎被消涤一净,精神上的轻灵与浮世的超脱尤其明显。</p> <p class="ql-block">时不时,一片黛绿中也偶见嶙峋怪石,一堵的、一洞的、一壁的,犹如一段优美的插曲,让视线所及的前方生动了许多。不得不感慨的是,那些最坚硬的岩石也无法阻挡我根本就说不岀来名字的那些勃勃生命的柔韧,尤其松树不管不顾地从石缝中伸出枝干,苔藓依附着岩壁自由蔓延。天地间,人堆里,真正的强大并不张扬,低调也是以柔克刚的智慧,漫山遍野的草木都在无声地诠释着“柔弱与刚强”的哲学,不争却最终包容一切,出头不在于一时一地,相异并不奇怪,归属终就共生。</p> <p class="ql-block">曾家山永远在那里,以它的沉默、恒久与改变,等待每一个前来寻找纳凉尤其是寻找天地人逻辑的人。空灵悟识人类所需的智慧,其实早已藏在每一道山脊、每一片绿叶之间,只待用心发现,便不枉来也。我每每登至山顶,凝望、凝视、凝思,便豁然开朗。云海在脚下翻涌,远山如黛,近岭含翠。方才爬坡时的艰辛,此刻似乎瞬间化为胸中的浩然之气。忽然明白古人为何要“登高而招”——不仅仅是视野的大幅拉开,更是心境、心绪、心灵的多巴胺升华。在曾家山的一个又一个群山之巅,尘世纷扰变得那么的渺小,内心澄净得那么的自然。所谓“仁者乐山”,原来它教会我们的正是这种瞬间可以超越琐碎的视野与胸襟。现代人真的浮躁,往往困于方寸屏幕之间,甚至扭曲了心地,扭曲了精神、扭曲了价值……如此登高望远的体验,一定会收拾垃圾的情绪,端正对小我一次性生命的宏观把握。</p> <p class="ql-block">曾家山是喀斯特地貌,森林、草丛下都似漏斗,天恩浩荡,再多的水也难于地面自然沉积,坐在养生谷、林海雪苑的人工水池边,容易生发水是生命之源的感慨,在山间、林边小池掬掬水,凉凉脚,打几个水漂漂,透心的安逸。行走在岸边的木栈道上,看水中游鱼嬉戏,微波叠起,山影倒悬,自然而然的心灵的宁静,人便自然而然地褪去了社会角色的那些外衣,回归到本真的自我,从日常的烦闷与琐碎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往与未来生活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暮色渐起,山岚四合。蓝天白云间冲刺而出的光芒特别耀眼,还是凉凉的,荣乐古街、原乡、曾家镇的灯光唯恐夜黑似的,纷纷亮了起来,悠闲的人们随心漫步,其乐融融的生活写在脸上。目及处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紫金色的光泽,幻化出禅意的仙境。暮色中的曾家山不言,它的厚重予人们以沉稳,它的高远示人以谦卑,它的包容醒人以豁达。所谓“乐山”,并非乐的是一山一林的色形之美,而是通过与山的相识、认知甚至对话,找回了内心那份久违的甚至丢失了的宁静与力量,包括夕阳西下。</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在曾家山的小住,凡有心人,都免不了从最初对清凉的追逐,到对山路的感悟,至最终对生命本质的考量,不被哲学一番都不行,自我与自然、表及里、感觉到感知、肉体到灵魂。不愧为的“世界避暑名山”,提供的不仅是一时的身体凉爽,更是一种持久的心灵清净与舒适。如此收获,虽是源于过程的避暑纳凉,结果却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更是对生命节律的开悟,更是对物质贪欲的淡薄,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清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 2 5年8月于四川广元曾家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