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崇文尚武,文武兼备原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p><p class="ql-block">一起源</p><p class="ql-block">上溯到原始社会。据说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炎帝黄帝他们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个个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狩猎本领十分了得,加上他们的聪明智慧,发明了很多生产生活工具,声望很高,所以被大家推举为部落首领。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鸟兽虫鱼的模样和动作不断地造字,把部落首领们的经验和创造用文字记录下来,让部落里的人们学习,从此部落里的人们不但勇猛,还能认字。尤其是部落首领的部下、助手和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早期的能文能武。</p><p class="ql-block">二发展</p><p class="ql-block">古代的帝王国君、诸侯将相哪一个不是本事非凡,集文治武功于一身。就连殷纣王也能手格猛虎,隋炀帝力大无穷,一般人近身不了。</p><p class="ql-block">再请看那曹丞相不但擅于政治、谙熟军事,还精通文学,一首《观沧海》成为千古名篇。次子曹丕和父亲同为文学家,还被称为三国第一剑客。请看那司马懿曾为曹丕老师,白发苍苍之年,西凉发生叛乱,朝廷一声令下,父子仨二话不说,立马披挂上阵,带领讨伐大军,浩浩荡荡西出阳关,后来帮助曹魏扫拢天下。郭子仪平息叛乱,功高盖主。颜真卿有勇有谋,叔侄尽忠报国。范仲淹挂帅出征,平定西夏。岳飞壮怀激烈,势如破竹,直捣黄龙府。</p><p class="ql-block">古时候的学子,除了专心习文以外,也学骑马射箭,也学排兵布阵。那时候没有专门的武术学校,也没有专门的军事学校,基本上是教授汉学的老师一肩挑。</p><p class="ql-block">文人学业有成后入仕从政,也可在军队中任职,策马扬鞭,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保家卫国。</p><p class="ql-block">由此可以推断我国古代的文人曾是集武士军人政客于一身的。估计小日本也是仿效中国这样做的。我们的东西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外国人反而比我们更热爱甚至视若珍宝。而我们常常把当初的丢了,或者不屑一顾,闲置一边,可有可无。</p><p class="ql-block">三后来</p><p class="ql-block">元朝之后开始禁武,收缴民间武器。文人只读书不习武了,也不学军事了。人才的培养模式从此改变。</p><p class="ql-block">元朝帝国虽曾横扫欧亚大陆,称霸天下,然不重视汉学,不和汉族通婚,所以只统治中原90年又回蒙古草原放马了。据说,忽必烈被文天祥的宁死不降给气糊涂了,从此不重用汉人,讨厌文人,当然也就不喜欢学习文化了。</p><p class="ql-block">明朝帝国更是奇葩,出现了木匠皇帝,有个皇帝御驾亲征还被胡人俘虏,还有个皇帝竟然可以长达二十年不上朝,真的让人匪夷所思,把江山社稷置于何地。明朝就是一个文不文,武不武的朝代。</p><p class="ql-block">罪无可赦大清朝。我们的恶邻小日本1868年才开始维新,史称“明治维新”。1868年什么概念,距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28年,距第二次鸦片战争也过去8年,我们的清皇室还是没有被打醒,用割地赔款,出卖国家主权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和荣华富贵。八旗子弟颓废不堪,不学无术,国人皆吸食鸦片,大清就是一个文武都烂透的朝代。</p><p class="ql-block">而小时候体弱多病、温顺仁懦的明治在三个老师的精心调教下已经长大成为一个体格健壮、精通武艺、果敢坚毅的少年。1868年,那年他年仅16岁,雄心勃勃、奋发图强,在他的带领下,仅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使日本迅速跨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p><p class="ql-block">一个民族,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人应该是文武不分家的。倘若只习文不学武,那就是一个肩不能担的文弱书生;如果只习武不学文,那顶多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作为国家的每一个分子都必须做到文武兼备,胸怀天下,一个民族才会有战斗力,才能够提振士气,一路攻坚克难,去争取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