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林则徐纪念馆出来,我们一行即刻登上已等候在了大门口的“滴滴出租”直奔位于福州西郊怡山山麓脚下的“西禅古寺”园区,8月的天气骄阳似火,好在西禅寺景区购票处旁有两颗高大的榕树,其粗宽伸展的叶子犹如雨伞般遮蔽住了阳光,令人感觉些许的凉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踏入古寺庙园区,除了直奔主题的香客,大部分游人都会被门口一泓水清波静的放生池所吸引,清澈透明的池水,乌龟和不知名的鱼儿在水中来去穿梭,偶然会有几只鸭子悠然浮过来与众游客一起分享这片宁静和安详,我们在此地拍照留影,享受片刻的安静······!远远望去,修缮一新的“五百罗汉堂”高高耸立,新近涂刷的红墙金瓦不仅给人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其金碧辉煌的整体建筑形态更闪烁着宗教意义的光芒与神秘,令人震撼,使人敬畏,走上台阶进入大堂,五百罗汉的塑像形态各异,既有慈眉善目的安详,也有威风凛凛的威严,更有神秘莫测的深邃,整个罗汉堂充满了浓郁的宗教气息,六层高的佛教建筑形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为西禅寺的核心宗教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岭南地区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也是宗教膜拜者和游客趋之若鹜的打卡地!紧靠罗汉堂的是一座修建于1986年的“报恩塔”,楼阁式尖塔高六十七米(15层),由新加坡双林寺的住持谈禅法师发起众筹,在海外历经集资多年后来福州建成此塔,它的每一层塔壁都凝聚着海内外众工匠的拳拳之心,通过对生动的飞禽走兽和灵气的花草虫鱼精雕细琢,佛教经典故事中的一帧帧画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让人们感受到了释迦牟尼的坚韧和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寺庙园区深处有一座古老的庙宇,看它的整个外观就感觉有些年头,庙宇不仅很大,也很气派,它就是素有“八闽名刹”之称的“西禅古寺”,始建于唐867年,在后来的宋、元、明时期屡有兴废,早年福州的四个方向均有禅寺而长庆寺地处西郊,故称作“西禅寺”,当时的西禅寺在东南亚一带影响很大,包括新加坡的双林寺、马来西亚槟城的双庆寺和越南的南普陀寺都属于西禅寺的附属下院,一切事务皆由福州西禅寺派出僧侣与之交涉、管理,而海外高僧及信徒每年也会前来登临西禅寺院参谒、膜拜,并同时与八闽大地上的其它寺庙进行沟通交流,久而久之福州西禅寺就成了福建地区与东南亚区域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去描述寺庙内千篇一律的宝殿、经楼,也不介绍寺庙里比比皆是的佛堂、斋堂,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西禅古寺后院存有一颗始种植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 — 1032年)的千年荔树,也就是人们津津乐道说及的“宋荔”,它活着,的的确确顽强地活着,经嫁接后通过侧枝依附于巨石,每年能生长出酸甜适中的果荔,据悉,中国华南产荔地区有不少百年或几百年树龄的古荔树,鉴于其树龄及历史承载,很多都已成为了当地文化激励的符号,但果树的树龄能长达千年并依然接果,这不仅是生物意义的奇迹,更是大自然的神奇所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开西禅古寺园区时,夕阳即将西沉,伴随着不绝于耳的蝉鸣,暮钟声隐隐响起,回望这座藏于城市一隅的千年古刹,青石板小路蜿蜒向前,两侧古榕树垂须流长,拐角处的一长排降红色围墙截断了城市的喧嚣,墙内古刹的飞檐挑起翘角姿态挺拔,墙外香火钱箱旁“功德扫码”的电子声与诵经声合二为一,此时我情不自禁地驻足合十,心中的杂念也不由地渐渐开始沉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注:随本篇播放的轻音乐“绿袖子”(Greesleeves)系曼陀凡尼乐队演奏的版本。</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8日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2025年9月08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