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的亏本账与坚果的省心路

风雨蔓陀铃

<p class="ql-block"> 昆明亲戚来,问起我家的核桃树,忍不住提议:“你家的核桃怎么不打?收下来榨成核桃油多好!”</p><p class="ql-block"> 我听完笑着给他算笔细账:咱家核桃地远在没通公路的山坳里,真要收核桃,第一步就得请工人上树采摘,摘下来的核桃还得靠人背马驮,一点点运到公路边,再花钱包车拉到亲戚家暂放。光是请工人的工钱不算,还得麻烦亲戚杀土鸡、煮火腿,摆上两大桌招待忙活的人。</p><p class="ql-block"> 等核桃运到,又得另请人剥掉外面的绿皮,剥完后得找块宽敞又晒不着强光的地方摊开,足足阴干十多天不说,还得天天盯着防雨天受潮。这一套流程下来,等核桃彻底干透装箱,三兄弟平分,每家也就分到100多公斤。</p><p class="ql-block"> 可再算支出,马帮的运费、工人的工钱、拖拉机的运输费、两桌饭菜的开销,加上剥皮阴干的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要几千块。而100多公斤核桃折算成市价,每家也就值几百块,妥妥的“亏本买卖”!真不如直接去市场买,100块钱就能买上一大袋,够吃好久了。</p><p class="ql-block"> 反观现在火的澳洲坚果,就省心太多了。要么果子还挂在树上,就有收购商上门评估,直接包树采摘;要么自己摘下来,商人会直接到地边收,不用操心运输和销路,还能卖个好价钱。 也难怪家里的核桃地,都快十年没踏足了,想来如今早该被齐腰的荒草给盖严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