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欢迎围观 感谢浏览☕️🍵</b></p> <p class="ql-block"><b>南京 总统府门匾上的</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总统府”三个字由民国书法家周钟岳于1948年题写,其颜体楷书风格雄浑端庄,</b><b>被誉为</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字千金”</b><b>。</b></p><p class="ql-block"><b>历史背景</b></p><p class="ql-block">1948年,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需更换门额题字。在众多书法名家中,无党派的周钟岳因政声清廉、书法造诣深厚获选。</p><p class="ql-block"><b>据史料记载,题字于当年5月1日悬挂,酬金为3000金元券(约合15两黄金),成为民国书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b></p><p class="ql-block"><b><i>艺术价值与后世评价</i></b></p><p class="ql-block"><b>技法特点:</b></p><p class="ql-block">三字以篆籀笔意强化厚重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如“府”字撇画粗重,体现颜楷精髓;“统”字左右平衡,展现独特章法处理。</b></p><p class="ql-block"><b>题字者背景与书法特色</b></p><p class="ql-block">周钟岳(1876-1955),白族,曾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等职。其书法以颜体为根基,融合赵体流畅笔意,风格庄重雄浑。题写“总统府”时,他以颜楷笔法突出正大气象,笔画饱满厚重,结构严谨方正,兼具庙堂威严与艺术美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南京总统府的“总统府”三字由民国时期书法家周钟岳于1948年题写,时年72岁,获酬15两黄金,被誉为“一字千金”的典范。</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南京“总统府”自近代以来,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与这里密切相关,许多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京“总统府”有600年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b></p> <p class="ql-block">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的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b>分三个区域:</b></p><p class="ql-block"><b>中区</b>主要有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p><p class="ql-block"><b>西区</b>有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西花园、孙中山起居室及参谋本部等;</p><p class="ql-block"><b>东区</b>主要有行政院、陶林二公祠、马厩和东花园等。其中分布着总统府文物史料、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太平天国、清两江总督署等十多个文物史料和复原陈列。</p><p class="ql-block">1982年2月,</p><p class="ql-block">总统府内“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8年,辟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01年,总统府内“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4年,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b>历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b>明朝初年</b>,总统府为当时德侯府和汉王府。清军入关后,明汉王府旧址被辟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康熙六下江南,四次居住在当年的江宁织造府,因此就把江宁织造府所在地称为大行宫。</p><p class="ql-block"><b>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b>3月2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暂住藩习衙署,不久后开始修缮两江总督署,5月开始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修建天王宫(天王府),随即以原两江总督署为中心,扩建为天王府。至11月,不慎失火,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b>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b>2月,天京天王宫再次破土动工。</p><p class="ql-block"><b>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b>6月1日,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7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湘军攻破天京后太平军放火烧城,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焚毁宫殿建筑。</p><p class="ql-block"><b>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b>重建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p><p class="ql-block"><b>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b>10月辛亥革命爆发,江浙联军克复南京,遂议决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b>民国元年(1912年)</b>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p><p class="ql-block"><b>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中</b>,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p><p class="ql-block"><b>民国二年至民国十六年(1913年至1927年),</b>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军政主官有程德全、张勋、李纯、齐燮元、卢永祥、冯国璋、孙传芳、杨宇霆、张宗昌等人。</p><p class="ql-block"><b>民国十六年(1927年)</b>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p><p class="ql-block"><b>民国十七年(1928年)</b>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宋子文、蒋介石、陈铭枢(代理)、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长;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蒋介石、程潜先后任总参谋长;陈其采为主计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28日,梁鸿志等人在南京成立日本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p><p class="ql-block"><b>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b>3月,维新政府和另一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入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汪伪政权的正式成立,表明汪精卫集团完全沦为日本侵华的工具。国民政府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以及汪伪政府的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国府东院成为伪交通部、铁道部等机构;国府西院成为伪军事参议院。</p><p class="ql-block"><b>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b>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东花园成为国民政府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则成为国民政府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p><p class="ql-block"><b>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b>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p><p class="ql-block"><b>1949年4月23日</b>,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24日凌晨攻占总统府,南京解放。南京解放后,总统府一直作为机关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b>1980年代以来,</b>机关单位陆续搬迁,并于1998年在总统府旧址之上,开始筹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1982年2月</b>,南京总统府内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1998年,</b>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总统府旧址上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2001年</b>,总统府内“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七年(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宋子文、蒋介石、陈铭枢(代理)、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长;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蒋介石、程潜先后任总参谋长;陈其采为主计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28日,梁鸿志等人在南京成立日本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维新政府和另一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入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汪伪政权的正式成立,表明汪精卫集团完全沦为日本侵华的工具。国民政府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以及汪伪政府的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国府东院成为伪交通部、铁道部等机构;国府西院成为伪军事参议院。</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东花园成为国民政府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则成为国民政府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24日凌晨攻占总统府,南京解放。南京解放后,总统府一直作为机关办公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