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第5站是江汉区图书馆。8月19日清早,我乘公交车到江汉区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江汉区图书馆是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275号的公共图书馆,现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湖北省十佳公共图书馆,设有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等10余个服务窗口。该馆创建于1978年,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江汉区文化馆图书室。2018年又增建了金桥书院分馆。</p> <p class="ql-block"> 这栋大楼的一楼是江汉区图书馆外借处,二楼是儿童阅览室,三楼是电子阅览室,五楼是成人阅览室。各个楼层有不同的功能,互相不干扰。</p><p class="ql-block"> 走进一楼,就看见了江汉区图书馆的寄语:“阅读悦心,阅见江汉”,“来汉口,阅江汉”,“一起读书吧”。心情立刻愉悦了。</p> <p class="ql-block"> 我到达江汉区图书馆太早了,图书馆刚刚开门我就进去了,所以看到图书馆里还有虚位以待,然后,读者们逐渐进入图书馆,空位很快就填满了。</p> <p class="ql-block"> 我乘电梯直接上到5楼,这里是成人阅览室。这里的座位正在逐渐坐满。</p><p class="ql-block"> 阅览室面积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是三面都是玻璃,采光特别好。装满书籍的书柜把阅览室分隔成多个阅读区域,每个书柜两旁都有一个布制小沙发,在书柜里取出书籍以后可以随时坐下来静静浏览。</p> <p class="ql-block"> 在五楼阅览室的门口,有一些照片在展出。这里展出的作品都是在“觅江汉——江汉的历史变迁”摄影比赛获得十佳优秀作品的照片。我惊喜地发现了我拍摄的《四明银行汉口分行旧址》照片也在其中。这让我对江汉区图书馆增加了几分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 在二楼的儿童阅览室的墙上,满挂着孩子们的得奖作品,儿童画非常活泼,想象力太丰富了!</p> <p class="ql-block"> 二楼有两个部分,东边是个活动室,图书馆经常在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当天下午就有一个儿童影片观赏和赏析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西边是儿童阅览室。</p><p class="ql-block"> 儿童图书阅览室的面积比较大,书柜的桌椅把阅览室划分成了几个阅读区域。阅览室里的柱子都用白色泡沫包裹着,像巨大的毛毛虫?既增加了童趣,又可以防止儿童的剐蹭。这样的装饰真实用。</p> <p class="ql-block"> 儿童阅览室中间是一片低龄幼儿的公共阅读区,圆形的矮桌,彩色的靠背椅,很适合孩子们的身高。迎面有三层儿童画本的矮书柜,上面的黑板上用彩色写着给儿童们的寄语:“童书童梦 金桥悦读”</p> <p class="ql-block"> 儿童阅览室南北两边都是明亮的窗户,靠窗的位置是不同年龄儿童的阅读,写作业的座位。</p> <p class="ql-block"> 装满不同儿童读物的书柜把几个不同的阅读区域分开,孩子很高兴地在书柜找到他们喜爱的读物。</p> <p class="ql-block"> 在儿童阅览室里还有一个桌面电子屏,我看了老半天,还是没有搞懂是做什么用的,一个孩子却津津有味地玩开了。</p> <p class="ql-block"> 三楼是电子阅览室,我到三楼时,电子阅览室里已经一位难求了。</p> <p class="ql-block"> 电子阅览室读者多,我不太好意思干扰他们,就到走廊的玻璃窗处拍摄。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得知我希望了解各区图书馆情况,就悄声告诉我,江汉区图书馆有一个金桥书院分馆,那里条件更好,距离比较近,可以去看看。我查阅地图得知两个馆距离500米左右,步行只需要8分钟。立即高兴前往。</p><p class="ql-block"> 金桥书院位于武汉市西北湖畔汉口文体中心三楼,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于2020年8月正式开放。作为江汉区图书馆分馆,书院设置少儿借阅区、成人借阅区等六大功能区域,配备智能设备体验室等现代服务设施,藏书规模达5万册纸质文献及12万册数字资源。其前身为创立于1987年的"金桥"读书项目,历经书评、书吧等形态演变,成为集文献借阅、文化交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p><p class="ql-block"> 金桥书院在西北湖的东北角,这里风光秀丽。</p> <p class="ql-block"> 从湖畔的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大门进入,乘电梯上三楼,出电梯迎面就看见了金桥书院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 金桥书院占据整个三楼,2500平方米面积显得特别宏大,是一个长弧形。这里的寄语是:“魅力江汉,书香金桥”。</p> <p class="ql-block"> 拍下金桥书院一张全景照片,是不可能的,只能大体上从弧形两端拍一下,体会这里面积之广阔。</p> <p class="ql-block"> 在书院南端,是儿童阅览区域。彩色的沙发也表明了这里读者们的年龄。儿童阅览区域其实比较大,南端还有大块活动余地。尽管如此,孩子们在家人的带领下,乖乖在座位上看书,没有一个孩子在宽阔的走廊上乱跑乱窜,显得十分安静。</p><p class="ql-block"> 如果上篇说到东西湖区图书馆儿童阅览室有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参入管理儿童阅览室的秩序。但是在这里几乎没有看到管理人员和志愿者,安静阅读的良好秩序好像是靠所有读者的文明素质,自觉建立和维护的。</p><p class="ql-block"> 啊!文明而幸福的江汉区读书人!</p> <p class="ql-block"> 书院北端有微朗读室等设施。这里完全是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圆形的桌子,深深靠背的沙发,这些配置让北端更像一个沙龙。</p><p class="ql-block"> 看起来很舒适的座位,却还有很多余位,阅读的人们更爱靠近书柜的坐席。</p> <p class="ql-block"> 在南北两端之间,是书柜隔成的多个阅读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选择座位。</p> <p class="ql-block"> 江汉人是幸福的,江汉区图书馆设在风光秀丽的西北湖畔,两个分馆拥有众多的阅读座位,没有出现其他区图书馆的一位难求的状况。</p><p class="ql-block"> 江汉人是文明的,江汉区图书馆的两个分馆没有多少管理人员,每个读书人都浸润在书香里,遨游在知识海洋里,自觉地维护了图书馆的秩序和文明。</p><p class="ql-block"> 8月18日,人民网上有一篇文章,题目赫然是《部分图书馆何以成了“托儿所”?》文章反映,不少地方的图书馆自习室每天来很多孩子,有的甚至没有家长看管,聊天,嬉闹的声音不绝于耳,多地出现图书馆成“托儿所”的情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情况在我到过的武汉市各区图书馆里完全不存在,特别是与江汉区图书馆的文明阅读氛围成为强烈对比。</p><p class="ql-block"> 看来书香墨韵沁入了武汉市民的心田,精神文明体现在市民们的日常行为举止中,使武汉成为了书香城市。</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