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生存法则 <p class="ql-block"> 我毫不掩饰自己对孙颖莎的喜欢,因为喜欢,竟又回到了年轻时熬夜看球的劲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初喜欢,仅是因为她场下奶萌、场上凶狠的巨大反差,着实无法理解,但也无法抑制对这个场上像大将军般镇定自若,胸有丘壑的她,场下迷迷糊糊,安安静静,简简单单的小姑娘,满心满眼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的越发喜欢,是她与大头在巴黎奥运会上,身兼三项,把自己的理想、抱负、荣誉都抛之脑后,只为拼下混双金牌,弥补东奥失金之憾,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那股专注、单纯和不顾一切的狠劲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遗憾地看着她巴奥女单失利,心疼地陪着她把失利后本应有的疗愈压在心底,马不停蹄地一场接着一场参加活动,一轮接着一轮继续比赛,直到亚锦赛,她到了心理压力的极致,也感受到了身体伤病的预警,于是她宣布停赛,回家休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在回味自己休息的这一个月时光时,反复提到了茶,她说,发酵后的茶后劲更大。我以为,这其实是莎莎在经历了巴黎失利后的磨难和压抑,在回家休整的时光里,让一切停下来,让周围静下来,让心态平下来,这像极了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只凭借自然界的水、风、土壤、空气和温度等条件,让自身生出有益的成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的莎莎,仿佛新生了一般,可以输,但仍然会笑,若想赢,一定会拼到最后。那篇采访撰稿人写道:这九个月,似乎是一道隐藏的不可见的刀锋,因之开启的不再是大满贯之门,而是一道人生之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莎莎说,当张琴指导离开时,她以为只是短暂的告别,直到那个办公室突然清空,她才明白,有些路注定要独自走完。从此,球拍是她唯一的战友,清晨五点空荡球馆的击球声,深夜靠墙挥拍的影子,混合着汗水砸在地板上的回响,是她孤独的生存法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能不能打到洛奥,会不会拿到大满贯,和莎莎一样释怀了,我们喜欢的,就是那个有比赛时谁也无法超越的、球风犀利,现场解题,不仅技术先进,更有强大的脑力、稳定的情绪以及超大心脏赢球的孙大将军;我们喜欢的,就是那个场下温暖、善良、简单的可爱莎、奶萌莎、局里局气莎。</p> 阆中的生活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月中旬,在远比正常工作时段更繁复、琐碎的暑期里,挤出两天时间,完成了这次向往已久的探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自战国中期,巴国由于战乱迁都于此以来,历代帝王都将阆中视为辖治西南的重镇,竞相在此设置郡、州、府、道并苦心经营。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相继镇守阆中时,按宫苑格局广建殿堂、大兴土木,使阆中的建筑格调骤然上了品位、成了规模,始有“阆苑”之称。古城立于山环水绕的穴场吉地,其建筑布局,也严格遵循风水穴法规划布局。阆中山环水绕而择定的城市中心,建有中天楼,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内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各街巷去向无论东西、南北,多与远山朝对,古城中大量的民居院落上千座,主要为明清建筑,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鳞次栉比,青瓦粉墙,雕花门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以纳光避寒;或靠山面水,接水迎山,以藏风聚气。古城内巴人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实物、史料俱丰,中天楼、川北道贡院、汉桓侯祠、白塔寺、民俗馆、风水馆……三步一景,五步一亭,目不暇接,两天的行程,于体力、眼力、脑力,甚于胃力均是冲击、挑战和极大的丰盈与满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较于文化和风景,我更钟情、流连于阆中的,则是古城、古城人时时、处处散发出来的,独到且独特的,藏在古城青石板纹路里,浸在早市的醋香与茶香中,更刻在当地人不疾不徐步履间的气息与生活哲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住在古城内的民宿,是景区,也是居民区。被租用后改建的民宿尽可能保留古建的风格,也用一缕缕书香、咖啡香,亦或其元素努力迎合着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大学毕业后返乡的阆中本地青年,将家里的前庭稍做修正,开个面馆、书屋、茶吧、咖啡厅,不为生意,只为陪着父母按着老一辈人的节奏过着不紧不慢的生活。中天楼正对着的四条大街是正街,稍显繁华,更多的是阆中本地特色、手工作坊、张飞牛肉、保宁醋,以及与全国各旅游景点大同小异的旅游产品。正街末端以及稍偏一些的小街则是大小各异的泡脚店,心下疑惑,古城游客不盈,住户居家便捷,这店何以为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清晨,看着阆中人沿青石板去寻找那碗热乎的羊杂面;走过傍晚,看着阆中人在嘉陵江边的步道上,老人牵着狗,年轻人骑着车,孩子们追着风筝,江风里混着晚饭的香气;走过小巷,老人闲坐门庭一壶绿茶就着龙门阵热情四溢,一桌桌麻将声此起彼伏透露着生活的闲散与舒适……理解了,这便是阆中人的生活,是够用就好的通透,是不跟自己较劲,不跟日子较劲舒展,是一种刚刚好的市井烟火中的幸福,是在柴米油盐中形成的古今无界的生活状态。他们不羡慕外面世界的繁华,也不焦虑比别人过得差,而是守着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无比的心安。像嘉陵江的水,看似缓慢,却自有方向;像古城的老院子,看似朴素,却藏着岁月的温柔。</p>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部历史非虚构作品。听着很拗口,但符合哲学家的思维,更符合普罗大众对历史的追溯和喜爱。文明史学家威尔·杜兰特说:“历史大部分是猜测,剩下的是偏见。”这偏见来自于史学家关于“善恶”“对错”以及“世界应该有的样子”的标签。我们看到的历史,材料与观点早已血肉相连,没有选择另外一个视角的权利。但我们却有挑选史学家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溟鱼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女性作家,清华大学哲学学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学和人类学硕士,美国威斯康星⻨迪逊大学法律博士,纽约州执业律师,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在成为律师之前,做过媒体记者,报道和参与过伦敦奥运会,以及各大时装周,专访过各国政要,著名设计师,媒体人。从十六岁开始出版作品,在报纸和杂志开设专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吧,又是一个跨界跨到不可理喻的奇才。当然,也只有知识面和认知面达到这个程度的作家,才能在众多的史料中,为我们呈现一份跳过了史学家的眼睛,对于角度、材料、景深、色调以及特写可以进行调整,从而拼凑出更完整、更有血肉的人物的剧本。而这,或许更是我们想要获得的阅读体验和历史探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魏晋时期,我始终保留着一种敬仰的疏离感。疏离来自于频繁战乱带给国家以及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的流离、饥饿和压迫;而敬仰则来源于以“建安七子”和“兰亭集会”为代表的一群个性鲜明、才情卓著,但生不逢时,只得寄情于山水,颠沛于战乱的魏晋名士。在北溟鱼的笔下,没有司马迁写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穷一家之言”后基于普遍道德观的进一步追问。也没有司马光“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单纯且完整的追求客观、精准与标准。她为我们呈现的,是尽可能丰富了的,我们其实已经知晓的这个人物、事件的更鲜活背景,尽可能推理出的,即使是留名于史的伟大人物也难以逾越的人性沟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笔下的曹丕,离不开猜疑过度的父亲曹操,更绕不过才华横溢但“狂而失度”的曹植,她笔下的曹丕,文于八岁能作文,武可骑射立战功,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文论。他冷静自持地突破了众多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皇权掌控者对于“既寿永昌”的迷恋。但他却破不自己的“执”,这“执”来源于内心深处“想要”与“得到”之间的裂缝。这“执”来源于他努力攀登的“文学”顶峰,却不过是弟弟曹植及一众友人的半山腰。这“执”来源于他努力做一个踏实可靠的儿子,可父亲曹操却总在喜爱与信赖、才华与可靠之间摇摆不定。这“执”来源于,他本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及品质,成就一番帝业,却终究输给了源于生命深处的善妒、多欲以及与父一脉相承的多疑。盛年离世,于他而言,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儿子曹睿应当是理解他的,他为父亲定了一个谥号:“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篇中,嵇康着墨甚多,篇幅尤长,我理解,这应是作者喜欢且推崇的魏晋名士之典范吧。嵇康于儿子眼中的形象,以及临死前给儿子留下的那篇《家诫》,坦白,赤诚,甚至啰里啰唆,絮絮叨叨,但慈爱与担忧溢于言表。是理想与现实的折中,是自己坚持刚直抗俗,却对子女教以谦退避祸,是自身追求精神自由,却对子女强调务实稳重那般矛盾与纠结的真实呈现,也恰是魏晋时代“实用主义家庭教育”的典型代表。他那双满载慈爱的眼神背后,是那个愤世嫉俗,高傲较真,看见污浊的现世玷污了自己的信仰便立刻跳起来要和它划清界限,不惜牺牲生命的决绝。嵇康是有才华的,更是有性格的,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丰满的人格写照,更是他卓越的才华呈现;一曲《广陵散》,信手挥弦,飞扬恣肆,将他的潇洒演绎到了极致,也将魏晋名士想要表达的集体人格“坦率与强硬”发挥到了极致。“以身殉国,是一个男人最幸福的归宿”,是他留给儿子的背影,也是他所代表的时代的不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王、谢两个家族的名士作为结尾,符合我们对魏晋朝的普遍认知。在那个风云际会,朝代更迭、版图变更像“过家家”一样随意的朝代,王、谢两家的一众人等,无论是他们的才华、品格还是于乱世中治世的选择和能力,都值得历史铭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是这样一群人,生活在如墨的深渊,却如当风的披帛,如流过溪涧的酒觞,如和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俯仰天地的情怀,给了我们高贵、直率又让人喜爱的人格范本。</p> 用生命影响生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日入秋,或者干脆没有了秋。一场雨过后,气温会从三十七八度的高温断崖式跌至二十三四度。清晨,沿山区域,体质稍弱的孩子已经穿上轻薄羽绒服来抵挡明显带着寒意的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小赵,原来就一直关注,七月底现场听完她的报告,八月底邀请她来为我们老师做过报告之后,更加关注这个年龄不大,但已诸多荣誉、职务加身的时尚美女老师,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当然,正如她自己所说,她喜欢写,喜欢分享,于是给了我们,一窥她“隐私”的机会和可能。没有外出讲课的清晨,她必会借着共享单车骑行十余公里,既是通勤,也完成了锻炼。生活中、工作中,与同事学生相处的每一个细节,她都会有感而发地在朋友圈、头条中以文字呈现,她说这既是生活觉察力的训练,也是文字表达能力的激发。工作到多晚,她都会分享一段关于读书的心得,既读又写的过程其实是对阅读习惯和进程的一种倒逼。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不同的城市,或者城市的不同角落间来回穿梭,为不同的群体进行AI智能工具理解、应用的推广,佩服她在庞杂的事务中,能为不同群体呈现不同的讲授内容,还能调整到恰当的讲课方式与讲课节奏。更佩服她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强大的体能、优雅的姿态和精致且美好的语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说自己是一个书呆子,也是一个疯子,痴迷于讲课和学习,但这又何尝不是如今最缺的傻气与天真,专注于一件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我想她一定是孤独的,因为如此多固执的坚守,鲜有战友和伙伴能跟上她前行的步伐与频率。再想,其实,她并不孤单,这便是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幸福,一届届满怀期待心向远方的学生,一双双渴望知识与技能希望改变生命和命运的眼睛,于她而言,是陪伴,亦是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信的本质,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迅速的复盘,不断的重复,从而建立稳定的内核,在克服逆境的过程中爱上自己。赵小赵给了我们一个优秀且真实的范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学启动会的结尾,为老师们分享了自己非常喜欢的泰戈尔的一首小诗《用生命影响生命》,脑海中呈现的便是她的影子,一个优秀的老师,一个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尽力影响和帮助到更多人、更多群体的新媒体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赵小赵老师教授的方式,给了DeepSeek一个指令,请它帮我撰写这篇文章的结尾,要求有哲理、有启迪、有金句。7秒之后,它在辨析了我的要求,并依据我的行文习惯,给了一段非常完美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过完美,便觉得不够真实,再三咀嚼,也难生出情绪和共鸣,于是,还是回归到自己虽不精美但足够用心,虽无金句,但包含对生活的热爱与深情。在孤独中,享受阅读以及读后爬格子、敲键盘时的畅然,疏朗与清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