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昵称:俺老孙来也</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37572754</b></p><p class="ql-block"><b>探秘景点:福建省三明永安市吉山村</b></p> <p class="ql-block"><b>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庄严的日子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这十六字不仅是号召,更是我们必须坚守的信念。我们既要通过学习抗战历史,深刻认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与作出的卓越贡献,让伟大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也要走进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或是观看纪念展览、文艺演出,以这些更具象的方式,传递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将历史的记忆牢牢镌刻在心中。</b></p> <p class="ql-block"><b>9月7日早晨,我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崇敬,再次从三明登上开往永安的动车。这是我第三次探访永安吉山村抗战遗址群,只为在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上,重温峥嵘岁月,接受深刻的精神再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吉山村,位于永安市区西南郊文川溪畔,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这里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有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抗日战争期间,福建省会内迁永安达七年半之久,而吉山村的这些古民居,就成了省政府40多个省直机关及大专院校的办公驻地,如今还仍保留着多处抗战文化遗址。2013年5月,永安吉山抗战遗址群中的:萃园、上新厝、刘氏祖屋、材排厝、棋盘厝、燃藜堂、渡头宅、刘氏宗祠、团和厝、大夫第等12处抗战遗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山村也入选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我第三次探访此地,早已轻车熟路。沿着青石板路缓步前行,最先撞入眼帘的便是【刘氏宗祠】。它原名“崇仁堂”,始建于清康熙至雍正年间,如今修缮一新的朱漆大门透着庄重,门楣上“刘氏宗祠”四字更是笔力苍劲,从这精心维护的模样里,便能清晰感受到当地政府对抗战遗址的重视与有力保护。</b></p> <p class="ql-block"><b>这里曾是抗战时期福建省教育厅的驻地,是抗战遗址群里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之一,也是《老百姓》报的编辑部,众多进步人士曾在此挥毫泼墨,用文字作武器,唤醒民众的抗战热情。驻足于当年的编辑室旧址,木质桌椅静静陈列,仿佛还能看到深夜里伏案写作的身影,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b></p> <p class="ql-block"><b>村里的不少古民居,在特定历史时期承担起了重要职能,多数成为当时省政府主要机关与大专院校的办公驻地,为地方政务运转和人才培育提供了场所,如:</b></p><p class="ql-block"><b>【刘氏祖屋】,国民党台湾党部委员林鋆居住旧址。</b></p> <p class="ql-block"><b>【燃藜堂】,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的居住旧址,静静承载着一段与近代福建教育事业相关的历史记忆。</b></p> <p class="ql-block"><b>【棋盘厝】,福建省教育厅职员的办公与生活旧址,默默留存着当年教育工作者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奋斗印迹。</b></p> <p class="ql-block"><b>【上新厝】,福建省高等法院的旧址,在岁月流转中,静静留存着当年司法行政工作的历史痕迹,见证了特定时期地方司法体系的运转过往。</b></p> <p class="ql-block"><b>【团和厝】,福建省高等法院检察署的旧址。它在时光中默默矗立,静静保存着当年检察系统履职的历史印记。</b></p> <p class="ql-block"><b>【大夫第】,福建省交通驿运管理处的旧址。它在岁月中静静伫立,默默留存着当年交通驿运管理工作的历史痕迹,见证了特定时期地方交通保障体系的运转过程。</b></p> <p class="ql-block"><b>【材排厝】,地面立着一处“投弹处”标识。这里曾是当年日寇轰炸吉山村时,一枚未爆航弹的坠落之地。如今,现场插着的航弹模型,静静复刻着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无声诉说着昔日的劫难与创伤。</b></p> <p class="ql-block"><b>【定和宅】,福建高等法院职员居住地。墙上仍留存着当年“抗战到底”的标语,那苍劲有力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让人看后不禁热血沸腾。倘若时光能够倒流八十年,我定会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奔赴战场,与日寇拼个你死我活,为保卫祖国、捍卫尊严而战。</b></p> <p class="ql-block"><b>【渡头宅】,这座看似普通的民宅,因中共党员、进步文化名人羊枣而被永远铭记。1945年,羊枣在此被捕,后于“永安大狱”中壮烈殉难。他曾以笔为刃,在黑暗中挥毫呐喊,揭露真相、呼吁正义;即便身陷囹圄,也始终挺直脊梁,坚守信仰的火种。如今站在宅前,望着那扇紧闭的木门,耳畔仿佛又回荡起那段浸透血泪的悲壮历史,让人肃然起敬。</b></p> <p class="ql-block"><b>【萃园】,福建省国民政府卫生处旧址。抗战期间,省防疫大队设于此处,当年,医护人员们在这里筹备防疫物资、培训防疫人员,为前线和后方的卫生安全筑起一道防线。2000年萃园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池内荷莲轻轻摇曳,偶尔有蜻蜓点水,一派岁月静好,让人愈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b></p> <p class="ql-block"><b>最后一站【吉山书院】,是省主席公馆遗址。公馆隐匿在“春谷山庄”的绿树丛中,青砖灰瓦的建筑带着民国时期的风格,公馆旁的防空洞入口格外显眼,洞口被岁月磨得有些光滑。走近洞口,潮湿的空气裹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洞内昏暗,仅靠壁上的灯光照亮前路,这里保留着当年的桌椅和马灯,是陈仪、刘建绪两任主席躲避空袭时临时办公的地方,想象着战火纷飞的年代,警报声响起,人们匆匆躲进防空洞,即便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依旧没有停下为国操劳的脚步,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意。</b></p> <p class="ql-block"><b> 永安吉山抗战遗址群,没有恢弘的建筑,亦无华丽的装饰,它以最朴素的模样,静静镌刻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在这里,每一块砖瓦都封存着烽火记忆,每一寸土地都烙印着初心使命。离去时,心中沉淀下一份沉甸甸的感悟: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往的苦难,而是要从先辈的坚毅坚守中汲取力量,守护好眼前的和平与美好,你说是不是?!(完)</b></p> <p class="ql-block"><b>用最直白的文字,讲述不平凡的故事;用最真实的影像,记录不一样的风景。</b></p><p class="ql-block"><b>——写作不易、编排辛苦,评论有义、分享有情,你来都来了、看都看了,伸出你的蛇指,点个赞再走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