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觅踪 <p class="ql-block"><b> 《一战华工与青岛》</b></p><p class="ql-block"> 历史故事连载</p><p class="ql-block"><b><i> 英法华工营的异同</i></b></p> <p class="ql-block"> 英、法两国在中国所招劳工,虽然都在法国工作,但由于隶属关系的不同,工作侧重点也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英辖华工直接由英国驻法国的部队使用,劳工营大部分都设在战场附近,华工被分配在法国北部与东北部者,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从青岛来的华工大部分被分配在北方省、索姆省、加莱省等交战地区。</p> <p class="ql-block"> 华工随英军转战各地,居无定所,主要以帐篷或板房作为栖息地,还不时受到德军袭扰,生活十分艰苦。</p> <p class="ql-block"> 英招华工按军事化管理,不得擅自离开营地,出工时由英军押送,没有行动自由。</p> <p class="ql-block"> 法招华工虽然也由军方招募,但到法国国后,交由法国殖民地劳工局管理,主要分配在工厂、码头、矿山和农场工作,地点遍布法国各地,大部分远离战场,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华工营地设有洗澡间,冬天还有暖气取暖,甚至周末还可以去酒吧消遣。</p> <p class="ql-block"> 山东广饶籍华工颜世彬1917年秋,从青岛来到法国,被分配到五金厂工作。由于吃苦耐劳,技术优良,战后与雇主续签合同,被留在法国。合同期满留在法国的约有3000人,大部分是法招华工。</p> <p class="ql-block"> 每逢节假日,华工们可以去巴黎、马赛等地游玩。乘地铁、逛商场、游塞纳河,法国的发达程度令华工们羡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 一些英招华工利用休假之机,到法招华工营地看望朋友,都不愿再返回自己的营地,想加入法招华工营地工作。</p> <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