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我家门前独好

宠缘

<p class="ql-block">暮色漫过窗台时,我总爱泡一壶老茶,看茶叶在沸水中舒展成最初的模样。这让我想起庄子说的“虚室生白”——当人剥离了外界的喧嚣,心才能像空房间一样照进天光。独处从不是孤僻者的避难所,而是清醒者的修行场:不必在酒桌上附和违心的笑,不必用“改天聚”敷缓不想见的人,更不必在朋友圈的点赞数里丈量自我价值。就像陶潜归隐南山,不是逃避尘世,而是终于听懂了内心的声音:“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p> <p class="ql-block">不争,是给生命松绑的艺术。曾见过职场上有人为晋升名额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却因焦虑失眠住进医院;也见过菜市场的大妈为一毛钱的差价与摊主争执不休,忘了回家给孩子做晚饭的时间。其实人生的大部分烦恼,都源于“求不得”的执念。就像天上的云,聚散本是自然,非要抓住流云作画,只会让双手沾满虚无的墨痕。真正的强大,是明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豁达——你不必成为舞台中央最亮的星,做一枚安静的萤火虫,也能在自己的方寸之地点亮夏夜。</p> <p class="ql-block">远离,是对消耗性关系最体面的告别。某天发现生活突然多出了许多阳光。就像园丁修剪枝叶,不是狠心,而是为了让树木更好地生长。那些让你频繁感到内耗的人、让你在深夜辗转难眠的事,本就不该占据心灵的内存。最高级的告别从不是歇斯底里的争吵,而是像风吹过湖面,了无痕迹,却已各自奔赴不同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的智慧总在时光里闪闪发光。这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的话:“真正的友谊,是一株缓慢生长的植物。”太近的关系,会像藤蔓缠绕树干,最终两败俱伤;太远的距离,又会像断线的风筝,渐渐失去联系。唯有保持“一碗汤”的温度——既能在需要时送去温暖,又不至于烫到彼此,才能让情谊在岁月里酿成甘醇的酒。</p> <p class="ql-block">人生这场修行,说到底是与自己的和解。不必在别人的剧本里做配角,不必用外界的标准定义成功。就像山间的野花,不为取悦游人而开,只为遵循季节的节律;就像深海的珍珠,在黑暗中沉淀光芒,终会在某个清晨绽放温润的光彩。当我们学会在独处中丰盈内心,在不争中放下执念,在远离中守护边界,就能在岁月的长河里,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不喧哗,自有声;不张扬,自芬芳。</p> <p class="ql-block">暮色渐浓时,茶已微凉,而心却愈发澄澈。原来最好的生活,不过是:案头有书,窗外有月,心中有人,且余生长。</p><p class="ql-block">2025.9.8.宠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