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靠茅山炮击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军旅日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全程日记1985年2月1日至3月25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邹炳新 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越战争,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九年拉锯式的战争打了十年。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至三月十六日我军在中越边界全线自卫还击打了一场大仗后,在广西、云南两地与越南接壤处大小山头争夺战斗不计其数。如广西法卡山、靠茅山,云南扣林山、者阴山、老山等每一次战役都惊天动地、惊心动魄,血的代价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我从军五年,一九八一年五月曾经参加广西宁明法卡山战斗支边行动,一九八五年二月参加广西龙州靠茅山自卫炮击战,二次行动靠茅山之战尤其深刻。在几年的军旅日记中,当我翻开“靠茅山炮击战之行日记”时又把我带回了那遥远硝烟岁月去了,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一幕幕往事在眼前浮现……</p><p class="ql-block">啊!靠茅山,太熟悉了!三十多年过去了的今天,为了牺牲战友表示怀念和活着归来的战友表示敬意,特将我昔日著录下的个人观感历程公布于世与人们共享,给战友们一些启示与回味。</p><p class="ql-block"> 此行战斗日记,现仅复录于靠茅山战斗全程经历,从一九八五年二月一日部队动员表决心书开始至战斗结束三月二十五日回到原军驻地——广西横县云表郭祥村北教山下。整部日记保持原创,对个别错别字、漏点字作了修正。此篇日记,对写作文体来说,可能艺术性不强,但这里不作文学修饰和艺术欣赏,只以历史的真实体现。每一天的记录只是个人情怀感受,不代表部队与官方观点。当时年轻气盛,文笔难免有些轻狂,如有得罪战友之词敬请谅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军旅日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76)</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六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农历乙丑年正月初七,星期二,雾雨</p><p class="ql-block"> 住在这白云深处的人越来越觉得寒冷。在床上坐一阵指头、趾头特别冷,就像要结冰的样子。使人连吃顿饭、写点东西、玩上几部扑克也觉得困难。</p><p class="ql-block"> 由于慢而久的雾雨蚕食,地上又出现了一片“湖洋”。多亏在二十四日大家都由自已掏钱买了一双水鞋穿着,要不摔跤的、穿脏鞋的、湿鞋的和冷得发抖的都有。现在大家都毫无办法,仗又不知何时重新开打,它现在已不打、也不撤,赖在这山上大家活受罪。</p><p class="ql-block"> 艰苦而又枯燥的生活显得碌碌无为和虚度青春年华。目前的待命,它已没有像炮火轰击时热闹使人兴奋。也没有像在家的营房那样劳逸结合,使人有条有理地安排工作、生活。但是,现在是两者中间过着艰苦、烦闷的、又无聊又紧张的、已危险又闲散的生活,这样使人感到难受和不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七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农历乙丑年正月初八,星期三,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在今几天的空余时间里看了几本书——《写作知识》《初恋的回声》。这两本书:一本是写作的知识教材。一本是中篇小说集。</p><p class="ql-block"> 《写作知识》,是讲文章的结构、文章的风格和文学中的各种文体结构。对于整个文学体格创作的基本论述。我看了这本书都增进了不少的文学知识,使一些曾经感到模糊的文学概要和创作技巧都有了明显领会。</p><p class="ql-block"> 《初恋的回声》小说集,是以《春天里的秋天》《北极风情画》《山道弯弯》《初恋的回声》《沙海的绿荫》这五篇中篇小说组编的。</p><p class="ql-block"> 《春天里的秋天》是描写三十年代一对恋人,在自由恋爱中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最后造成了一场悲剧。故事中的主人翁:林与容俩人在狂热的爱海中追求生活自由而最后由于容的家庭里,封建思想严重的父亲对女儿的婚事采取逼迫手段,阻止女儿与一个外省人结婚。容在父亲的权势的阻拦下,没有勇气与这种势力抗争。但又不愿做父亲封建的牺牲品。只好采取了以死来对封建思想的抵抗和报复。只落得了一场悲剧的结局。这故事体现当时社会男女青年向往恋爱自由的思想,也体现了封建思想的残余。有一股不可挣脱的伴绳束缚着人们,纵使有享向往自由的思想。但还缺少信心和决心。因此而最后成为人死事结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北极风情画》——</p><p class="ql-block">也是一个四十年代的故事。故事是一个朝鲜抗日将领林先生。在东北抗战失利后退进苏联境内。在一个偶然的夜晚认识了一名波兰姑娘奥蕾利亚。因此,在两人互相信任、互相倾诉自已的祖国的不幸时,抒发了对祖国的深切怀念,而最终产生了感情。他们在短暂的几个月里组成了幸福家庭。可是林先生作为军人,对祖国负有责任感。在部队转辗回到中国时,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告别了心爱的妻子,不幸的是奥蕾利亚对于人生悲离难于接受。最后在林先生回归祖国的途中就自尽了却人生。在她临终时要求林先生,在她死后十年站在北方的高处向北极眺望她们曾经共同热恋生活过的地方,怀念她这位妻子。林先生实践了他的诺言。十年后的大年三十晚上,在中国华山顶上向北极悼祭了她思念的妻子。</p><p class="ql-block"> 这篇小说主要讲林先生与奥蕾利亚的忠贞爱情。在人生不幸中赢得了爱情。由于祖国蒙受着灾难,不得不以国家为重,能愿离别可爱妻子而走上救国的征途。说明人生的生活与人的社会是相互联系的,在祖国遭受灾难时,是不能够使人民得到多少幸福的。纵使像林先生那样偶然地得到幸福爱情生活,也会出现一场催人泪下的分离悲剧。这正体现了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给朝鲜人民带来的灾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道弯弯》——</p><p class="ql-block">是描写两个敢于冲破封建势力最后取得爱情幸福的故事。故事写二猛与嫂子金竹俩人。在二猛的哥哥大猛不幸因公牺牲后,作为嫂子金竹,为了不负公婆和丈夫的重托和希望,在小叔二猛的婚事上,百般想办法去促成二猛与风月的亲事。可是由于风月的背离和金竹对二猛的热爱关心。使二猛对自已的嫂子产生了尊敬与爱慕之情。想到嫂子心灵上遭到不幸,而对自已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地感动了二猛的心。作为金竹她为了不失信于公婆的遗嘱,而对二猛极为关心。从大猛死后顶替工作,到二猛与风月之间的事,为了能满足风月的金钱要求,希望能圆满地成全二猛,甘愿缺食少穿节省下钱来为二猛办婚事。在风月离去而无法挽留时,她已感受到对不起先人的嘱托,又感受到二猛的为人可爱。因此,她最后勇敢地冲破一切封建势力的围攻,大胆地与二猛结合,赢得了爱情和家庭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初恋的回声》——</p><p class="ql-block">是描述六十年代科学家周冰在人生的道路上,为了科学事业面奋勇地探索。当他受到排挤打击、潮笑、冷落时,他仍然地坚持自已的科学观点而发表科学论文。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暴阻隔了他前进的道路。在这时他的才能勇气和为人的精神打动了同事梅雁姑娘。他们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取得了事业的初步成就。因此也得到了初次爱情的回声。但是,梅雁是有夫之妇,他们之间的感情只能仅仅是朋友之情,他们之间的爱情只能在思想感情之间,无法得到共同生活。为此,他们只好痛苦地在感情纠结中为了双方的幸福分开了。</p><p class="ql-block"> 当周冰与杨芸相爱时,梅雁在生产中出现不幸而突然离开人世。周冰为了不负梅雁临终重托,毅然地承担起抚养梅雁的遗女和母亲,并负着深痛的心情不告而别地离开了杨芸。杨芸在人生初恋遇到这样回声时心中极为痛苦。但她并未责怪周冰的行为,她仍抱着对周冰的一片真诚。由于无法弄清周冰对她的无情原因,她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度过了青春。</p><p class="ql-block"> 几年以后,杨芸在上海街偶然与周冰相遇,周冰出于忏悔自已的过错而邀请她到家作客,杨芸为了搞清楚它日离去的原因欣然接受。周冰将自已的不幸经历向杨芸作了清祥的表白。,杨芸终于以纯精的爱情原谅了他当年对自已的无情。因此而又走上人生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沙海的绿荫》——</p><p class="ql-block"> 也是描写六十年代一个为了国防科学建设的科学家沈巧。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不少困难,爱情带来不少的阻挠。他为了事业而不计个人的生活是否合意。仍然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并以自已闪光的心灵给事业、给同事们、朋友们带来不少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和纯真的爱情最终贡献给了唐天虚和他的儿子唐绿荫。</p><p class="ql-block"> 她的崇高精神体现在‘习系数’取得成就后,不计个人名利,贡献出自已用整个青春时光研究得来的公式。在爱情生活中,她对唐天虚早就潜下了爱情种子。但是,当得知欧阳美怡也爱上唐天虚时,她隐藏着自已的感情而热情支持他们,希望他们取得幸福。可是欧阳美怡却意外与顾时雨结婚了,唐天虚在沙漠的工作中与黄金桃结婚了。自已的爱无法表白,只好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痛苦的折磨。在黄金桃因生产不幸逝世后,她不负黄金桃的遗托,不怕外面冲击的冷言冷语、不怕生活辛苦、以崇高的精神、以母爱的心抚养了唐绿荫。正当她走向幸福的路上时,见欧阳美怡丈夫不幸逝世,又转为同情她,忍痛割爱地隐藏着心去促成欧阳美怡与唐天虚结合。由于欧阳美怡贪图名利、私欲严重。得知唐天虚患有白血病时,竟独自离开了唐天虚。沈巧这时感到唐天虚一个人以此不幸,并出于对唐天虚为了事业不顾个人安危而为科学献身的尊敬,终于以自已美好的心温暖了唐天虚和他儿子唐绿荫。</p><p class="ql-block"> 这部小说体现了一代科学家为了事业,能失去青春、爱情和家庭幸福。都战斗在国防的事业岗位上。她们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鼓舞,为她们那崇高奉献赞叹!</p><p class="ql-block"> 我看了这部《初恋的回声》小说集收益不少,使人我认识了人生的价值和对爱情的正确看法。觉得一个人的表现不能仅仅看她的表面,而且要透过她的皮肤去观察她的心灵。这样才能发现一个人身上的宝贵东西和肮脏的糟粕。对爱情生活更应该有个比较清醒的世界观认识。要想取得真的幸福,就必须在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基础上共同为事业生活服务。</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作者,一九八五年八月影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