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天幕如墨,一轮血色圆盘悄然攀上苍穹。2025年九9月八8日凌晨,红月亮又一次悄然现身,悬于遥远的天际线上,像一枚被熔化的铁水浇铸而成的古币,烙印在今夜的时空之中。</p><p class="ql-block">它不似寻常满月那般清冷皎洁,而是泛着深沉的赤红,仿佛被远古的火焰淬炼过,又似天地间某种隐秘情绪的流露。大气层将太阳光中的蓝绿光散射而去,唯独让红光穿越而至,投映在月面之上——科学解释了它的成因,却无法稀释它带来的震撼。</p><p class="ql-block">村庄里传来隐约的犬吠,老人倚门而望,低声念起旧时的谚语:“红月现,时将变”。<span style="font-size:18px;">街头行人驻足仰望,孩童指着天空惊呼,情侣在微风中相拥凝视。</span>”而在城市的高楼之间,天文爱好者架起望远镜,镜头对准那轮沉静燃烧的星体,记录下光变的每一秒。两种凝视在此交汇——一种源于敬畏,一种出于探索。这一刻,红月亮成了共通的语言,唤醒了人们久违的敬畏与诗意。它不单是天文奇观,更像是一种召唤,提醒我们抬头,去看见头顶那片被忽略已久的星空。</p><p class="ql-block">古籍中称其为“血月”,常与变局、更迭相联;现代人则以科学之眼冷静审视,却仍难掩内心的悸动。或许,正是这种理性与神秘的交织,赋予红月亮超越时间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又见红月亮,不是终结,亦非预兆,而是一次与宇宙的短暂对视。在这片赤光之下,我们渺小如尘,却又因能感知其美,而显得格外珍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凡人宏锐 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