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画廊、龚滩古镇

面朝大海

<p class="ql-block">乌江,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看过《突破乌江》这部电影,电影里说的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贵州,前有乌江天险拦路,红军发扬大无畏精神,一举突破了乌江,打破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围追堵截。突破乌江是中央红军转战来到贵州后的关键一战, 红军突破乌江以后,在遵义召开了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遵义会议”。我看过电影后,乌江便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时我年纪小,不知道乌江在那里,但随着年令的增长,我对乌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乌江岸边走一走,看一看,成了我梦味以求多年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初夏,我和妻子游完彭水蚩尤九黎城后,第二天,我们从红军渡广场出发,前往乌江万足码头,准备乘船游览风景如画的“乌江画廊”。彭水没有到万足码头的公共交通,我只好乘坐出租车前往。</p> <p class="ql-block">幸好,万足码头离红军渡广场不远,只有十几公里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码头游客中心后,购买船票,等到九点,按照工作人员指示,我和妻子步入码头乘船的地方。我站在码头高台上,向下边的乌江眺望,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乌江吗?眼前的乌江平缓而宁静,犹如一条长长的绿丝带在群山中飘逸。在我的记忆里,乌江是一条汹涌澎湃,有不少激流险滩的河流。而眼前的乌江,宛如一个腼腆的少女,在群山怀抱中独自漫步。</p> <p class="ql-block">游船一声长笛,起航了,我爬上游船二楼,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欣赏乌江两岸的美景。</p><p class="ql-block">乌江,古称巴江后称延江,亦名黔江、涪水。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经沿河县流入重庆酉阳、彭水、在涪陵汇入长江,全长1037公里。在乌江两岸众多景点中,最著名的景色要数贵州沿河县至重庆酉阳、彭水一段长约103公里的河段,人们亲切的称它为“千里乌江,百里画廊”。</p> <p class="ql-block">游船逆水向上游的酉阳县龚滩古镇进发,途中,在一楼大厅,一个身穿鲜艳苗族服装的年轻姑娘正在向游客介绍乌江上的各个景点,售卖当地的士特产,另一个姑娘则跳起了欢快的苗族舞蹈,唱起了悠扬的苗族民歌,引得坐在游船上的众多游客聚精会神地观看。对苗族姑娘精彩的演出,游客不时给予热烈的掌声。经不起苗族姑娘的诱惑,当她经过我身边时,我买了一盒当地的土特产“乌江炸河虾”,吃后感觉味道香香的,甜甜的,口感还真的不错。</p> <p class="ql-block">游船经过乌江水电站,据游船上的高音喇叭解绍说,电站建成后,此段乌江水位上涨了100多米,淹没了原来的许多激流险滩。以前彭水到贵州的沿河县,不少地方都是要纤夫拉船的,还要经过三个有名的绞渡,这样的场景现在早已成为历史,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船顶,凭栏远眺,仿佛我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船儿随着江水的起伏而轻轻摇晃,让人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舒适。两岸的山峰在眼前缓缓移动,仿佛在诉说着乌江的故事与传说。</p> <p class="ql-block">游船慢悠悠地经过万寿宫、马蜂峡、鲤鱼石、迎来“雄狮迎客”、“母子神龟”等景点。路过岸边一处古香古色的小镇时,船上的游客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登上二楼,摆开各种身姿不停地拍照留影,恨不得将画廊的整个美景统统融入到自己的身影中。</p> <p class="ql-block">江风吹来,吹乱我的头发,吹不灭我火热的心。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阳光时隐时现。放眼望去,乌江两岸翠绿葱郁,山峦叠嶂,奇峰对峙,各显神姿,蔚为壮观。我突然想起西楚霸王项羽的历史传说,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被刘邦一路追杀,逃到乌江,最后在乌江亭边拔剑自刎。然而,项羽自刎所在的乌江不是这里,远在安徽省秦汉时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名诗一首:“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赞颂一代枭雄。</p> <p class="ql-block">在乌江画廊中,长达89公里的5个山峡紧紧相连,它们既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特别是荔枝峡、白芨峡、土坨峡是乌江画廊的精品,清代诗人梅若翁曾赞叹:“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可惜由于水位上涨,淹没了乌江岸边许多村落和古建筑,我不能领略5个山峡的独特风光,心中不免有一丝丝遗憾。</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道弯,江对岸的山坡上出现一排排高低民居,这是贵州沿河县的洪渡古镇。转眼间,一座横跨乌江的巨大吊桥慢慢朝我们迎来,犹如一把精美的弓箭放在乌江两岸,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眼前的这座彩桥。江边的碧翠峡好奇地看着我们,耸立江岸上的周家寨张开双手想拥抱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船上响起了喇叭声,龚滩古镇到了,我下船后,沿着乌江江堤向龚滩古镇的游客中心走去。江堤左边是一排排极具特色的吊脚楼,右边则是直插江底的山崖峭壁。古镇对绝壁,碧水穿其中,这里就是著名的龚滩古镇。</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龚滩古镇牌坊前,妻子在这里拍照打卡,留下美好瞬间。龚滩,这个名字源于古镇位于乌江与阿蓬江两江的交汇之处,并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这两条江是由两条龙所开辟。哥哥乌龙力大无穷,开辟了乌江;而弟弟阿龙体小力弱,在川黔交界处与乌龙携手,共同翻越崇山峻岭,形成了一条水流湍急的险滩。因这一险滩是两条龙共同奋斗的结晶,其字形又与“龚”字相契合——上部为“龙”,下部为“共”,故人们称之为龚滩。</p> <p class="ql-block">龚滩古镇是乌江边上一个因水而生的千年古镇,我们到达古镇后首先在游客中寄存行李,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说,到山上的古镇不用攀爬崎岖不平的台阶,可以从游客中心后面的电梯上山,上山后就是龚滩古街,沿着古街一路前行,就可以把古镇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走下电梯,再爬十几米的台阶,就进入了古镇。古镇的街道全是石板铺成,有好几里长,被人们经年累月的脚底打磨,再加之雨后冲刷,显得油滑光亮,如镜照人。街道很窄,窄的两边吊楼的人如探出身子可以牵在一起。由于我们到古镇的时间比较早,此时来古镇的人很少,因此古镇显得格外幽静,镇街也显得格外悠长。</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门店大多开着,由于人少,店主也有些懒得张罗,任由稀疏的客人走过。吊楼的样式很多,但基本都是穿斗式结构,一式的雕花门窗,显得古朴优雅。由于古镇是沿斜坡而建,靠江的木楼多是几层搭建,形成外高里低。而石板街里面的房屋,宽阔处基本平街而起,狭窄处便用青石垒成堡坎,再修建房屋,因此,有的木屋便高高在上。</p> <p class="ql-block">古镇中有很多的院子,类似于北方的四合院,四周是高高的青砖封火墙,一个院子就是一方天地。在古镇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冉家院子”了。相传,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冉氏先祖冉守忠协助思州土官田祐恭平定金头和尚任则天率民造反有功,授御前兵马使,领酉阳知寨,子孙世袭,成为酉阳、龚滩一带的最高土司长官,历时600多年,直至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土归流”。冉家院子从清代雍正年间修建以来,已有400多年历史,一直由冉家后人居住,据说是当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民居,里面所保留的一切,就是一个完整的土司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冉家院子的大门前,凝望着两边的门联“家门可传忠孝义,深院能见古今情”,感慨颇多,陷入沉思。院子大门处有人把守,想进去参观需要交费,看来冉氏祖先给龚滩古镇的后人们留下了一笔生财的门路,这就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古建筑很多,除了有200多家古朴幽静的院子,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外,还有很多古建筑,著名的有西秦会馆、川主庙、三教寺、董家祠堂等。这些建筑默默地诉说着古镇悠久的历史,和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人家大多喜欢种花养草,在门前、在院里、在墙头此时节都有艳艳的花开得正灿。翠绿的草和叶与艳艳的花挤在一起,显得五彩缤纷、熙熙攘攘,远比寂静的石板街闹热得多。</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石板街不是一水的平,有时有石梯或上或下,中间还偶有小桥连接,因此,古镇就显得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在街边转角处,一尊铜像立在街边,那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大师的人物塑像。1984年,大师来龚滩写生作画时,惊叹和醉心于古镇的秀美,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通过大师的画作,龚滩第一次以美的名义揭开了神秘面纱,让一个养在深闺里的千年古镇在世人面前展现出她的天生丽质。吴冠中老先生在他的《风光风情说乌江》的散文中写道:龚滩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客栈很多,几乎沿石板街两边不到几步便有一家,有时,甚至一整排都是。中午,我们在“冉家院子”对面的一家酒店吃饭,饭店门口摆着两根大大的乌木根雕,临街的屋檐上挂着一排红灯笼,显得既古朴典雅又喜庆热情。看见客人进店,店主人才热情地迎上来。这个五十来岁,身材不太高的男人听说我们是来自山东,不无风趣地说,好客重庆欢迎你,山东重庆一家亲。一句话,把相隔千里的两地牵在了一起,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龚滩美,最美在龚滩的夜晚。果不其然,天刚黑,满镇的红灯笼便悉数全亮起来。古镇的灯笼样式很多,园的、方的、大的、小的,有的上面还有字,但都是一色的红,整个龚滩古镇便显现出红红的、暖暖的色彩。站在江边翘首一望,龚滩古镇的红灯笼在烟雨朦胧的夜中,有如天市的街灯,又有如天上的星星。</p><p class="ql-block">我不知为什么整个龚滩古镇都挂红灯笼?</p><p class="ql-block">我想,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必有它的来历,好看自不必说,而且置身在红灯笼的灯影里,心中莫名地感觉到阵阵的暖,好舒服。</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龚滩是川、黔、湘、秦等地互运土特产最重要的水上转运站,几省的商贾、脚力、纤夫云集于此,那时龚滩江面上船只如梭、集市繁荣、百业兴旺。满街的红灯笼既是兴旺繁华的象征,也是古镇夜晚的照明之需。</p> <p class="ql-block">我继续徜徉在灯红花香的古镇石板街上,任由泛着红光的石板街在脚下延伸,享受着古镇的温馨与安宁。在温暖迷醉的灯光中,看着那随风微微飘动的招牌“浪漫水岸”、“龚滩一梦”、“人间天上”、“相思人家”……这时,在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奇怪荒诞的猜想:那满街的红灯笼,是不是街上的人家特意在房前或靠江面的屋檐挂上一盏或几盏大红灯笼,让跑船或外出经商的男人在很远处就可看见岸上的家,想象着父母、妻儿的期盼和家中的温暖,不迷醉他乡,能尽快地平安和发财转家。要么就是外来跑船的汉子、行商有的一离家便是一年半载,是不是在这灯红酒绿的古镇吊角脚楼中,有着自己的相好,那写着字的红灯笼会把那饱受寂寞之苦的男人引到自己的身边,而不至于误入到房屋外型大同小异的别人家中……我为我的猜想感觉有些好笑,更好笑的就是真的差点误入到别人家的客栈中。</p> <p class="ql-block">龚滩的夜是美的,只是美的有些寂寞和沧桑,那是千年繁华沉寂下来后的历史沧桑。当年的船工、挑夫、背客、行商、马帮、骡子客以及乌江上的簸箕船、歪屁股船、大艄船、牯牛船等都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古镇的石板街、吊角楼和红灯笼。</p><p class="ql-block">然而,龚滩就是龚滩,千年一梦,不离不弃地守在美丽的乌江之边,等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乌江画廊龚滩古镇游记于北京</p>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