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想起小时候那些事(24)从一本书走到赤壁

晓涵

<p class="ql-block"><b> 一一想起小时候那些事</b></p><p class="ql-block"><b>(24)从一本书走到赤壁👣👣</b></p><p class="ql-block">文字:晓涵</p><p class="ql-block"><b>(一)</b></p><p class="ql-block">刚放下笔,又想起件事,是一个小孩从一本书走到赤壁的事。</p><p class="ql-block">1964年的小东四,因为是新建校,教学设备配得挺齐全。楼里除了有音乐室、体育室、卫生室,还开了一个图书室。图书室在一楼,平时不咋开门,只有借书时候里边才有老师。老师在门口放张桌,桌上放着个大厚簿子,里边表格标的是书名和编号。</p><p class="ql-block">架上的书挺全,除了《十万个为什么》《红岩》,还有《安徒生童话》和莫泊桑的《项链》。</p><p class="ql-block">借书不能进屋,只能盯着那本大目录按书名去找,找的时候心都突突地,生怕千挑万选的宝贝让别人先给借走了。选定了,再跟老师报书名编号,盯着她的背影从架上把书抽下来递你,心才落地。</p><p class="ql-block">没想到,里面的一本书和三国赤壁连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知道“赤壁”,是小学五年级的事。</p><p class="ql-block">放暑假头一天,老师从图书室抱回几大摞书,每人一本,按座位发,摊啥算啥。看完了,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调换着看。</p><p class="ql-block">我紧盯着那些书,盼着来本厚的,没承想,到跟前了,是本薄册子,上有“赤壁”俩字。</p><p class="ql-block">极不太情愿地翻了翻,不喜欢里边的文字,尤其不喜欢那个奸臣曹操。但水面上的大战船和有火光的插图让我好奇。书里说,那是赤壁,水面是长江,就是因为这场江上的冲天大火,那曹操才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给打败了——用火攻,还是蜀汉诸葛亮和东吴鲁肃两人定下的计。</p><p class="ql-block">我虽不喜欢古代打仗这些事,但也挺纳闷,曹操不是奸吗,为啥偏把战船用铁链子给拴起来?长江离我有多远?那个被火烧过的赤壁,它在一个什么地方呢?</p><p class="ql-block"><b>(二)</b></p><p class="ql-block">2021年春,与先生自驾去了镇江。</p><p class="ql-block">在焦山,找到了与这场大战有关的踪迹。两位历史人物手心里攥着的“火”字,烧掉了曹操日后统一天下的大梦。而更深刻地认识曹操,则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品里。</p><p class="ql-block">我喜欢建安文学,但更喜欢曹操的诗。“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苍凉古直,慷慨悲壮,写尽了汉末乱世的惨象。诗里对百姓疾苦的悲悯,也洗去了戏台上那层白脸的油彩。 他北征乌桓胜利回师于碣石山写下的千古绝唱《观沧海》,每次读来都令我为那个吞吐日月的胸怀所激动。</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当我真正站到了三国赤壁古战场的遗址,遥望历史天空,面对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红色“赤壁”的摩崖石刻,又有了新疑惑:周瑜、孙权、刘备、诸葛亮、鲁肃和庞统,他们都成了时代英雄,而在这场赤壁大战中被烧的焦头烂额,败走华容道的曹操,当年曾发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的曹公呢,究竟算不算一位英雄?</p><p class="ql-block">从一本书走到赤壁,中间正好隔了60年。</p><p class="ql-block">镇江焦山的石碑,昌黎碣石山曹操的背影,赤壁三国古战场的遗迹——三个地理坐标,就这样被当年那个五年级的小女生连在了一起。当初那本最不受待见的《赤壁》里那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终于也在一条大江中找到了答案。</p><p class="ql-block">江水苍茫,千年前的烽烟在此沉寂,唯有江流无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东四,一块曾经给我知识滋养的土地,就是现在想起它,心还满怀温暖。</p><p class="ql-block">放假不能“放羊”,让每个离开老师视线的孩子手里都能捧上一本书,其实就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而那些踮起脚,好奇望向世界的眼睛里,也因此多了些和别家小孩不一样的风景——这,难道不正是刘老师所希望,并曾经倾注在我们身上的那份殷殷期盼吗?</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真正的教育,就是一位好的老师以自己的一颗心灵去唤醒另一颗心灵的过程。我不知道,在这个过程里,是不是也包括了小东四的那个图书室,也包括1964年那个夏天,老师发到我手里那本薄册子《赤壁》啊?</p><p class="ql-block"> 一一2025.09.07👶🏻✍</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文字编辑:晓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网络图片:致谢原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