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2日从沈阳站汽车站乘坐大巴车去北镇旅游,那时疫情没结束,出去旅游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大巴车行驶到黑山县境内时,到站点停车,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路边的大石碑,上面刻着: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战地公园,在大巴车上拍了这张照片。买车票时不知道有战地公园这一站,如果知道就买到这站,下车进公园瞻仰英烈事迹后,再乘车去北镇。</p> <p class="ql-block"> 上网搜得知,战地公园是解放战争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101高地遗址。</p> <p class="ql-block"> 网上搜到这张战地公园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傍晚到北镇,我们住在了客运站附近的酒店,距离北镇鼓楼大约2公里。</p> <p class="ql-block"> 23日上午下雨,下午雨小了,我们沿中街步行街从南向北遛达。</p> <p class="ql-block"> 从很远处就看见立在大街中间的明代李成梁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李成梁石牌坊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北镇城内钟楼前,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辽东大将李成梁的功绩,命辽东巡抚周咏等人修建的。石坊高九米,宽十三米,四柱五楼,全部用淡紫色石料制成。</p> <p class="ql-block"> 广宁城李成梁石牌坊是北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李成梁石牌坊北边不远处,就是北镇鼓楼。鼓楼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幽州重镇。</p> <p class="ql-block"> 鼓楼位于北镇市广宁古城南北大街中部,南距李成梁石坊约70米,与通济桥、崇兴寺双塔构成历史轴线。</p> <p class="ql-block"> 老伴忙着拍照。</p> <p class="ql-block"> 在鼓楼前为老伴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从鼓楼徒步到北镇崇兴寺,这里有辽代修建的崇兴寺双塔。</p><p class="ql-block"> 双塔公园园门对联:</p><p class="ql-block">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p><p class="ql-block">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p> <p class="ql-block"> 崇兴寺双塔,又名北镇双塔,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广宁城内东北隅,位冠中国四大双塔之首。崇兴寺双塔创建年代无文献记载,从塔的结构和风格看,应属辽代中晚期的遗物,因塔北有崇兴寺,故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崇兴寺双塔并立于崇兴寺门外,均为八角13层实心密檐式青砖砌筑。双塔东西相对,相距43米,东塔高43米,西塔高42米,我国古代人非常了不起,在没有吊车的年代,能砌筑这么高的塔。</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再一次到鼓楼打卡,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鼓楼周围有很多锻炼身体的市民,有跳舞的,做健身操的,唱歌的...,老伴也跟着走几步。</p> <p class="ql-block"> 24日早晨从北镇打车去医巫闾山。</p> <p class="ql-block"> 到山门前下车。</p> <p class="ql-block"> 医巫闾山的山门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 进了山门是一音乐喷泉,水池中间是圣女雕像。</p> <p class="ql-block"> 再向前走是乾隆御笔大石碑,刻着:医巫闾山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医巫闾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有着从虞舜至明清四千年的文明史。历朝历代皆对闾山有封号,古代帝王为祈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会遣重臣或亲临闾山祭祀朝拜。其中尤以辽、元、明、清代时期为鼎盛,辽王朝视闾山为龙兴之地,其皇家寝陵就坐落于闾山的峰峦谷坳之间,我们大家都知道大辽萧太后萧燕燕,她死后葬在医巫闾山的乾陵。</p><p class="ql-block"> 医巫闾山景区旅游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沿景区旅游路线继续前行是圣水桥。</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梨树已经开花了。</p> <p class="ql-block"> 路边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 善行无碍,从善如登。</p><p class="ql-block"> “善行无碍”的核心意思是:践行善事、施行善举时,内心没有挂碍、顾虑,行动上也不受阻碍、困扰。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善如登”追随善行如同登山般艰难。</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就到财神殿。</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路继续向上走到半山腰,就看到了大石棚。</p><p class="ql-block"> 医巫闾山大石棚是道隐谷的核心景观,由天然石棚与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位于观音阁景区西侧,因石棚斜插岩壁得名,石棚东西长43米、最高处20米、底宽10米,常有泉水从棚顶流入下方的“圣水盆”,形成自然景观,圣水盆的矮墙上写着四个大字:圣水龙潭。</p><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巡游至此时写下《圣水盆》诗:七绝《圣水盆》</p><p class="ql-block">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p><p class="ql-block">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洗头时。</p> <p class="ql-block"> 大石棚全景。</p> <p class="ql-block"> 大石棚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大石棚有很多古人留下的摩崖石刻,这仅是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墙壁上写着大诗人屈原的诗:</p><p class="ql-block"> 朝发轫于太仪兮,</p><p class="ql-block"> 夕始临乎于微闾。</p><p class="ql-block"> 医巫闾山在古代叫微闾。屈原是南方人,也知道北方的医巫闾山,可见医巫闾山的名气有多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沿途怪石嶙峋。</p> <p class="ql-block"> 前方一山头,巨石矗立,爬上去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向下正好俯瞰医巫闾山山门和停车场,山下的景色和通往远方的公路也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再向上攀登,可看到远处山头石壁上的两个大红字:晴望。</p> <p class="ql-block"> 老伴在远处看到这两个大红字,就奔这两个大红字攀登上去了,到大红字下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 医巫闾山万年松是一棵千年古松,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医巫闾山大观音阁景区内,高约20余米,树干围长4-5米,相传为辽太祖长子耶律倍亲手栽植,清乾隆皇帝赐名“云巢松”,现为景区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耶律楚材读书堂是元朝宰相耶律楚材的求学之地,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其匾额“耶律楚材读书堂”由沈阳已故著名书法家沈延毅题写。作为辽朝皇室的后代,耶律楚材在闾山刻苦攻读,后来成为一代贤相,为国家的繁荣做出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耶律楚才读书堂和周围景色。视频上方是玻璃栈桥。</p> <p class="ql-block"> 望海寺坐落于医巫闾山主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的天然巨石之上,地处北镇市与义县交界处。其前身为辽代皇家行宫“望海堂”,由辽太祖长子耶律倍(东丹王)所建,作为读书及瞭望渤海的要塞。</p> <p class="ql-block"> 明代被纳入辽东长城防御体系,改建为关隘“白云关”,清代乾隆皇帝登临后因其视野开阔可眺渤海,赐名“望海寺”并题诗留念。</p> <p class="ql-block"> 医巫闾山玻璃桥长度为240米,横跨于老祖峰与冰石湖之间,桥面与谷底落差90米。</p> <p class="ql-block"> 医巫闾山返回北镇经过北镇庙,于是先打车去北镇庙,到那才知疫情期间北镇庙关闭,只可以看看外景。</p> <p class="ql-block"> 北镇庙外公路两侧的田地里种植了很多树木,正是开花季节,很多人在此打卡拍照。我们也凑个热闹。</p> <p class="ql-block"> 25日从北镇打车去大芦花景区,北镇到大芦花景区2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大芦花景区的山门和大芦花巍峨的大山。</p><p class="ql-block"> 大芦花风景区位于中国北方镇山——医巫闾山中麓,辽宁省北镇市鲍家乡桃园村境内,占地5.4平方公里,素以山势险峻,石耸峰峭而闻名于世。 大芦花风景区是一个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与一体的风景区,自然景观20处,人文景观35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山门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问豆包得知:画面上英文为:我爱大芦花,欢迎来到大芦花。</p> <p class="ql-block"> 大芦花风景区的百米长廊长度为130米,宽2.7米,由钢筋混凝土建成,仿古艺术与现代艺术结合,被称为“辽西第一龙廊”。 </p> <p class="ql-block"> 扯着大芦花风景区的旗帜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城楼上挂着“国家地质公园”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 老伴勇敢的走过了玻璃桥。</p> <p class="ql-block"> 大芦花景区为樱花节布置的彩色拱门很美!</p> <p class="ql-block"> 大芦花风景区的主峰海拔为630.1米,其山峰因形似巨大灵石直插云霄而闻名,兼具北方山岳的雄浑与江南景致的秀美。</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登山木栈道上山。</span></p> <p class="ql-block"> 登上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可见远处群山起伏。</p> <p class="ql-block"> 大芦花山上第一神松坐鹿罗汉,距今1160年。</p> <p class="ql-block"> 第一神松粗壮高大。</p> <p class="ql-block"> 大芦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这里自然风光奇骏,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是医巫闾山地区最大的观世音菩萨道场。</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有著名的云岩寺、圆通宝殿、转运寺、关帝庙、药王庙、送子观音殿等寺庙,它们跨越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见证了大芦花的发展和文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观世音菩萨的圣水瓶落在了山尖上。</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寺庙都建在悬崖下边。</p> <p class="ql-block"> 悬崖上开辟出的人行道。</p> <p class="ql-block"> 老伴走的很轻松。</p> <p class="ql-block"> 到了山下以大芦花为背景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25日下午从大芦花打车去北镇梨花大道。</p> <p class="ql-block"> 北镇梨花大道是位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的一条景观道路,全长11公里。道路两边种植着成片的梨花树,入春时节,万株梨花争奇斗艳,景色十分迷人。北镇梨花大道既是一条交通干道,同时也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价值。</p> <p class="ql-block"> 梨花洁白素雅,它的花瓣纯净洁白,如凝脂般温润,没有过多艳丽色彩,却自有一种清新淡雅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26日早晨四弟从盘锦开车过来接我们去盘锦,听说我们没去过阜新海棠山,便开车带我们先去海棠山玩一玩,再回盘锦。北镇到阜新海棠山大约50公里,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海棠山海拔高度715.5米,属于医巫闾山余脉,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在山门这就能看到海棠山主峰和建在主峰上的大楼。</p> <p class="ql-block"> 海棠山风景区山门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海棠山大石碑处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喷水池的莲花金灿灿。</p> <p class="ql-block"> 寺庙门口的金色大象雕塑。</p> <p class="ql-block"> 海棠山普安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历经六代五世活佛,是东方藏传佛教中心,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通往大殿的台阶登非常宽阔,从山下一直通到半山腰的大殿。</p> <p class="ql-block"> 2002年7月重新修复的措钦大殿正式落成。大殿建筑面积为968平方米,建筑宏伟,风格迥异,整个大殿用黄金6公斤,宝石1200块,是东北地区修复建设的最大一座藏传佛教庙宇。</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寺庙不开放,只能在庙外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 大殿依山而建。</p> <p class="ql-block"> 沿陡峭崎岖的石板路登措钦大殿后边的山,山上有摩崖造像。</p> <p class="ql-block"> 观赏海棠山摩崖造像。海棠山摩崖造像群是藏传佛教与蒙古族艺术融合的代表性文化遗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海棠山摩崖造像始雕于清代道光八年(1828年),由西藏普安寺四世活佛丹毕道尔吉主持开凿,融合了高浮雕、浅浮雕及线刻技法。现存造像270余尊,最高达5米,部分佛龛保留蒙、满、藏、梵、汉五种文字题记。 </p> <p class="ql-block"> 摩崖造像涵盖密宗佛母、宗喀巴大师、观音菩萨等形象,最高释迦牟尼像达4.6米,最小仅15厘米。雕刻融合藏传佛教的曲线风格与蒙古族的艺术特征,颜料采用海棠山植物配制,历经百年仍保留绿彩与红彩。</p> <p class="ql-block"> 我们第一次看到摩崖造像,每个造像都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摩崖造像的佛像不是汉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 树荫里巨石上休息一会。我们仨人一起旅游这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上攀登,路边偶尔可见映山红,花色不太鲜艳,可能是气候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和山顶上随处可见奇形怪状的巨石,巨石表面大都比较光滑。</p> <p class="ql-block"> 登上山顶,爬到巨石上面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远处群山起伏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在山上俯瞰寺庙群和周围景色。</p> <p class="ql-block"> 登上海拔715.5米的主峰,主峰上的大楼四门紧闭,只可看看外景,应了那句话:乘兴而来,扫兴而归。早知如此,就不爬主峰了。</p> <p class="ql-block"> 傍晚从海棠山回到盘锦四弟家中,我们圆满结束此次北镇之旅,借四弟光,多玩了个海棠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