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的锦州事件

安保全

<b> 锦州事件</b><br> 1931年11月25日,在日寇大举进攻锦州的危急时刻,南京国民政府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苟存幻想,派常驻“国际联盟”首席代表施肇基向当时的“国际联盟”建议划锦州至山海关的整个辽西地区为中立区,由英、美、法、意等国派军队驻扎,中国军队全部撤往关内。“国际联盟”立即表示同意,拟先向锦州派遣观察员。<br> 第二天,即1931年11月27日,英、法、美三国驻华使馆各派外交人员自北平来锦州与辽宁省代理主席米春霖进行密谈,了解情况。<br> 当天,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就正式公布了划锦州为《“缓冲区”办法》。同一天,日军向锦州进攻,在饶阳河遭到中国驻军的坚决抗击,日军撤退。<br> 1931年11月下旬,全国人民为了声援辽西抗日义勇军、保卫锦州和中国主权,掀起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游行。远居法国的爱国留学生,反对丧权辱国的不抵抗政策,愤怒之下,痛打了在巴黎的国民政府代表施肇基。这次抗议和示威行动一直延续到12月上旬。这就是我国现代史上有名的“锦州事件”。<br>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侵略东北,国民政府向国联控告日本的侵略行径,请求国联调停,张学良也梦想日本会退兵。图为:当年民国政府的官僚 面对日军野蛮入侵,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8000名守军被只有300左右的日军击溃。图为九一八之后当时东北军官僚 可是入侵东北的关东军头目却是侵华野心已定,不顾国际舆论继续扩大战事。图为当年侵华日军头目。 国联开会虽然也谴责日本同情中国,并组成以李顿为首的调查团到东北来调查。但是面对日本武力毫无办法。 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国联李顿等正在调查柳条湖铁路的所谓爆炸点 “血肉抗战第一人”黄显声将军 (7)国际联盟调查团在锦州调查结束,提出划出以锦州为中立区的决定。 中国东北百姓民意调查结果都反对成立所谓满洲国。 上海《民国日报》登载了有关“锦州事件”发生前后的大量的新闻报道。 (5)国联开会虽然也谴责日本同情中国,并组成以李顿为首的调查团到东北来调查。但是面对日本武力毫无办法。 抗日传单。 李顿为首的报告称:中国应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实际控制,建议划锦州至山海关的整个辽西地区为中立区,由英、美、法、意等国派军队驻扎,中国军队全部撤往关内。“国际联盟”立即表示同意,拟先向锦州派遣观察员。遭到中国反对。 日本不接受国联调停,并退出国联,继续扩张入侵辽西。1931年12月15日,日本参谋本部令关东军攻占锦州。. 1932年1月,日军占领锦州。 当时的抗日传单 国民政府代表施肇基 1931年11月下旬,全国人民为了声援辽西抗日义勇军、保卫锦州和中国主权,掀起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游行。远居法国的爱国留学生,反对丧权辱国的不抵抗政策,愤怒之下,痛打了在巴黎的国民政府代表施肇基。这次抗议和示威行动一直延续到12月上旬。这就是我国现代史上有名的“锦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