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里的照片~ 南响堂山第七窟

春葳蕤

<p class="ql-block">  南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是北齐皇家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现存7座石窟,分上下两层,以精美的飞天雕刻、仿木结构窟檐和佛教经文刻经著称。</p><p class="ql-block"> 何谓响堂山?山中谈笑,拂袖走动。都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名响堂山。</p><p class="ql-block"> 南响堂山第七窟(又称千佛洞)是北齐石窟艺术的精品。我和朋友于六月中旬再次来到南响堂山,重点参观第七窟,解读工匠雕刻密码。</p> <p class="ql-block">  窟外顶部采用仿木结构设计,包含覆钵塔、山花蕉叶、瓦垅、滴水、屋檐、一斗三升斗拱、叠涩基等元素,完整复刻北方官式宫殿风格。前廊部分设三开间,四根八角形束腰仰覆莲立柱,柱身雕刻莲花图案,次间左右雕有力士像,肌肉线条刚劲威严,守护石窟入口。 ‌</p> <p class="ql-block">  三壁三龛式布局,内部分别雕刻三世佛,主龛为释迦佛与二弟子二菩萨,龛上部帷幔雕刻生动 。 ‌</p> <p class="ql-block">  佛龛上部帷幔雕刻生动,千佛雕刻排列有序,气势磅礴。基坛雕刻十种神王形象,象征护法功能。 ‌</p> <p class="ql-block">  窟顶藻井中央雕有盛开的莲花,周围环绕八组飞天伎乐,两两对称起舞。飞天姿态包括弹奏箜篌、横笛、捧花篮等,衣带飘逸,被誉为“国宝级艺术珍品”。1959年周恩来总理曾评价其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很高,这是国宝!”</p> <p class="ql-block">  抚摸石窟上斑驳的颜料,突然懂了何为“永恒”。或许,真正的经典从不会过时,它们只是沉默地等待,等一个愿意静下心来聆听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  响堂山石窟建筑在扼守太行山词条东西交通要隘的鼓山词条上的半山腰,人们在山中谈笑、拂袖、走动都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名为响堂山。</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山门前的古槐沙沙作响,仿佛在问:“你带走了什么?”答案藏在相机未拍尽的角落,藏在胸腔里多出的那丝沉静中。南响堂山,终究是一场关于时间与美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来不及更多的思考,三点前要赶到北响堂山,看更加精彩的大佛洞。</p> <p class="ql-block">手机拍照 : 艾琳,春葳蕤</p><p class="ql-block">综合编辑 : 春葳蕤</p><p class="ql-block">音乐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感谢艾琳指导</p><p class="ql-block">感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