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楼梦贾府中其实写的是一群鬼吗?</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原名是《石头记》,那么能够雕刻在石头上的文字,这块石头就是墓碑,大观园就是个坟墓?里面住满了鬼魂,你想一想,什么人嘴含着玉石?什么人的故事会刻在石头上?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石头呢在传统墓葬文化中,常常被用着墓碑,它象征着死亡,于是有人就说,书中一幕幕场景,不过是墓碑上刻着的墓铭志,还原了墓主人生前经历,你看啊,四大家族的姓氏,贾王薛史,连起来读“家亡血史”,四大家族的判词中的“白玉堂”“金马”像不像棺材和陪葬品呢?有人说红楼梦整本书啊,写了四大家族几百号人,但是只有人死去,却没有新生儿出生,死气沉沉。焦大骂贵族肮脏不堪时,说只有大门口的石头狮子干净。石头狮子换一个角度是不是坟墓前的石头狮子?作者象征性的指出石头狮子记得她们肮脏不堪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前80回里,平均每三回死一个人,秦可卿、贾瑞、金钏、元妃、晴雯、尤二姐,并且她们都是非正常死亡。上吊,投井,被诬陷抑郁而亡,几乎没有一个人是正常老死的,还有四大家族的各位老爷少爷,有那么多的小妾美女,为何没有一个新生的子嗣呢?有死无生,实在可怕。就连年纪最小的巧姐,她也是在小说开始前就已经出生了。可是就是这么可爱的一个孩子,作者设计她的生日,是七月初七,七夕节,看似浪漫,牛郎织女相会呀,但是古人却不这么认为,能带来好运的喜鹊都给牛郎织女搭相会的鹊桥去了,所以这一天出生的孩子,他会经历牛郎织女坎坷的人生,你再想想巧姐,被卖到了妓女院,最后被刘姥姥救出来了。而“巧姐”的“巧”隐喻着“桥”“桥姐”“桥截”同音喜鹊之桥被截断了,她的出生意味着贾府的好运接近“腰折”了。而“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给起的,刘姥姥被很多人认为是西王母的转世,“巧姐”另一层本意是七仙女的意思,西王母救出了巧姐,就是暗示救出了七仙女。</p><p class="ql-block"> 另外,特别诡异的是元春省亲,元妃是半夜看望她的爹妈,戌时初才起身,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7点多才出发回家,到家夜都深了,在古代深夜通常被认为是鬼魂出没的时间,最可怕的是啊,太监说丑时三刻,必须回宫,丑时三刻是现在的凌晨2点45分,是鸡叫的时间,鸡一叫太阳就升起了,你想想什么东西怕太阳?元春省亲本来就是高兴的事情,但是她回家就哭啊,哭了六次,全家都跟着哭,元春还说,“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元春回贾府,那么短的时间,她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讲的豪门衰败,第二出戏《乞巧》,讲的是杨玉环在马嵬坡上吊,第三出《仙缘》讲富贵不过黄粱一梦。最后一出更狠《离魂》,讲的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相思成疾。你想想吧,本来是一件喜庆元春省亲的盛事,但是却被担忧,悲伤,死亡所代替,除了阴森就是恐怖,最具体的是对薛宝钗描写是鬼魂,上一篇文章中有详细的讲解。</p><p class="ql-block"> 贾宝玉含玉而来,在常人看来是吉祥之状,但是在鬼故事的解读中,却成了他不是活人的证据。玉在古代跟死是连在一块的,人们会在死者嘴里放块玉,叫“含玉”,因为他们觉得玉特别珍贵,这种方式能够让灵魂安息,宝玉的字叫“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更像一句诅咒,你虽然拥有仙寿,但是注定要经历失去的痛苦,我们在翻开红楼梦56回,甄府中有个甄宝玉,竟与贾宝玉生的分毫不差,贾府丫鬟隔着回廊瞥见了人影,脱口唤出“宝玉”,却见对方身旁的小斯,冷笑着的,认错人了。这是我家主子甄宝玉。更诡异的是甄宝玉的性情跟贾宝玉如出一辙。为什么红楼梦里要设计出一模一样的人呢?或许,这根本就是两个灵魂。而同一的魂魄的两面。</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认为,红楼梦原名是石头记,南京自古称为石头城,而整部红楼梦把贾府隐喻着写大明王朝缩影。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笔触中感觉到,对大清王朝的刻骨仇恨,在元春回家的描述中,元春即“远春”,远离春天的意思,远离春天就是寒冬,元春回家让在夜里回去,说明皇帝对汉族人的蔑视和嘲笑。同时元春回家的绝望心情,不仅大哭而且全家都哭,意味着对大清王朝毫无人性的揭露,丑时回宫,意味着把元春不当人看待,而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大清王朝其实就是鬼怪王朝!只有鬼魂才害怕光明,而大清王朝则是不择不扣的阴森森的没有人性的王朝,一群黑暗中的动物!</p><p class="ql-block"> 至于元春点的四出戏,也是再一次透漏了活在大清王朝的阴影下,不如死了的好。同时也意味着汉族贵族人在清征服权力下,没有一个能逃脱他们的魔爪。</p><p class="ql-block"> 从红楼梦整体布局而言,的确把汉族贵族置身于“鬼魂”的世界氛围,因为当政者仇视汉族,难道汉族人剃发留鞭子,这不是真真切切的人间地狱吗?既然是人间地狱,那么活着就像鬼魂一样永远不得安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至于贾宝玉含玉而来,那是作者进一步明确的宣布了:贾宝玉金口玉言,他是代表了最高权威最高真理的玉玺,而贾宝玉在整个红楼梦里所言,都是最人性化的,最符合人道主义的情怀,贾宝玉就像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样,打破了一切封建专制体系,代表了自由、民主、人权意识的英雄。也是第一个向封建社会挑战的勇士,他和他的思想像玉一样的纯洁无暇。</p><p class="ql-block"> 另外,元春回家省亲,从另一个深层意义上说,这是她人生最后与家人的告别。在她点的四出戏中可以看出,当朝皇帝陷害她埋下伏笔。元春对家人一句话“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地方。”,我们可以设想在后宫里不见人,是不是鬼宫?是不是打入冷宫?怎么不见人?其实红楼梦作者无情极大的讽刺了嘲笑了当今皇室内都不是人,包括皇帝也不是人!而是一群低级动物,一群畜生!至于贾府被抄家,红楼梦的作者,已经明确指出贾府就是写的明朝皇室贵族,大清入关明朝崇祯皇帝自尽,而皇室贵族必然被杀被关被侮辱,这是必然的结局。</p><p class="ql-block">王熙凤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已经暗示贾府即明朝皇室的毁灭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是一部充满激烈斗争史的小说,只是通过暗示,隐喻等曲笔在深层次里投露出对大清王朝刻骨铭心仇恨与嘲笑蔑视。比如“黛玉葬花”,实际是黛玉“葬华”</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将有亡国灭种的危险,而黛玉充满了无限悲哀感情去埋葬那些优秀的儿女。而那些诗歌中对大清统治者充满无限愤恨。对那些像花朵一样年轻人死在屠刀下,无限惋惜。</p><p class="ql-block"> 至于红楼梦中没有写一个出生婴儿,这个问题深层次的揭露了,明朝皇室的人绝不让孩子出生在暗无天日的大清国度里,因为生下来的孩子也会成为统治者的奴隶,与其不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没有人性的世界里,魔鬼的肮脏不堪的世界里,绝不让下一代遭受非人的折磨。所以说红楼梦中反清复明斗争性是非常强烈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