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号东北边境行第11天——延吉打卡、辉春防川一眼望三国

薄荷🍀

<p class="ql-block">一上午都在赶路,中午到达延吉,午餐,延吉打卡墙。</p> <p class="ql-block">延吉打卡墙位于延边大学校门对面。</p> <p class="ql-block">这面墙挂满了中朝双语招牌,夜晚霓虹灯闪烁,非常热闹。这里不仅有美食,还有各种店铺,能让人体验到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延边大学是位于吉林省延吉市的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深厚历史底蕴的211综合性大学。</p> <p class="ql-block">延边大学门口公交车站打卡</p> <p class="ql-block">延边大学对面的店铺打卡</p> <p class="ql-block">图们打卡</p> <p class="ql-block">珲春防川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南部,图们江汇入日本海的临界处,东与俄罗斯的哈桑镇接壤,西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豆满江里隔江相望​。这里是中国大陆迎接第一缕晨光的地方,也是“一眼望三国”的传奇之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瞭望塔上</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是横跨图们江的俄朝友谊大桥 。</p><p class="ql-block">这座桥是1950年苏联以向朝鲜运送物资为由修建 ,全长650米,左侧高的三段属于俄罗斯,右侧低的属于朝鲜,朝鲜称其为“友谊大桥”。该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桥高11米,宽8米,年货运量450万吨,大桥3个高架由俄方建设,5个低架由朝方建设。由于桥体桥墩低矮,制约了图们江大型船舶的航行。</p> <p class="ql-block">土字碑位于吉林省珲春市防川村中俄边界起点处,是中俄边界的重要历史标志​。</p> <p class="ql-block">  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珲春失去了沿海地区,始临俄国​。</p><p class="ql-block">根据条约,应在距图们江口20华里处设立“土”字牌,但俄方私自将其立于距图们江口46华里的沙草峰一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86年,吉林边务督办吴大澂与俄方据理力争,重新勘定珲春一带的中俄边界现址,将“土”字牌移至现址,并争回了黑顶子山等地,明确了中国从图们江的出海权​。现在土字碑被铁栅栏拦着只能远观。</p> <p class="ql-block">土字碑这里的经维度</p> <p class="ql-block">这是正在使用的哨卡</p> <p class="ql-block">吴大澄雕像​。吴大澄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中俄边界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争回了黑顶子山等地,并明确了中国从图们江的出海权。</p> <p class="ql-block">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的洋馆坪大堤。洋馆坪大堤是中国最窄的领土之一,最窄处仅有8米宽。这条大堤长880米,左侧是图们江,右侧是铁路,对面是朝鲜。这条大堤不仅是中国领土的象征,也是连接中国和朝鲜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阳关坪防川路堤位于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阳关坪处,距市区52.8公里,曾是中国最窄的一段领土,既是江堤又是公路。路堤东侧600余米为俄罗斯,西侧为中朝界河图们江。1957年堤坝最窄的一段被图们江水完全冲断,使防川成为中国的一块“飞地”,我方长期借道前苏联境去往防川村。</p><p class="ql-block">1981年,国务院决定在图们江中国一侧筑路堤和护岸工程,以保护疆土,便利边疆人民。1982年4月开始施工,1983年10月竣工通车,从而结束了出入防川需借走他国道路的历史。阳关坪防川路堤长880米、宽8米,用青石填江筑成。路堤建筑宏伟,高出江面2.5米,呈弯弓形矗立于图们江畔。</p> <p class="ql-block">这是江面的夜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