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们终究和“现实”握手言和

云淡风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深夜的电话铃总是带着几分猝不及防的温度,看着屏幕上跳动着好友的名字,立马按下接听键,她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一丝自嘲的喟叹:“原来在感情里,我终究还是活成了自己曾经看不起的‘现实’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握着手机走到窗边,夜色里的路灯晕开暖黄的光,轻声问她怎么突然生出这样的感慨。她沉默了几秒,像是在整理思绪,随后缓缓说起那些藏在心里的纠结——从前她总爱吐槽,说现在的有些男性在感情里太算计,找伴侣时把家庭背景、工作行业、外貌身材、脾气性格一一列成清单,既要对方能在生活上搭把手,最好还能在事业上帮衬,生怕自己“被拖累”。每次说起这些,她都带着几分不屑,觉得这样的感情少了真心,多了功利,甚至笃定自己这辈子都会是“爱情至上”的信徒,只要喜欢,就不会被外在条件束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我现在才发现,人是会变的。”她的声音里带着无奈,却又透着几分清醒,“我以前总说,感情里哪需要考虑那么多,只要两个人合得来,只要喜欢对方,日子总能过下去。可真到了自己面临选择的时候,才知道‘不现实’是需要底气的,而这份底气,早就随着年纪慢慢磨没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口中的“选择”,是前几天朋友给她介绍的对象。对方事业有成,家里条件优渥,长相气质也是她偏爱的类型,单看这些条件,似乎是旁人眼中“合适”的人选。可当朋友提到“离婚后带着两个孩子,小的才8岁”时,她几乎没犹豫就拒绝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就没想着见一面,万一聊得来呢?”我忍不住问她,毕竟在我的印象里,她从来不是会轻易否定一个人的性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笑,带着几分过来人的通透:“我这个年纪,早就过了‘万一’的阶段了。我自己有个读高中的女儿,再熬几年她上了大学,我就能松口气,好好为自己活几年。要是真和他在一起,我就得凭空多两个孩子要照顾,当后妈的难处不用想也知道,我何必给自己找罪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话让我一时语塞。是啊,她今年已经40多岁,这些年一个人拉扯女儿长大,既要应付职场的压力,又要兼顾家里的琐事,好不容易盼到女儿快要成年,怎么甘心再把自己拖进另一段需要费心经营的关系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像是明白我的想法,继续说道:“你别觉得我太自私,我只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我来说,婚姻早就不是人生的必需品了。现在的日子多好啊,每天下班回家读读书、健健身,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周末陪父母吃吃饭,偶尔和朋友聚一聚,喝喝茶,剩下的时间都用来陪女儿——我连自己的时间都觉得不够用,哪还有精力去照顾他的孩子、应付他的亲人朋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想起前几年她刚离婚的时候,还曾和我憧憬过未来的感情。那时候她总说,等女儿再大一点,想找个能一起看电影、一起旅行的人,不用多富有,只要能互相陪伴就好。可短短几年过去,她的想法就变了,不是对感情失望,而是更懂自己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接着说,前阵子整理旧物时,翻到了年轻时写的日记,里面满是对爱情的憧憬,说以后要和爱人一起相濡以沫、恩爱到老,不在乎房子多大、存款多少,只要两个人心在一起,就算生活不富有也是幸福的。“那时候多天真啊,觉得有情饮水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笑着说,语气里没有遗憾,只有对过往的坦然,“可后来才知道,爱情不能当饭吃,柴米油盐的琐碎,性格脾性的不和,人生价值观的不一等是最磨人的。我已经熬过了最苦的日子,现在只想过点省心的生活,不想再去冒险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我懂她的“现实”。这种现实不是功利,而是历经生活打磨后的清醒。年轻时我们总觉得,感情就该纯粹,不该被物质、家庭这些“俗事”牵绊,可随着年纪增长,见过了太多因为“不合适”而破碎的关系,才明白所谓的“现实”,不过是在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再受一次伤。</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接着说,前几天和母亲聊天时,母亲还劝她“别太挑,年纪大了身边总要有个人照顾、陪伴才好。”可她却跟母亲说:“我现在能照顾好自己,也能照顾好你们和孩子,为什么要为了‘有人照顾’,去委屈自己适应别人的生活?”母亲听完没再劝她,只是叹了口气说“你自己开心就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听她提起母亲的牵挂,我忽然想起前段时间母亲住院转院的二十多天——父亲来医院看望了五次,每次不超过十五分钟,从未在晚上陪伴过。可母亲却很满意,没抱怨过父亲,母亲说:有儿女的陪伴照顾,有医生护士的悉心治疗,就是最好了,你父亲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但我始终觉得生病时爱人的陪伴和照顾是一份不可替代的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着这样的情景,我心里满是感触。父母是彼此的初恋,曾经深爱过,到了这个年纪,或许早已活成了亲人。可即便如此,感情也需要彼此的陪伴和行动力。若是身边只是一个不知体贴的爱人相伴,于我而言,倒不如不要。作为现代女性,我想我们对爱情、婚姻的要求或许太高了,所以我觉得,朋友对她母亲的回应,并没有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电话快挂的时候,她说:“其实我现在不觉得‘现实’是贬义词了。以前觉得现实的人太俗,现在才知道,能清醒地面对自己的需求,不盲目追求虚无缥缈的浪漫,才是对自己负责。感情这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但现在的日子是可见的踏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朋友来说,她的选择并没有错。她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不想再让自己陷入一段复杂的感情中,不想再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她想要的,只是一份简单、平静的生活。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事业有成,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家人的健康和平安。无论我们的幸福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应该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挂了电话,夜色更是深沉,可我的心里却亮堂了许多。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发现自己变成了曾经“看不起”的样子,但这并不是妥协,而是成长。那些曾经被我们嗤之以鼻的“现实”,不过是生活教会我们的道理——爱情很美好,但安稳更重要;浪漫很动人,但合适才会更幸福。(“合适”指,合适的生活或合适的爱人等含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