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留在戈壁上的冷湖石油小镇

王昌威

<p class="ql-block">  冷湖石油小镇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是一个因石油而兴、又因石油而衰的废墟小镇。它不仅是青海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更因其独特的荒凉和废墟美学,成为了旅行者、摄影师和探险爱好者心中的一个标志性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8月29日一大早,在距黒独山景区开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我们匆忙赶往这里,见证了石油小镇遗址,留得如下美好的废墟光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  冷湖石油小镇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平均海拔约2800米,气候极其干旱,寒冷多风,自然环境非常严酷。“冷湖”一词源于蒙古语“奎屯诺尔”,意为“冰冷的湖”。但实际上这里早已没有湖,只有一片广阔的戈壁盐滩。一个被彻底废弃的城镇遗址,大部分建筑已坍塌或仅剩断壁残垣,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冷湖的发展史是中国西部资源型城镇的一个典型缩影。1954年,地质队员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现了石油构造。1958年,地中四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流,标志着冷湖成为当时中国的四大油田之一。为支援油田建设,数以万计的石油工人、技术人员和他们的家属从全国各地奔赴这片“生命禁区”,在此安家落户。冷湖从一片戈壁荒滩迅速变成一个拥有学校、医院、剧院、百货公司、歌舞厅的繁华石油基地,人口最多时达到五六万人。在建国初期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冷湖油田为国家提供了宝贵的能源支持,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原油产量逐年下降。90年代,石油开采战略重心转移至条件更好、储量更丰富的敦煌、花土沟等地。石油管理局和基地整体搬迁,居民也随之撤离。建筑物屋顶框架、门窗被拆走,城镇功能彻底丧失,最终被完全废弃。留下仅是残垣断壁,孤独寂静。</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冷湖小镇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无声地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与沧桑。漫步其中,可以看到大片排列整齐而毁损的房屋、破损的墙壁、孤零零的门框洞和窗洞。这些建筑大多是上世纪50-70年代的排房风格。在一些残存的墙壁上,偶尔还能看到带有时代印记的标语口号和斑驳的油漆字,是历史的直接见证。</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出片率极高的“废墟摄影”天堂,尤其像我们所去时间是日出时分,低角度的光线将废墟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清晰,光影对比强烈,氛围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  冷湖石油小镇不是一个传统的、舒适的旅游景点,它是一个需要带着敬畏和历史感去感受的地方。它用一种悲壮而苍凉的方式,提醒着人们要敬畏自然、爱护资源,保护地球。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2025年8月29日拍摄于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冷湖石油小镇遗址。感谢勝游老师为我们做向导,感谢艾诚老师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光影时刻。</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i></b><b style="color:rgb(237, 35, 8);"><i>谢谢来访!</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