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游记 摩洛哥篇

zjp(拒私聊,拒送花)

美丽小镇——伊芙兰 <p class="ql-block">离开梅尔祖卡,大巴车沿着N13国道直奔菲斯古城。梅尔祖卡距离菲斯约500公里,途径摩洛哥著名的美丽小镇——伊芙兰。下车休息,顺便打卡游览。</p><p class="ql-block"> 走下大巴车,小镇的景色美的超乎想象,令人惊艳无比!伊芙兰与几小时前告别的撒哈拉犹如世界的两极:这里风光旖旎,生机盎然,那里红沙漫漫,了无生机。 大自然如此神奇,相距不到400公里的两地,地质地貌,自然环境天差地别,反差竟如此之大!</p> <p class="ql-block">伊芙兰小镇位于阿特拉斯山北麓,海拔1650米。小镇所在之地是阿特拉斯山脉以北植被最茂盛,雨水最充沛,淡水最丰富的地方。夏季,气候凉爽,植被茂盛,平均气温25℃,是避暑胜地;冬季,积雪覆盖,白雪皑皑,又是滑雪胜地。童话般的伊芙兰,无疑是北非后花园——摩洛哥境内最美丽的一隅!</p> <p class="ql-block">漫步小镇,绿树掩映下的房屋建筑带着浓郁的北欧风格,屋顶都采用阿尔卑斯式的斜顶设计,色彩斑斓的建筑座落在绿意盎然的草坪上,让人恍如来到了某个欧洲小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伊芙兰小镇人口只有一万多,但小镇的历史却源远流长。伊芙兰曾是柏柏尔人的家园,公元500年前,为了躲避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迫害,一些从巴比伦逃出的犹太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犹太王国。几个世纪后,罗马人、阿拉伯人又相继来到这里。随着伊斯兰教传入,这里的柏柏尔人逐渐接受和融入了阿拉伯文化,小镇也成为撒哈拉沙漠北上商队的驿站。而成为欧洲风情小镇,则是在1929年成为法国殖民地之后。</p> <p class="ql-block">1929年,法国人来到这里,发现伊芙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是打造度假胜地的绝佳之地。于是对小镇重新进行规划建设。房屋建筑采用欧式风格,屋顶采用阿尔卑斯式斜顶设计。修建了宽阔整洁的街道,种植法国梧桐,中心广场建有喷泉和花坛,整座小镇呈现出浓郁的欧陆风情。</p><p class="ql-block"> 伊芙兰海拔1650米,冬季白雪皑皑,有大片平缓的山坡,是冬季滑雪的理想之地。法国人修建了滑雪道和滑雪缆车,使伊芙兰成为配套设施非常完善,摩洛哥唯一的冬季滑雪胜地。</p> <p class="ql-block">1957年摩洛哥独立后,法国人离开了这里,但伊芙兰的欧式建筑被保留了下来。阿尔卑斯风格的建筑成为小镇的一大特色 ,随处可见的尖顶瑞士风情小木屋、林荫道、绿地和公园,优美的环境和极具特色的欧陆风情,夏季的凉爽,冬季的滑雪运动,使伊芙兰成为摩洛哥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伊芙兰冬季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伊芙兰冬季美景)。</p> <p class="ql-block">小镇宁静、整洁又温馨,城市道路平整又开阔,随手一拍都似明信片一样的美景。伊芙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之一,享有“非洲小瑞士”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小镇不大,沿街咖啡座却不少。如果有时间,可以在这里品尝一下摩洛哥传统薄荷绿茶或当地咖啡,享受一下伊芙兰温暖的阳光,感受一下当地惬意的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小镇居然还有一家中国餐厅!餐厅外观看起来挺不错的,能在伊芙兰小镇立足,餐厅口碑应该可以。</p> <p class="ql-block">小镇自然环境优美,也成为鸟类的乐园和栖息地。放大前面的图片,可以看到很多屋顶上都站立着一种大鸟——东方白鹳。白鹳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属于濒危物种,鸟类的“大熊猫”。东方白鹳也是候鸟,大概是在南来北往的迁徙途中,被小镇独特的生态环境,特殊结构的屋顶,高高的烟囱等筑巢佳地所吸引,将小镇做为了它们的家园。(由于留给我们游览的时间太短,没有时间认真拍摄东方白鹳,只有借用一张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是一种吉祥鸟,在欧洲又被称为“送子鸟”、“带来幸福的鸟”和“上帝的使者”,以其忠贞不渝的爱情而闻名。这样珍贵的鸟在伊芙兰安营扎寨,无疑是给小镇锦上添花。当地政府和居民对东方白鹳倍加珍惜和爱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白鹳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使人类与白鹳在小镇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 伊芙兰小镇与东方白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传说,更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生动教材。</p> <p class="ql-block">在小镇街心公园一侧,有一个石狮子雕塑。据说是二战时期,由一名德军战俘所创作。这名战俘曾是雕塑家,战俘营里有一块巨大的阿特拉斯山脉粉红色花岗岩,他利用每天放风的时间雕刻而成。这个石狮子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了,现已成为小镇的标志性景观。忧伤的狮子,饱含着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的思念。这座雕塑不仅承载着战争的记忆,石狮子简约的造型和忧郁的气质,也展示出一种艺术美感,与小镇宁静的欧式氛围相得益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伊芙兰小镇还有一所全摩洛哥最顶级的大学——阿卡维恩大学(University AL-Akhawayn),也是摩洛哥第一所通过国际教育机构质量认证的大学,完全采用英语授课的美式教育系统,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这也使伊芙兰更加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 “AL-Akhawayn”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两兄弟”,学校的由来有一段故事。上世纪90年代初,一艘油轮在摩洛哥近海岸搁浅,大量原油泄漏,威胁到摩洛哥海滩。在这紧急关头,沙特国王法赫德慷慨解囊,捐赠五千万美元给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用于清除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几个月过去了,由于各种原因,泄露的原油并没有漂流到摩洛哥海滩。哈桑二世把五千万美元退还给法赫德国王,而法赫德国王坚决推辞不要。于是,两国决定用这笔钱修建一所大学,即“两兄弟大学”。为了纪念这一建校史, 在校园内建有一个地球仪雕塑,基座上镶嵌着沙特国王法赫德和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两兄弟”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伊芙兰周边和市内绿树成荫,一片片高大挺拔的雪松和橡树遮天蔽日。望着眼前绿意盎然的景色,与非洲广袤的沙漠,气候干燥炎热这样的传统印象真是相去甚远。伊芙兰真不愧是非洲大陆上一块散发着奇异光芒的瑰宝,一座令人过目难忘的美丽小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