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出差太原,上午见了客户,中午和同事商量着下午没什么事,索性去蒙山大佛看看吧。说起来,我上一次去蒙山还是十年前出差时匆匆一瞥,听说如今修建得特别好,正好赶上一看。</p> <p class="ql-block"> 山西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夏季气候凉爽,绿树成荫,溪流潺潺,是避暑胜地。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称为西山大佛,比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低。</p> <p class="ql-block"> 从景区入口到大佛步行约需1.2公里。沿着台阶向上,山风里夹杂着草木的清香,远处还不时传来布谷鸟的鸣叫。沿途可欣赏御驾桥、土地庙、观音堂、连理塔、铁佛殿、开化寺、塔林,以及蒙山氧吧和蒙山晓月等优美景色。😊</p><p class="ql-block">一路上设有不少休息区,也有专为小朋友准备的游玩场所,非常适合家庭轻松游览。</p> <p class="ql-block"> 午后,阳光变得炽烈起来,山道上的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我正感觉奇怪——为何下午反而有这么多人前来参观?起初只是三三两两,后来竟络绎不绝。人们扶老携幼,笑语喧哗,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蒙山大佛走去。听同事说,蒙山大佛晚上的灯光秀非常漂亮,原来他们都是为此而来的。我们随着人流转过一道山梁,那尊闻名遐迩的蒙山大佛便赫然出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大佛依山而凿,端坐于山间巨大的石窟之中。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但依旧难掩其恢弘气势。佛像双目微闭,神态安详,嘴角似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俯瞰着芸芸众生。那巨大的身躯几乎与山体融为一体,仿佛是从大山中生长出来的一般,充满了力量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在佛身上,为其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更添了几分神圣。我站在佛脚下,顿觉自身渺小如尘埃。仰望着那巨大的佛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敬畏。千年之前,是何等的智慧与信念,才能在这悬崖峭壁之上,开凿出如此宏伟的杰作?时光流转,朝代更迭,唯有这尊大佛,始终沉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人间的悲欢离合。</p> <p class="ql-block"> 蒙山大佛,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p><p class="ql-block">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 从大佛处折返,循着指示牌往开化寺去。后山便是塔林。一片片古塔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高低错落,形态各异。有的塔身完好,雕刻精细;有的则已残破,砖石风化,苔藓斑驳,显出一种苍凉的古意。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塔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时光在此凝固。每一座塔下,都曾有一位高僧大德在此长眠,他们曾于此修行、弘法,最终归于尘土,只留下这沉默的塔林,任后人凭吊。风过松林,涛声阵阵,似在诉说着千年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走过塔林便到了开化寺。寺院不大,红墙黛瓦掩在绿树间,门前的古槐枝繁叶茂,树影婆娑地落在青砖铺就的庭院里。殿内的壁画虽历经修缮,色彩却依旧鲜活,画师笔下的飞天衣袂飘飘,似要从壁上飞出来一般。寺里很静,只有僧人轻缓的脚步声和香炉里飘出的淡淡烟霭,与山外的喧嚣仿佛是两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下寺双塔,俗称连理塔</p><p class="ql-block">于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坐西朝东。南塔为“化身佛舍利塔”,北塔为“定光舍利塔”。两塔间隔1.7米,形制相同,高约11米,塔身砖砌,方形、单层,两塔建于同一基座之上。塔身正面设小室,其他三面辟虚掩门及直棂窗。</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山间的灯光次第亮起。此时,山下早已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都为了目睹那传说中大佛灯光秀的盛景。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潮,缓缓向大佛前的广场移动。</p><p class="ql-block"> 当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天际,灯光秀终于开始了。刹那间,大佛周身的灯光骤然亮起,五彩斑斓的光束在夜空中交织、变幻,将大佛映照得如梦似幻。佛身时而金光璀璨,时而宝蓝如洗,时而又是柔和的暖黄,仿佛披上了一件件华丽的袈裟。灯光与音乐完美融合,时而庄严肃穆,时而空灵飘逸,讲述着大佛的千年传奇。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想要留住这美妙的瞬间。我仰望着被灯光点亮的大佛,心中却生出一丝复杂的滋味。这现代的光影技术,固然让大佛焕发出新的魅力,但那份千年古佛的宁静与肃穆,似乎也被这喧嚣的热闹冲淡了几分。灯光璀璨,人声鼎沸,大佛依旧沉默,只是在这光影的交织中,仿佛也带上了一丝现代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 这一日,从午后的喧嚣,再到夜晚的绚烂,蒙山大佛以其不同的面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代的观赏对象;它承载着千年的信仰与智慧,也迎接着八方来客的朝拜与审视。</p> <p class="ql-block"> 归途中,山风拂面,带走了些许疲惫。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那大佛的庄严,塔林的苍古,开化寺的清幽,以及那灯光秀的喧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而难忘的蒙山画卷。或许,这就是蒙山大佛的魅力所在,它既能让人在历史的厚重中沉思,也能让人在现代的喧嚣中感受一份别样的热闹与震撼。而那份深藏于心的敬畏与感动,将伴随着这段记忆,长留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