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多年前,我亲手采挖了黄精,第一次尝试按古法来九蒸九晒。花了将近一个月,蒸晒到第八次,还没有觉得怎么样,第九次蒸的时候,令我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黄精在九蒸过程中,散发出异香,令人沉醉。</p><p class="ql-block">第九次晒后,异香渐渐地收敛,制成的黄精比新鲜时缩小很多,颜色变得乌黑,肉质油润,吃起来甘香软糯又不腻。</p> <p class="ql-block">黄精究竟有什么好处呢?</p><p class="ql-block">①抗衰老</p><p class="ql-block">西晋的《博物志》中写道——“昔黄帝问天老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可以长生。”这说明,中国的养生家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黄精可以抗衰老、延长寿命。古人说:“黄精可养寿”,从前道家养生,必服黄精——饭可以不吃,黄精是一定要长期吃的。</p> <p class="ql-block">②防白发</p><p class="ql-block">古人说黄精:“扫除白发有奇效”。杜甫也专门写诗讲:</p><p class="ql-block">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杜甫</p> <p class="ql-block">③补五劳七伤</p><p class="ql-block">黄精的作用很多,它的补益最终会作用到所有脏腑,补五劳七伤。经过历代实践,总结出黄精有这些功效: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神仙芝草经》</p> <p class="ql-block">④辟谷(断食)时食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精别称“仙人余粮”</span></p><p class="ql-block">以前一些修行人辟谷、闭关时,不进三餐,只吃黄精,饮山泉水。《名医别录》说黄精: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山中有灵草,乃云太阳精。”古人把黄精称为“太阳之草”,与人参、灵芝、茯神(就是茯苓中心抱着松根的部分。茯苓的功效:健脾、祛湿、补气、宁神)并称为中医的“四大仙药”。黄精可补脾、补肺、补肾,能抗疲劳,抗氧化,抗病毒,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本草纲目》中讲:黄精“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而润滑”</p> <p class="ql-block">A、补肾</p><p class="ql-block">黄精补肾,《本草纲目》说它可以“补诸虚"、”填精髓”,这是它现在受追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很多男性喜欢吃。其实,有些医生给矮小的儿童调理时,也会加入一味黄精,有助长高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补肺</p><p class="ql-block">黄精滋肺阴、补肺气,对于久咳、长期咳嗽,不论是肺阴虚引起的少痰干咳,或是肺气虚引起的咳喘无力,都可以吃黄精。</p><p class="ql-block">C、补脾黄精也补脾,李时珍盛赞它是补脾胃的胜品。在传统五行理论中,土主脾,色黄。古人认为黄精乃土之精粹,故命名为“黄精”。《本草纲目》:“黄精受戊己(“土”)之淳气,故为补黄宫(“土”)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p> <p class="ql-block">二、太阳之草名黄精,养性独冠神农经扫除白发有奇效,采食既久通仙灵蜜蒸日暴试新法,入口便觉身倍轻——宋 · 李纲这首宋代的诗总结了古人对于黄精的功效和炮制方法的经验。“养性独冠神农经”——意思是黄精对于道家养生的助益,在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收载的全部中药中,独冠其首。“蜜蒸日暴试新法”——是说将黄精反复地先蒸后晒,发现效果特别好。</p><p class="ql-block">千年以来,历代养生家不断实践黄精的炮制方法,终于确定了九蒸九晒为最佳。清·《天台县志》:“黄精,九蒸九曝食之,可以轻身”</p> <p class="ql-block">对于黄精,古人的观察极为精妙,其“取类比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 形态类比:形似“坤土”,大补脾阴</p><p class="ql-block">· 观察:黄精的根茎肥厚丰满,肉质充盈,呈不规则的结节块状,颜色淡黄。这个形态与土壤(坤土) 非常相似。在中医五行理论中,黄色和甘味入脾,脾属土,主肌肉。</p><p class="ql-block">· 推演:其形态厚实如土,色黄味甘,故认为它能直接入脾土,大补脾阴,益气健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阴充足,则能化生精微,滋养全身的肌肉、四肢。因此,黄精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口干食少等症。</p><p class="ql-block">2. 生长习性类比:得“坤土”之精粹,禀“戊己”淳气</p><p class="ql-block">· 观察:黄精喜欢生长在阴湿、肥沃的山林坡地,其根茎深埋于地下,充分吸收大地的精华。古人认为它“得坤土之精粹”,“禀戊己淳气”(戊己在天干中对应中央土)。</p><p class="ql-block">· 推演:正因为它深深植根于土中,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土地的“阴性能量”和营养物质,所以它的药性也偏向于滋阴、润燥、填补。它不像人参那样大补元气而偏燥,而是温和地滋补人体之“阴”,尤其善于补益脾、肺、肾三脏之阴。</p><p class="ql-block">3. 名称与加工类比:“精”华所聚,九蒸九晒</p><p class="ql-block">· 观察:其名“黄精”,黄为土色,“精” 字则点明了它的核心——精华、精微。道家养生极为推崇黄精,称其为“太阳之草”,认为久服可以轻身、延年。</p><p class="ql-block">· 加工:黄精的经典炮制方法是“九蒸九晒”。通过反复的蒸晒,其颜色由浅黄变得黝黑油润,药性变得更加温和滋腻,滋肾填精的功效更强。</p><p class="ql-block">· 推演:这个加工过程,被类比为人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过程。黑色的成品类似于肾精的颜色(肾在色为黑),因此认为经过炮制的黄精,能直接入肾,填补肾精,用于肾精亏虚导致的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头晕耳鸣等。</p><p class="ql-block">4. 质地与口感类比:质润多汁,善能润燥</p><p class="ql-block">· 观察:新鲜的黄精质地柔润,富含黏液汁液,嚼之味甘甜。</p><p class="ql-block">· 推演:这种“润”的特质,类比到人体,就意味着它具有润泽、滑利的作用。因此,它能润肺燥(治干咳少痰)、润肠燥(治肠燥便秘)、润肌肤(使皮肤饱满有光泽)。</p><p class="ql-block">总结:黄精的取类比象全景图</p><p class="ql-block">观察特征 (Observation) 自然类比 (Analogy) 药理推演 (Inferred Effect) 主治功效 (Treats)</p><p class="ql-block">根茎肥厚、色黄 大地坤土 大补脾阴,益气 脾胃虚弱,乏力食少</p><p class="ql-block">喜阴湿、深埋土中 得地之阴气 滋阴润燥,填补 阴虚燥咳,内热消渴</p><p class="ql-block">名称带“精” 精华所聚 补益精髓 肾精亏虚,腰膝酸软,早衰</p><p class="ql-block">九蒸九晒后变黑 肾色为黑 滋肾填精 须发早白,头晕耳鸣</p><p class="ql-block">质润多汁、味甘 津液润滑 生津止渴,润燥 口干、皮肤干燥、肠燥便秘</p><p class="ql-block">结论: 通过“取类比象”,古人将黄精的形象总结为一个“深得土气之精的滋阴宝药” 。它从形态、习性到加工过程,都指向其补土(脾)、滋阴、填精的核心功效。这种思维方式虽然并非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因果论证,但它提供了一个理解药物特性的独特、整体且富有哲理的视角,是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在药学上的完美体现。</p><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是,“取类比象”是古人探索药性的起点,其功效最终还需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来验证和确认。而黄精,正是这种思维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一。</p> <p class="ql-block">黄精黑发机理:</p><p class="ql-block">黄精被誉为“仙人余粮”,在传统养生文化中,其乌发功效备受推崇。但要理解其“黑发”的机理,不能简单地用现代药理学的一个成分来解释,而需要从中医整体理论和现代研究两个层面来剖析。</p><p class="ql-block">一、中医理论的核心机理:补肾填精,养血荣发</p><p class="ql-block">在中医理论中,头发的状态与两个脏腑关系最为密切:肾和肝。</p><p class="ql-block">1. 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p><p class="ql-block"> · 肾藏精,其华在发:头发的润泽、乌黑、茂密与否,根本在于肾中精气的盛衰。肾精充足,则头发浓密乌黑有光泽;肾精不足,则头发会变得稀疏、早白、枯槁。</p><p class="ql-block"> · 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肝脏储存血液并调节血量,头发需要充足的血液来濡养才能健康生长。血虚或血热都会导致发失所养,从而枯黄、白发。</p><p class="ql-block">2. 黄精的作用靶点:</p><p class="ql-block"> · 补肾填精:黄精味甘性平,质润醇厚,主入肾经。它能滋补肾阴,填补肾精。肾精得到充实,就像大树的树根得到了滋养,作为“枝叶”的头发自然就能恢复生机,由白转黑。这是黄精乌发的根本机理。</p><p class="ql-block"> · 健脾益气,滋阴养血:黄精也入脾经和肺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黄精通过健脾来促进气血的生成;同时它本身质地柔润,能滋阴养血。气血充足,则能充分荣养发根。</p><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中医认为黄精黑发的机理是:通过“补肾精”治其本,通过“益气血”荣其发,从根源上解决导致白发早生的内在问题。</p><p class="ql-block">二、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可能机制</p><p class="ql-block">现代科学试图从化学成分和生理作用的角度来解释黄精的功效,虽然研究仍在深入,但已发现一些可能的通路:</p><p class="ql-block">1. 抗氧化与减轻毛囊氧化应激:</p><p class="ql-block"> · 毛囊中的黑素细胞会随着年龄增长或外界压力而积累氧化损伤,导致功能衰退,黑色素生成减少,从而产生白发。</p><p class="ql-block"> · 黄精富含多糖、黄酮、皂苷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都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毛囊的氧化应激,保护黑素细胞,从而维持其正常合成黑色素的功能。</p><p class="ql-block">2. 促进酪氨酸酶活性:</p><p class="ql-block"> · 黑色素的生成依赖于一种关键酶——酪氨酸酶。它的活性直接决定了黑色素合成的多少。</p><p class="ql-block"> · 一些研究表明,黄精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具有激活或增强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从而促进黑色素的生成,使头发变黑。</p><p class="ql-block">3. 调节微量元素:</p><p class="ql-block"> · 头发的生长和色素沉着需要多种微量元素的参与,如铜、铁、锌等。缺乏这些元素可能导致白发。</p><p class="ql-block"> · 黄精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能通过补充这些必需物质,为黑发的生成提供原料。</p><p class="ql-block">4. 改善微循环与营养供给:</p><p class="ql-block"> · 黄精多糖等成分被证明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p><p class="ql-block"> · 这可能意味着它能改善头皮毛细血管的微循环,使毛乳头和毛囊能够获得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包括制造黑色素所需的原料),从而恢复功能。</p><p class="ql-block">总结与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理论体系 核心机理 作用方式</p><p class="ql-block">中医理论 补肾填精,养血荣发 从根本上调理肾和肝的功能,解决精血亏虚这一导致白发的内在根源。</p><p class="ql-block">现代药理 抗氧化、促进酪氨酸酶活性、补充营养 通过化学成分直接保护毛囊、促进黑色素合成、改善发根营养供给。</p><p class="ql-block">重要提示:</p><p class="ql-block">1. 疗效因人而异:黄精乌发是一个缓慢的调理过程,适用于因肾精亏虚、精血不足导致的早年白发。对于遗传性白发或自然衰老性白发,效果可能有限。</p><p class="ql-block">2. 需要辨证使用:黄精性质滋腻,容易助湿邪,所以脾胃虚寒、湿气重(表现为腹胀、痰多、大便稀溏) 的人不宜单独大量服用,否则可能加重腹胀。</p><p class="ql-block">3. 经典用法:通常建议九蒸九晒后的制黄精,其药性更温和,滋肾填精的效果更强,且不易腻膈。可以泡水、泡酒、或与枸杞、黑豆等一同煎煮食用。</p><p class="ql-block">4. 综合调理:白发问题复杂,单靠一味药效果有限。应结合健康作息、均衡饮食(多食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情绪管理等综合调理,才能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黄精黑发的机理是中医整体调理与现代多靶点生理作用的结合,它是一个由内而外、滋养根本的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