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平羌渡的牌坊在阴云下显得格外庄重,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像在迎接久别重逢的故人。林珍站在牌坊前,笑得像个孩子,手指轻点那两个字,仿佛在确认我们真的回到了这里。她总说,“平羌渡”像是一段旅程的起点,也是一段回忆的终点。而今天,它更像是我们重聚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人站在牌坊前合影,林珍靠得最近,笑得最灿烂。她总说,照片是时光的定格,而我更愿意相信,它记录的是我们重逢的温度。背景里的绿植和阴沉的天空,似乎也成了这场重聚的陪衬,安静而温柔。</p> <p class="ql-block">林珍丈夫老邱来了他们俩人站在平羌渡门前留下珍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邱培棣站在“平羌渡”牌坊前,神情专注,仿佛在思索什么。她总说,回雅安不只是为了见老朋友,更是为了找回那个曾经的自己。他喜欢站在这些古老的建筑前,仿佛能听见时光的回声。我站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她不只是在回忆,更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p> <p class="ql-block">老邱身后是现代建筑与树木交错的风景。他说:“老了也要有老了的样子,但心不能老。”他喜欢用镜头记录这些瞬间,仿佛这样就能把时光留住。林珍在一旁笑着,说:“你呀,还是那么爱摆pose。”</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木质长廊的木椅上,林珍比了个“V”字,老邱则靠在椅背上,神情轻松。红灯笼在头顶轻轻摇晃,远处是河水与建筑的交汇,宁静而安详。林珍说:“这样的时光,值得好好坐下来,慢慢品。”我们谁也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彼此,看着这片熟悉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凉亭里,老邱穿着黑色运动服,站在长椅旁,面带微笑,神情自信。他喜欢这样的地方,古朴却不失现代</p> <p class="ql-block">站在木质栏杆前,身后是灯笼、绿植和远处的建筑。她喜欢这种宁静的氛围,说:“有时候,人需要停下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她靠在栏杆上,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寻找什么,又仿佛只是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坐在木椅上,靠在椅背上,神情悠闲。她喜欢湖边的风景,河水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凉亭下,林珍拿着手机自拍,大孙子站在她身后,两人笑容满面。</p> <p class="ql-block">林珍和老邱他们一行人站在“熊猫展会”的雕塑前合影,背景是现代化的玻璃建筑与绿色植物。林珍笑着说:“我们也要和时代接轨。”他们站在雕塑前,仿佛在与这座城市对话,也仿佛在告诉自己:“我们还年轻,还能走很远。”</p> <p class="ql-block">老朋友们坐在石碑前合影,背景是绿色植被与阴沉的天空。留下值得回忆的一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