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月开学季。我这个老年大学的学生,也淹没在入学的洪流中。不与孩子们挤公交,不与上班族抢车道,而是采用低碳环保又养生的方式——步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老年大学的资深学员,深感光阴珍贵。对学校的一草一叶,一门一窗都倍感温暖,对每一堂课的奔赴都满含深情。由于肩关节受损,不得已告别瑜伽专业,原有的电钢琴专业正得心应手,不满足的我又把目光投向了朗诵专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并非我心血来潮一时冲动,而是蕴酿许久思之再三。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大脑思维敏捷度有所下降。尤其是语言的表达,简直不堪入耳。逻辑呆滞、混乱、迟钝,语无伦次,谬错百出。过去那个伶牙俐齿,冰雪机敏的身影被光阴噬空,越来越苍茫。这使我慌乱,甚至不寒而栗。这固然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可是,人类这么聪明,一定有办法让自然规律缓缓推进,慢慢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许,“朗诵”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练气息,防健忘,升胆量,提精神。持之以恒,没准就会遏制不断下滑的大脑机能,守得云开见月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满怀憧憬,迈着忐忑的步子走进朗诵课堂,面对满室风姿绰约的学员和端庄美丽的老师,我这个年老色衰新生,不但拉低了她们的颜值,还抬高了她们的年龄。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内疚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前粗浅的认为,“朗诵”似乎与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识字,把字大声念出来就行。实则不然。一篇文学作品,静静地躺在纸页上,没有气息,没有生命。如果只是简单的念,就会干巴巴毫无波澜。但是,从一个优秀的朗诵者嘴里出来,则是另一番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得不说,朗诵是一种魔力的释放,让文字在声音的律动中焕发出绚丽的色彩。那些毫无生气的白纸黑字,通过声情并茂的传递,抑扬顿挫的韵律就会使其幻化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画中鸟在飞,水在流,花在开,人在笑,鲜活灵动,栩栩如生。感染的听众如临其境、如沐春风,陶醉在朗诵者的心灵深处,领略到文字背后的星辰大海,才是朗诵的最高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朗诵”需要朗诵者首先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能分析欣赏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要熟练掌握标准发音和发声技巧。要善于正确地运用语调语气,还要改掉羞怯,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此外,朗诵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修养、社会知识修养等。缺少哪一方面的修养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朗诵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朗诵的要求这么高,照照镜子看自己,还真有点沮丧。又一想,自己学朗诵的初衷是延缓衰老防痴呆,不是到舞台来领奖。既来之则安之,做不了优秀的朗诵者,就做个最普通的朗读者吧,不于众目睽睽之下,在屋子里大声读给自己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最重要的是,有优秀的老师给托底:“不要听别人的,听自己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堂课令人印象深刻。朗诵教材是学校精心准备的,对应天安门广场“9·3”大阅兵:现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跨越时空的情景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小时里,老师给讲解了朗诵的注意点,并让学员俩俩组合,到讲台上一人一句朗诵材料上的内容。说实在的,心里紧张的像小鹿乱撞。是老师的目光鼓励了我,我安静下来,与同伴一字一句读起来。在《热爱生命》里,我读出了峥嵘岁月中,青春的昂扬斗志和对理想的追求;《示儿》里,我看见爱国诗人渴望九州一统的赤子之心;《情景对话》里,老战士与新战士隔空对话,令人心潮澎湃,潸然泪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完课后,老师要求把课堂上的内容,朗诵出来发到班级群里大家学习。我自知自己差,磨磨蹭蹭到最后,午夜时分交作业,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听自己的录音,干涩生硬,无张力、无质感,简直就是一朵枯萎的玫瑰。与同学们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好几条街的距离。那也没关系,有这么好的老师和同学,还愁自己不会进步?身体和灵魂,只要有一样在路上,就会化腐朽为神奇,让光阴流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的长度无法界定,但深度与厚度是可以掌控的。物质的丰富可以壮体阔肌,精神的丰饶会使灵魂升华。朗诵,是我人生后半场最美的遇见,是一朵最酣畅的花开。拥抱朗诵,会让我活得充实,老得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命的意义在于被记住的日子。往后余生,我还有好多堂课要上,所读的每一页书上,都有我阅尽山河的豪情。但这朗诵第一课,如同人生的许多第一次一样印象深刻,值得记下来,深植在岁月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