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恍如烟尘,一转眼,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几年。<br>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把大稼依山上的故事讲出来,是直接了当,还是有所隐喻? 严格来讲,士兵和女孩的恋爱已经违反了部队的规定,铁律重如山啊!和平时期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们的爱情发生在血与火考验的战争期间。 如果直接了当,我怕对逝者造成伤害,选择用生命来进行抗争,原本就是一场绝望之下的悲剧。如今时过境迁,斯人早已安睡,既如此,就不应被过多打扰。 我更不希望女孩的家人受到又一次的伤害。当我找到女孩的哥哥时,他讲述了这几十年遭遇的种种:父亲因为受到打击变得精神失常,母亲为了女儿的离世常常以泪洗面,几十年了,他们一直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各种嘲讽、羞辱、白眼一度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但现实往往与希望脱轨。就在两个年轻人的遗骨被迁回洛阳,得到妥善安葬后,一些写手便开始借此大肆撰文,在网络上进行渲染。在所有已发表的文章中,无一例外都用了两个人的真实姓名。 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一点,这也是我十几年不写他们的原因,只要我保持沉默、按兵不动,其他人就会觉得无趣,也就掀不起更大的风浪。 这里讲一个例子。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一位女兵把她和男兵在阵地上谈恋爱的过往讲了出来,不光讲,还写。事情传开以后,女兵被一众参战老兵骂得很惨。士兵谈恋爱已经是违反纪律了,更何况是在血与火交织的战场。战场上只会有枪林弹雨的拼杀与冲锋,只有你死我活的争斗与对抗,怎么可能有儿女情长好讲,怎么允许风花雪夜存在。 女兵曾经参加过老山对越作战,在前线呆了一年时间。战争结束后,女兵曾多次回到麻栗坡,每次回去,她总会做一件事,到陵园祭奠,到老山祭拜男友。 如果只是个人行为,女兵的做法倒是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时,她在渲染的是一件绝对错误的事。那怕到了现在,到了今时今日,士兵在驻地谈恋爱依然是不被允许的。 当听了女孩哥哥的话后,我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这是由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如果她能生在这个时代的话,就好了。现在都已经流行未婚妈妈了,未婚做妈妈不是丢人的事。”<br>但那个时代呀! 事到如今,我们只能祈愿逝者安息,愿同样的悲剧不再发生。<br> 我们现在是在记录历史,把一段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为了流量。历史中的故事都可以写,但要看怎么写,是让后人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和教训,还是不惜用别人的痛点来赚取流量?<br> 流量虽好,但还有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