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致敬最美教师节</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用爱与接纳,陪伴一颗“慢种子”发芽的温暖故事。</p><p class="ql-block"> 大家是否读过故事《名叫皮若的树和它的花》?这本书是《非暴力沟通绘本:长颈鹿吉拉的爱语心歌系列》中的一册,皮若是一棵渴望开花的树。当养育过它的老太太指着它怒斥“别的树都开花了,你怎么这么慢”,当樵夫威胁“再不开花就砍了当柴烧”,皮若慌了,它急急忙忙开出的花,全是灰黑色的,没有一丝香气,只剩满心的沮丧。</p><p class="ql-block"> 刚满周岁的古力,就像那棵被催促的树。他不会爬、不会走,吃辅食要特别细腻,动一动就紧张大哭。妈妈曾带他找专家做各种训练,收效却甚微。来到我们班时,她的眼神里有期待,也有藏不住的焦虑。</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想到了刚刚重返职场的自己——我也曾是一棵害怕落后的树,那种被时间追赶的慌张,和古力趴在地上练爬行时的哭声如此相似。</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在小启航,我被温柔的照亮了。当我不知道如何与家长沟通时,园长总会耐心示范、细致指导;当我怀疑自己时,同事们及时给我肯定和鼓励;当我因为说错话而不知所措,总有一个温暖的眼神悄然递来,帮我化解尴尬……正是这份集体的包容与支持,让我懂得了:真正的教育,从接纳开始。</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也带着同样的理解与信任,去陪伴古力,从他力所能及之处出发。</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调整他的辅食,温和地增加颗粒感,锻炼他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令人惊喜的是,仅仅两周时间,古力就顺利适应了!原来,他不是“不能”,只是需要一次被信任的尝试。</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我们鼓励他自己拿勺子吃饭。老师一遍遍示范“挖”和“送”的动作。这个“干饭积极王子”左右开弓,很快就学会了自如地把食物送进嘴里。慢慢地,无论是自主进食还是自主入睡,他都做得越来越从容。</p><p class="ql-block"> 而爬行,确实是一道更大的难关。他趴一会儿就哭,各种游戏引导似乎都不起作用。但我们不急,也不强迫。我们和古力妈妈商量,那就从“站”开始!我们鼓励他多扶走,让腿部积累力量。</p><p class="ql-block"> 终于在入托一个月后,古力已经能够放手走几步啦,那次他趴在地上探索时突然向后爬了起来!意识到自己在移动,他兴奋地反复尝试。没过几天,他不仅学会了从爬到坐,也学会了向前爬。那一刻我们明白:爬行不是被“训练”出来的,而是生命在准备好时,自然绽放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古力,已经能在托小班里快乐的奔跑。而我也在这场等待中懂得: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有的花开早,有的树长慢。我们能做的,就是全然接纳每一种节奏:接纳“慢”,接纳“不同”,接纳教育中所有不确定的等待。用耐心和信任,守护他们按照自己的时序发芽、生长、绽放。</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老师:用接纳代替催促,用支持代替焦虑,用掌声陪伴每一个生命的从容绽放。</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