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事业,尽心就可以了

龚崎现Ⅰ禅意山居

<p class="ql-block">宗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血缘联结、文化传承与族人互助的深层意义。</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人,从来不参与、不关注,自然不行。可是,观其组织形态,宗族即便存在一定聚合性,亦属最为松散的社会群体之一。</p><p class="ql-block">这种松散性,恰是宗族事业区别于其他制度化组织的核心特征,也注定了其管理与发展的独特挑战。</p> <p class="ql-block">宗族若试图构建明确组织,便需搭建相应架构;有架构则必有层级之分,进而衍生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权力”的概念随之显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权力”始终是社会运行中的敏感议题,而权力背后往往关联着“利益”,二者交织形成的“权利”纠葛,最易考验人性本质。</p> <p class="ql-block">宗族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权力并非由上级制度化机构赋予,缺乏明确的合法性与约束边界,导致所谓“权威”天然具有局限性。</p><p class="ql-block">更特殊之处在于,宗族唯一的“上级”是已故的祖先——祖先无法开口发声,却可能被部分人借“先祖意志”之名,行个人权力欲之实。或是借宗族事务安插亲信,或是以传承之名谋取私利,此类现象的根源,皆在于宗族组织缺乏刚性约束的权力运行逻辑,以及人性在利益面前的复杂显现。</p> <p class="ql-block">正因宗族事业存在如此多的管理难题,强求通过严密组织、层级管控实现“统一发展”,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引发族人隔阂。</p><p class="ql-block">实则,参与宗族事业的核心,不在于追求职位高低、掌控多少事务,而在于“尽己之心”。这份“心”,是对祖先文化的敬畏之心——主动学习宗族历史、传承家风家训,让文化血脉不致中断;是对族人的互助之心——在族人遇困时伸出援手,在宗族公益中量力而行,不图回报亦不攀比较量;是对事务的公正之心——若参与宗族决策,不偏私、不谋利,以维护族人共同利益为出发点。</p> <p class="ql-block">宗族事业的价值,本就在于以血缘为纽带,凝聚温情、传承文化。当每个族人都能摒弃对权力的执念、对利益的算计,仅凭本心参与其中,即便没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宗族的凝聚力与生命力亦能自然延续。</p><p class="ql-block">所谓“尽己之心”,既是对宗族事业最朴素的贡献,也是让其远离纷争、回归本真的根本之道。所以,本人早就说过:宗族事业不能不认真,也不必太认真,就是要注意过犹不及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说到心,必须是真心。当然,这个很难,只能等有机会再说;因为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有些话和意见,表达需要等待时机。对于宗族的事业是典型的众口难调,还有浴海难填,更有莫名其妙的各种说法和看法,都想理清基本等同于做梦。这样的事情,还是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龚崎现</p><p class="ql-block">即日于追本堂•顶上书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