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水: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

熊猫咪咪

<p class="ql-block">山水不是风景,而是中国人精神里的天地与造化。2025年8月12日—10月8日“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由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高世强带领的山水影像创作集体共同创作。</p> <p class="ql-block">《山水宣言》</p><p class="ql-block">高世强&山水影像创作集体/sa三屏影像</p><p class="ql-block">时间:2017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一次影像行动,行走和拍摄跨河南云台山、安徽黄山和齐云山、 浙江雁荡山,三省四山。作品首发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德王旧行宫菜茵宫举办的 “未来媒体/艺术宣言” 展。</p><p class="ql-block">〝山水行动”是中国美术学院发起的一个长期创作、研究的影像计划,其目的是将中国人的山水经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活化在当代,分享给世界。“山水”之于当代,不但是一种独特的美学/感知之学,还是一种超越末世论和弥赛亚主义的“大地政治”,一种对分裂的世界观进行重新整合的“宇宙技术”。</p> <p class="ql-block">《山水:终南》</p><p class="ql-block">高世强&山水影像创作集体/六屏影像/2023年</p> <p class="ql-block">《山水:云山六章》</p><p class="ql-block">高世强&山水影像创作集体/六屏影像</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影像行动,行走和拍摄跨江西三清山、湖南崀山和张家界、四川岷山、汶川和青城山,三省六山。以“搜尽奇峰打草稿” 的方式,用镜头语言寻找井表达中国传统山水精神中的诸多关键词。《山水:云山六章》像是一本大书的“综述” 部分,在深入各处具体山水体验之前,集中探讨中国山水文化中的 “云山关系〞与“云山意蕴”。作品首发于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SFAl)举办的中国美术学院旧金山特展“From/To:中国艺术教育的核心现场”。</p> <p class="ql-block">《曙巘yan截云》</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1月</p><p class="ql-block">地点:山西省长治市张家凹村</p> <p class="ql-block">《双陵亘汉》</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1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p> <p class="ql-block">《漱石跳瑛》</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5月</p><p class="ql-block">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太平国家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寒林疏雪》</p><p class="ql-block">时间:2019年11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桐洲岛</p> <p class="ql-block">《苍硰浊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8月</p><p class="ql-block">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南长滩</p> <p class="ql-block">《霭涧纡苹》</p><p class="ql-block">时间:2018年8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湖南省张家界市金鞭溪</p> <p class="ql-block">《石怒吞海》</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2月</p><p class="ql-block">地点:广东省珠海市伶仃岛</p> <p class="ql-block">《万嶂锁烟》</p><p class="ql-block">时间:2018年8月</p><p class="ql-block">地点:张家界天门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寒枝筛雪》</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2月</p><p class="ql-block">地点:山西省长治市鹅屋乡</p> <p class="ql-block">《天阙垂络》</p><p class="ql-block">时间:2017年9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p> <p class="ql-block">《悬霭垂虹》</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2月</p><p class="ql-block">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白水仙瀑布</p> <p class="ql-block">《雪篆穹嵴》</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2月</p><p class="ql-block">地点:山西省长治市金灯寺</p> <p class="ql-block">《云潦偃yan波》</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9月</p><p class="ql-block">地点:广东省韶关市云髻山</p> <p class="ql-block">《戟崖挂魄》</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1月</p><p class="ql-block">地点: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卧龙岙</p> <p class="ql-block">《寒漪界冥》</p><p class="ql-block">时间:2019.11</p><p class="ql-block">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桐洲岛</p> <p class="ql-block">《黮dan浪殄tian矶》</p><p class="ql-block">时间:2018年7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浙江省舟山市群岛</p> <p class="ql-block">《碜chen野天牧》</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8月</p><p class="ql-block">地点:甘肃省张掖市七彩丹霞景区</p> <p class="ql-block">《朔城遗魄》</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8月</p><p class="ql-block">地点:甘肃省酒泉市</p> <p class="ql-block">《越嶂拾缥piao》</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5月</p><p class="ql-block">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太平国家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瀚沙浮素縠hu》</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8月</p><p class="ql-block">地点: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p> <p class="ql-block">《太嶂扪鸿》</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10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河南省安阳市太行大峡谷风景区王相岩</p> <p class="ql-block">《山水:如何度过夜晚》</p><p class="ql-block">高世强&山水影像创作集体/单屏影像</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p> <p class="ql-block">山水:《如何度过夜晚》</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我们从中国传统山水画切入山水精神,又循“诗画同源”之理路追湖山水诗的际络。这次怡運“唐诗之路”项目,可谓山水与唐诗在我们的学木隊留中白然而然地“孩路相逢”。创作以诗的還輝运作时间与空问,同时用诗歌、绘画、影像三种媒介展升全间影像秋事,营造诗意氛国。影像部分融合了自然与人世诗意发生的时刻、追寻诗意的影像人,以及作为我们知识背景的唐代诗人与诗篇。在空间叙事部分,我们化山水与山水画意为空间诗意,井于这诗意漫溢之境,处处流淌着当代诗人王良贵的一兰动人篇章。</p> <p class="ql-block">《岩间花树》</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5月</p><p class="ql-block">地点:陕西省商洛市</p> <p class="ql-block">《翠幕垂璎》</p><p class="ql-block">时间:2020年11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p> <p class="ql-block">《行旅之巅》</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9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峡谷景区大东岭</p> <p class="ql-block"><b>山水:太行</b></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以终南山为观念,基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出世”与“入世”、“独善”与“闻达”等等价值的思考,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人生意义的建构与天地宇宙的世界观理解,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的文化方法论。</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采用六折屏的中国传统屏风的形式。一方面是因为太平峪层层叠叠的瀑布给人一种行行复行行的深度体验,另一方面则是终南山 “空谷幽兰” 的隐逸意涵与 “终南捷径”的传统说法,所形成文化方面的张力美感。这神美感,与中国屏风那种似遮似透、欲拒还迎的特点,有着形式上的内契。</p><p class="ql-block">本次创作还运用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型构逻辑对终南山水进行诗性的解读。我们参考了李成的《晴峦萧寺图》,尝试将时间空间化。努力打通时间和空间,格共时性的空间艺术和历时性的时间艺术,在一件空间影像装置中统一起来。同时把现实山水/风景中的实体空间与影像作品中流淌的具体时间,转换为一种“远〞——中国山水画和中国文化意义上的“远”。</p><p class="ql-block">作品首展于2023年在西安鄠邑(hù yì)区蔡家坡村举办的“第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p> <p class="ql-block">《太行长横》</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9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河南省南阳市太行天路第三观景台(梦幻谷)</p> <p class="ql-block">《赤嶂垂虹》</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9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河南省新乡市万仙山黑龙潭瀑布</p> <p class="ql-block">《叠轶裂壑》</p><p class="ql-block">时间:2018年8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河南省张家界天门市</p> <p class="ql-block">《雨嶂烟墟》</p><p class="ql-block">时间:2012年6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湖南省张家界市</p> <p class="ql-block">《巉chan岩翠纫》</p><p class="ql-block">时间:2018年8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p> <p class="ql-block">《寒峰戟立》</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p><p class="ql-block">地点:陕西省长治市黑龙潭景区位于</p> <p class="ql-block">《瘦练垂荒》</p><p class="ql-block">时间:2017年9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西石梁瀑布</p> <p class="ql-block">《翠幕垂绡》</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5月</p><p class="ql-block">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太平国家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碧渊咽玉》</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9月</p><p class="ql-block">地点:河南省新乡市九莲山天壶瀑布</p> <p class="ql-block">《太素雪问》</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年9月</p><p class="ql-block">地点:陕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黑龙潭景区紫团山</p> <p class="ql-block">山水影像创作集体</p> <p class="ql-block">《山水:富春江作为方法》</p><p class="ql-block">高世强&山水影像创作集体/单屏影像</p><p class="ql-block">时间:2019/2022</p><p class="ql-block">富春江位于浙江省中部,是钱塘江的梅城至萧山段。这里因谢灵运的行走而成为中国山水诗的源头,成为中国人诗性心灵的发生现场。这里因黄公望的云游而产生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蕴蓄看中国人对于宇宙大道的宏阔观想。这里更有严子陵钩台与谢翱哭文大祥台,东西两台相邻蠢立在高山长水之间,呈现着中国传统文人隐逸求道与赴义家国两种人生选择,成为中国人青山青史观之永恒辯证现场。这里历代不断厚积的山水文化艺术提醒我们,今天我们创作山水影像,有必要深深地回到富春山水本身。</p> <p class="ql-block">《山水:富春江作为方法》 从黄公望的山水画 《富春山居图》 切入,在富春江两岸采取点式深入的方式细致地行走与拍摄。在这与文本山水、图像山水与现实山水相遭遇的时刻,在学习、体验与创作合一的过程中,山水影像创作集体想要寻找超越人类纪的视角,寻找人在世界中的位置;重新开启世界想象,重新构造人的世界感觉,探问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性之达成…这正是创作集体追寻和重塑一种世界观的宣言。</p><p class="ql-block">作品首发于 2022 年在杭州的浙江展览馆举办的第二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山水:唐诗辞典》</p><p class="ql-block">高世强&山水影像创作集体/单屏影像</p><p class="ql-block">时间:2020年</p> <p class="ql-block">《山水:唐诗辞典》以影像和装置为形质,用时间与空间为载体,抗动山水的诗意、唐人诗句、山林回寻诗的影像人以及诗人王良贵的诗,共筑空间影像的诗意现场。作品首发于2020 年在杭州的浙江展览馆举办的首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山水:海山·南国》</p><p class="ql-block">高世强&山水影像创作集体/空间影像装置</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p> <p class="ql-block">《山水:海山•南国》 旨在通过 “托物兴辞”,将中国人特有的山水文化与心性智慧融入区域感知与当代表达;以新的影像表达方式诠释东方山水的诗性美学与南国情韵。作品希望借由影像的诗性写作与数字技术手段,从观念与跨媒介层面溯源岭南及珠江流域,深耕學港澳山水人文景观。这既是一次空间上的野渡和时间上的穿行,更是某种情致生发的精神畅游。展示现场将通过沉浸式交互观影体验,将观者带入超现实的山水情境与当下此刻的激荡共鸣之中,以彰显更具当代意义的山海诗性与南国韵致。</p><p class="ql-block">作品首展于2024 年在广东美木馆白鹅潭馆区举办的沉浸式数字艺术大展“未来的触感”。</p> <p class="ql-block">《太行入梦喧》</p><p class="ql-block">孙晓宇/五频影像装置/尺寸可变</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p> <p class="ql-block">《太行入梦喧》 是艺术家山水影像创作序列中的第五件作品,以人的尺度寻访中国自然山水的经验为出发点,通过时间与空问的交织,将山水之“造化”与“造物”的深邃意境以视觉化方式呈现。作品融合数宇艺术与AI生成技术,以“空间影像叙事” 作为创作方法,历时两年拍摄与制作,摒弃对自然景观的简单再现,捕捉太行山的山魂气魄与内在精神。通过五扇轮回之门的意象,观众得以体验生命的多重维度,同时引发对自然山水中“造物〞 与宇宙天地之间“造化” 关系的哲学思考。</p><p class="ql-block">作品循看古代诗人的足迹,追寻山水与影像相遇时所进发的当代诗意。艺术家以诗的逻辑融入时间与空间,将当代行旅者视为未来的古人,通过影像媒介营造多重意境交叠,体味山水诗句与自然山水之间的诗意片刻。这种创作方式试图链接过去与未来在山水中的感知,井通过山水影像行动回溯、挖掘、探讨中国文化基因中深厚的山水精神文脉传统。</p><p class="ql-block">《太行入梦喧》试图通过自然、技术与文化的交融,探讨东方哲思下的山水创作。作品以山水精神为核心,连接过去与未来,探讨人与自然、虛秋与现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多重关系,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感知与思考经验。通过长期的山水行动创作实践,艺术家希望延续与传承中国山水文化的文脉传统,同时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尝试为其注人当代的多维视角与可能性,以期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语境中,为这一传统赋予新的生命力与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山水影像创作集体</p> <p class="ql-block">山水行动”计划长期倡导“创作集体”的理念与工作方法。创作集体借鉴前苏联早期电影的集体创作模式,意在以艺术为目标构建临时的、活性的、生产性的共同体,追求共同的艺术理想、艺术价值、艺术品位,激发共通的诗性与为公的创造力。</p><p class="ql-block">山水影像创作集体主张面对山水这个大课题,既组织山水影像的集体创作,又要求成员产出个人独立的作品,由此既保持个体的独立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又培育集体默契,期望在长期合作中,形成贯通的南美语境与深度的艺术共识,从而使个体创作因集体滋养而独具特质,集体创作又因个体贡献而丰富生动。</p><p class="ql-block">山水影像创作集体希望以文化、文明意义上的山水之〝大我”超越被感性无产阶级化的原子化“小我”,使艺术创作成为自我更新与共同成长的辣证过程,期待最终形成的不仅是山水艺术作品,更是可持续的艺术生态、创作路径与人的集体个体化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