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长夜未央</p><p class="ql-block">照片:长夜未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7日。今天白露。</p><p class="ql-block">第一稿起笔于哈尔滨如家快捷酒店火车站店二楼餐厅,落笔在512客房。</p><p class="ql-block">第二稿起笔于哈尔滨火车站,落笔于哈尔滨至绥芬河D8519的动车上。修改完是上午十一点二十四分,列车刚好停靠在尚志南站。列车播报下一站是苇河西站。</p> <p class="ql-block">(1)二楼餐厅里播放着舒缓的西方乐曲。今天早晨的哈尔滨有一些阴天,餐厅里的光线暗沉,黑褐色的餐桌上方悬挂的白炽灯发出昏黄的光亮。我不希望就餐的时候有人在我眼前走动,于是我坐在餐厅的最里侧,面对着橘黄色的墙壁,慢慢的吃起免费的早餐。</p><p class="ql-block">放下筷子,我在品尝着最后一小杯咖啡。我看不清咖啡机上的小字,随手按了一下,就淌出咖啡特有的苦香。太浓了,也太苦了!哈尔滨如家快捷酒店火车站店的咖啡果然是真材实料,一点没有参假,我勾兑了两袋优级白砂糖也没有稀释咖啡原味的苦。</p><p class="ql-block">我静静地听着音乐,静静地坐在简易的椅子上闻着咖啡杯里氤氲缭绕的苦香。身后一位刚进来就餐的女人不知道与谁轻轻地说了一句:“外边下雨了!”此时乐曲换成了低沉的小号曲,一会像是断了音,一会声音又接续上了,这是美国爵士乐曲吗?我不懂音乐,喝完这杯咖啡我就要登上去绥芬河的列车,去探寻中东铁路的遗存。手机上铁路12306软件已经开始提示我发车的时间了。</p> <p class="ql-block">(2)起身离开二楼的餐厅,我没有选择电梯,而是步行走回五楼的客房。走廊无人,我的脚步声使昏昏暗暗的走廊照明灯亮起了,借助灯光这才让我看清楚脚下台阶的高高低低。落寞的楼梯,僻静的楼道,仅我一个人形单影孤。没有了音乐入耳,腾空出来的大脑即刻浮现出昨夜中央大街露西亚俄餐馆的影子。</p><p class="ql-block">透明高脚杯里的酸奶上面漂浮着少许坚果碎和水果布丁,点缀一枚红樱桃和一叶香草让这杯普通常见的饮品立即灵动了起来,仿佛有了灵魂。满墙大大小小的老照片,把我包裹在其中。餐馆里也播放着音乐,只是声音更轻微一些,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觉得应该是俄罗斯风格的曲子。</p><p class="ql-block">餐厅角落里站立着半人高的塑像,塑像边上的小桌子就是电视剧《悬崖》张嘉译与咏梅秘密接头时的位置。餐厅门口放有店老板写的书籍,还有一些介绍露西亚俄餐馆的报纸和杂志,有的还是外文的。窗台上店主人种植的花草中间也随意摆放着一些小巧的老物件。餐厅的面积不大,摆放了很多老物件,靠东墙根还有一架有百年历史的古董钢琴。</p><p class="ql-block">二十六年来,露西亚俄餐馆的老板一直固执地守望着哈尔滨、守望着中央大街,如同扎进泥土深处的面包石不言不语。</p> <p class="ql-block">(3)露西亚俄餐馆内外装饰一点不张扬,更谈不上半点奢华。门口野葡萄藤上的叶子依旧遮挡住大半个窗户,葡萄藤下两把破旧的长椅已经不能坐人了,看样老板永远不会把这对破旧的长椅子扔掉。一块斜立在门口地上的广告牌上永远都是那张老旧的宣传画,画上有一位像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俄罗斯姑娘,奔放的笑容,给餐馆门口布下了一抹难得的光亮。</p><p class="ql-block">不知道为什么,一杯26元的普通酸奶,我却用小白钢勺吃出来几个层次的味道,吃到最后几勺像是蜂蜜的甜。</p><p class="ql-block">走出露西亚俄餐馆,门口的金属铃铛响了起来。已经是夜里九点多了,中央大街依旧是灯光璀璨人流如织,这与静谧的露西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出来前,我从露西亚俄餐馆女服务员手里买了一本书。年轻的女服务员属于丰满型的,一条粗大的单辫子像是在告诉我她身体里流动着俄罗斯人的血液。女服务员告诉我店老板是俄侨,他的母亲是在哈尔滨出生的俄罗斯人。老板名字叫胡泓,早先下过乡,后来搞过建筑。</p> <p class="ql-block">(4)我进去的时候坐在门口,胡泓先生坐在我的右侧有两张餐桌的距离,正陪一对母子在喝茶聊天。他戴一顶黑白相间花格子鸭舌帽,满脸自然生长的长长胡须,看上去一脸的倦容,他的年龄应该是过七十岁了吧!</p><p class="ql-block">我买的这本书是他本人写的。这本书我在网上看过,只是蜻蜓点水,脑海里曾经为此留下过几圈清浅的涟漪。露西亚俄餐馆我关注的比这本书要早,就是因为在中央大街上的她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我在马迭尔宾馆吃过俄餐喝过啤酒,也在百年华梅西餐厅吃过两次俄餐,可是我曾经在露西亚门口的葡萄架下驻足过几次,都没有勇气迈步走进去。最初我不知道露西亚是俄餐馆,我以为是一家为青年人服务的礼品店,或者是鲜花店。是她门口的绿植和那幅宣传画,还有声音很小的音乐声吸引了我。让我每一次路过这里时都会多看她几眼,总不禁地自己问自己一句:这家一成不变的门脸里边到底是做什么的呢?</p> <p class="ql-block">(5)前几次我来哈尔滨的时候,我确实不知道露西亚是日本人称呼俄罗斯的叫法;同时我也不知道哈尔滨西头道街的露西亚是一家正宗的俄餐馆。大概是两年前吧,我住在马迭尔宾馆,早晨出来在中央大街散步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一成不变的露西亚。这时候我已经去过了旅顺口的苏军墓地,看到了一排排刻有露西亚的十字架,这时候我才知道露西亚是日本人对俄罗斯的称谓。</p><p class="ql-block">我还是没有走进露西亚,但是我回家之后,我特意在网上搜索一下露西亚的信息。我看到有吃货写文章介绍哈尔滨最正宗的俄餐馆时,露西亚排在前三名。于是从那时候起我就有了要走进这家餐馆吃一顿正宗俄餐的冲动。</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年九月六日。今夜我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心愿,我不仅走进了露西亚,还带走了一本店老板胡泓先生签名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哈尔滨的忧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