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明珠:郭亮村

宋老头

<p class="ql-block">  河南辉县的郭亮村我神往已久。早在二十多年前我游走于南太行山间时就听闻过他的大名,只因机缘未至,虽时有临近,亦无暇顾及。及至今夏再赴南太行(山西境)避暑,尽管不甚顺道,却也不再犹豫,毅然踏进了向往已久的郭亮村,一偿宿愿。 </p><p class="ql-block"> 郭亮村,地处南太行山腹地,村庄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东、西、北三面山峦环绕,南临刀砍斧削般的“U型”绝璧悬崖。是一个地势险峻、景色壮美的古老村寨,素有“悬崖上的村庄”之称。</p><p class="ql-block"> 如此险峻闭塞的地方原本不该有人间烟火,结果却因一场农民起义而改变了这一情形。两千年前西汉末年王莽当政,太行山区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农民郭亮率领饥民揭竿而起。起事后有一次被手下出卖,被官军围困于此,情急之下,郭亮在崖背后系长绳下到谷底逃往山西。后来居住在此的人们为纪念这位义军领袖,便将此地叫做郭亮村。明朝初年山西申氏族人为躲避朝廷的迫害从山西逃离,其中一部申氏族人无意间来到了与世隔绝的郭亮村,当看到此地有山有水,果树成林,于是就此隐居了下来。虽现在的村民大都姓申,但郭亮村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郭亮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美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被誉为“太行明珠”。</p> <p class="ql-block">  郭亮村坐落在万仞绝壁之上,三面环山,一面临崖。是一个地势险峻、景色秀美的古老村寨,素有“悬崖上的村庄”之称。</p><p class="ql-block"> 郭亮村的起源可追溯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期(公元9-23年),农民起义领袖郭亮兵败后率部退守于此,后逐渐由兵寨演变为村落并沿用其名至今。郭亮村现有83户人家,由郭亮老村、崖上人家、回逃站、不跌凹四个自然村组成,目前游人游览大都以郭亮老村、崖上人家为主,本篇亦是围绕着这两个片区而叙述的。</p> <p class="ql-block">  临近郭亮村,迎面而至的是一座石块垒砌成的门楼,门楣上刻有“乳泉”二字。之所以叫“乳泉”,是因为谢晋导演的电影《清凉寺钟声》中的村落叫乳泉村,这座石门就是拍电影而修建并保留下来的。穿过门楼后就正式的进入到郭亮村的第一个自然村郭亮老村与新村美食街片区。↓</p> <p class="ql-block">  郭亮老村,沿着溪流一路向上行走就是郭亮村的老村片区。老村边的溪水来自于村后的山间,由涓涓细流自然成溪汇入山沟内,雨季时流水潺潺,而我去的时候正值旱季,浅可见低。岸的一侧数十座石砌的老宅沿山势而筑,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在绿树的掩映下,游客、村民往来其中,仿佛一幅古朴而鲜活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村里房子依山而建,全部用山石堆砌成墙,青瓦覆顶。蜿蜒的道路狭小呈网络状,这里的一切组成石头村落,酷似一个石头城堡,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一个石头世界。↓</p> <p class="ql-block">  这些石屋、石院、石墙随山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具有太行山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街道、胡同也都是用石块砌成的,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原来的原始风貌。↓</p> <p class="ql-block">  年代久远的石房、石磨、古树,倔强屹立,散发着朴素淳厚的气质,正如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山里人。↓</p> <p class="ql-block">‌ 谢晋居‌:是已故导演谢晋上个世纪在此拍摄电影期间居住过的一处民居,谢晋离开后,为纪念这段渊源,村民将其居住的房屋原样保留,命名为“谢晋居”。↓</p> <p class="ql-block">  美食街:郭亮村走红后,随着外来游人的增多,原有的接待能力无法跟上,于是村里在郭亮老村的西面新打造了一条美食街,为新的片区。↓</p> <p class="ql-block">  美食街的东侧是民居、农家酒店,西侧则是齐整的商铺,大大地提高了郭亮村的接待能力。↓</p> <p class="ql-block">  崖上人家:是郭亮村的四个自然村之一,位于郭亮村大峡谷西侧悬崖边,地处海拔1297米的山崖之上。明末清初,有人家在此居住,就地取木石建造房屋,门外数米远就是130多米高的绝壁,因此得名“崖上人家”,是现存最完整的太行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  目前仅存4个老院落和12间房屋,院门均朝东开,站在门前的公路东侧可以全景观望对面的挂壁公里。↓</p> <p class="ql-block">  当年带领十三勇士开凿郭亮村挂壁公路的老村长申明凯旧居,是崖上人家现存的四个院落之一,现为“十三勇士开凿绝壁长廊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的耕地极少,勤劳的村民便在石缝中“抠”出耕地,力争不浪费一分土壤,甚至于还将鸡鸭鹅等家禽放养在峭壁间,看的人心惊肉跳。↓</p> <p class="ql-block">  来自于村北山间的“喊泉”、“瑶池”的山泉水及周围山体的裂隙水等,汇流至郭亮村后受到漫水路的阻拦,在此形成一条河流,成为郭亮村的主要水源地。↓</p> <p class="ql-block">  河水漫过漫水路后跌入红石峡,形成二条银色的绸带,水石相激,飞溅出白色浪花,视觉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  跌入红石峡谷的河流继续南下,在数百米后再次受到拦水坝的阻拦,形成了一个高山天池。↓</p> <p class="ql-block">  天池:天池位于绝壁长廊北端山谷内,海拔约1100米,原为峡谷,后经村民筑坝修成水库。坝高39米,蓄水量达19万立方米。水库建成后,形成了高山湖泊景观,湖水清澈见底,四周被绝壁环绕,兼具自然与人文特色。↓</p> <p class="ql-block">  水流受到阻水坝的阻拦后放缓了脚步,在蓄集了一定的水量后,从坝上喷泄而下,构成沁人肺腑的瀑布景观。↓</p> <p class="ql-block">  清澈的池水漫过坝上的桥洞,跌宕而下,形成了一道宽阔的瀑布,宛如银色的丝带在山间飘舞。四周环绕着红崖、绿树,与碧水、银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多彩而秀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河流跌入深不见底的龙吟峡大峡谷继续南下,在数百米后再一次跌下断崖,注入深潭。↓</p> <p class="ql-block">  一路奔流的河水从断崖上跌落而下,如一条白练悬挂在赭红色的岩壁上,与茂密的丛林相映,构成一幅绝美的动态山水画廊。↓</p> <p class="ql-block">‌ 天梯:天梯‌是郭亮村内的一条历史悠久的绝壁石阶古道,开凿于明朝洪武年间(14世纪),清朝道光年间扩修,由700多级石阶构成,最宽处1.2米,最窄处仅0.4米,为“之”字形道路,天梯的上方是郭亮村,下方是西梯坡村。↓</p> <p class="ql-block">  天梯由一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成的,有的地方是直接在90度角的岩壁上凿出来的石坑,有台阶720级,梯势险峻,蜿蜒曲折,呈之字形走向。最窄处40厘米,只能容下两只脚,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悬崖。↓</p> <p class="ql-block">  天梯的部分路段近乎垂直,台阶因长期踩踏磨蚀光滑,需手脚并用攀爬,下行时“后人的脚几乎踩在前人头顶”。‌‌↓</p> <p class="ql-block">  在1977年挂壁公路(郭亮洞)建成前,天梯是村民下山换取生活物资的唯一路径,牲畜、山货均需经此运输,被称为“命悬一线的生命通道”。‌‌↓</p> <p class="ql-block">  1972年,为使郭亮村乡亲们走出大山,让后代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时任村支书申明信、村长申明凯下决心在村里挑选了13名硬汉组成突击队,他们腰系粗绳,凌空作业,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人力,用钢钎、铁锤在太行绝壁上凿洞修路;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了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米的石洞,这就是如今的挂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  郭亮的岀名,离不开这条令人叹为观止的挂壁公路。这条全长1250米的公路,像一条巨龙般蜿蜒在百米高的红岩绝壁上,气势恢宏。由于它是太行山脉中第一条横穿绝壁的人工隧道,因此被誉为“太行隧道之父”。↓</p> <p class="ql-block">  离开“绝壁长廊”石碑向北前行数十米,便来到的长廊(郭亮洞)南入口处,正式步入绝壁长廊。↓</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洞中,游人仿佛置身于空中走廊,随着外侧窗口倾泻进来的光亮,望着冰冷石壁上当年留下的凿痕,对开凿者的艰辛努力感到由衷的敬佩与赞叹。↓</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为快速清渣和通风透光,人们在全长1250米的长廊外侧共开出35个“侧窗”,如今,这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窗口成为游客欣赏太行美景的绝佳处,为当今世上最大光量的“凿壁借光”景观。↓</p> <p class="ql-block">  站在长廊的天窗前向外俯瞰,层峦叠嶂尽收眼底,人在其间,如悬于天地之间的飞鸟。↓</p> <p class="ql-block">  绝壁公路的开凿肇始于1972年,为记念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年份,村里在长廊入口的窗口处用雕塑记录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郭亮洞内有几处天窗上有用铁板雕刻的“水滴石穿”字样与雕像,通过这一历史场景的再现(如悬空作业的雕塑、百折不饶的雕塑),直观展现当年开凿公路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  一路行摄,走出北端洞口,顿觉开朗了许多。路的左侧一方巨石矗立一旁,像是一位门童在欢迎游人的到来。沿着公路继续直行200米就到了郭亮老村片区,向左跨过拱桥蹬阶而上数十米后便是郭亮村的另一个自然村,崖上人家片区。↓</p> <p class="ql-block">  龙吟峡:峡谷以险峻的红岩绝壁、清澈的流水、多层次的瀑布群为特色,水流与岩石碰撞产生的轰鸣声如同龙吟,故得名“龙吟峡”。 ‌↓</p> <p class="ql-block">‌ 峡谷的东侧为“绝壁公路”,西侧是“崖上人家”片区。站在峡谷西侧的观景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绝璧公路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从崖上人家的观景台向东俯瞰,眼前红岩绝壁雄浑、巍峨、粗犷、恢弘,郭亮洞横穿其间,一个连一个的窗口,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壮观,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崖壁腰间的绝壁长廊在石壁上蜿蜒盘旋,如同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镶嵌在大自然的胸襟里。↓</p> <p class="ql-block">  晨曦渐渐笼罩郭亮村的上空,四周被染上了一层鲜亮的色彩,大地逐渐苏醒,唤醒了沉睡的郭亮村,这座悬崖之上的古村落又开始了新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初升的太阳把红砂岩染成橘红色,连绵的山峰的像燃起来的炭块,红彤彤的一片。↓</p> <p class="ql-block">  当金色的阳光照射在崖壁的那一瞬间,亿万年的沉默被点亮——赭石、赤褐、鎏金,在绝壁岩层间泼洒成一首光的史诗,而郭亮村也在这新的一天的到来中焕发着生机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图片:宋老头</p><p class="ql-block">编辑:宋老头</p><p class="ql-block">文字:宋老头(部分景点介绍摘自网络,谢谢网络作者!)</p> 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