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敬畏 懂进退

行云流水

<h3>《菜根谭》中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 <br>无论是谁,如果什么都不怕,凡事无所畏惧,对天地万物失去敬畏之心,必然行无所止,失去做人的底线。 <br>人这一生应心存敬畏,敬天地,敬众生,敬自己,明白人生之道乃是行有所止,如此,方能自由行走于天地间。</h3> <h3>01<br>敬天地<br>曾国藩曾说:“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br>人一旦失去敬畏之心,必然就会变得无所畏惧、为所欲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甚至无法无天,这样的人,最终必将吞下自酿的苦果。 <br>而懂得敬畏,才能心存尺度,知道何话该说,何事该做,如此才能与人和解,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 </h3> <h3>游览浙江千岛湖时,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千岛湖,有一家水产养殖企业,公司利用当地独特的湖水,养殖了一种叫“胡子鲶”的鱼。<br>这种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上市后很快就供不应求。 <br>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想要品尝其味,公司却始终遵循“限量”原则:限量养殖、限量捕捞、限量烹饪。<br>也曾有很多外地企业来洽谈投资合作,但都被公司婉言拒绝。 <br>这么多年来,这家公司一直没有扩大规模,他们的养殖范围,始终只占千岛湖的1%不到,多年坚持每亩产量不超过1000公斤。 <br>面对众人的疑惑,公司经理说:一旦扩大养殖量,势必会因利而“渔”,湖区环境肯定会变糟,到时不仅鱼类消失,就连人类的生存都会受到影响。 <br>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是有限的,如果贪图一时私利,就不顾天地之法,竭泽而渔,最后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水体污染后,鱼类死亡枯竭,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定会反噬到人类身上。 </h3> <h3>《诗经》说:“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br>天地自然,无偿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需品,而对自然最好的回馈便是尊重自然、敬畏天地,如此,方能得到天地的厚赠。 </h3> <h3>人类一味地索取,必将会为自身地贪婪而付出代价:<br>污臭的水沟,源于无节制的排污;<br>漫天的黄沙,源于被砍伐的植被;<br>无情肆虐的洪灾,源于贪婪的湿地围垦。 <br>自然万物,皆有平衡,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br>对天地心怀敬畏,凡事行有所止,如此,方为人生大智慧。</h3> <h3>02<br>敬众生<br>思想家史怀哲说:“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br>世界万物,众生平等,对一切生命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既是慈悲心肠,亦是做人之道。 </h3> <h3>弘一法师,一生严守佛宗戒律、悲天悯人。<br>在大师眼中,一花一草、一虫一蚁皆为生灵,都值得用敬畏之心去对待。 <br>他生前每次坐藤椅之前,总是要先摇一下,弟子问其为何,法师告知:这样可以避免藏身其中的小虫被压死。 </h3> <h3>弘一法师出家后,好友徐悲鸿先生曾多次进山去看望。 <br>一次徐悲鸿先生突然发现,山上曾经的一棵枯树,竟然长出新嫩的绿芽,便惊喜地对法师说:“定是因为您的高尚德行,感动了这棵枯树,使它起死回生。” <br>弘一法师淡然说:“它能重新活过来,只是因为我每天为它浇水而已。” </h3> <h3>弘一法师圆寂前,一再叮嘱身边弟子,在将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装水的碗,以免蚂蚁或虫子爬上遗体,在火化时将会被无辜烧死。 <br>读弘一法师的传记,每一次读到这些细节时,都会心生感动,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令人敬佩。 <br>法师曾说:“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此一念,可为仁至。” </h3> <h3>君子要有一颗仁慈的心,不去无故伤害哪怕一虫一蚁等万物生灵,若能一辈子都有这种信念,便可成为仁义圣贤之人。 <br>纵观人类历史,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冲突不断,伤亡无数,这既是对生命的践踏,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 <br>我们敬畏一切生命,不仅是因为心怀怜悯,更是因为每一个生灵,都是自然界中不可替代的存在。<br>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行事之本,是做人之根。</h3> <h3>03<br>敬自己<br>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r>对规则心存敬畏,做事方能行之有度,做人才能坚守本心。 <br>曾国藩曾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到:“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 <br>身处高位,心存敬畏,则能对上,无愧于天地;对下,无愧于百姓苍生;对己,无愧于内心。 </h3> <h3>当我们对规则、法度心存敬畏时,在这充满诱惑、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才能不为名利所累,永远谦卑平和;<br>才能坚守自我的本心,永远恪守心灵的从容与淡定。 </h3> <h3>朱熹曾说过:“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br>生而为人,敬畏天地,方能行有所止,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融共生;<br>敬畏众生,方能悲天悯人,体察世间万物;<br>敬畏自己,方能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 <br>愿你我皆能以一颗敬畏之心来面对我们所生活和依赖的世界。<br>坚守做人的底线,活出自我的同时,亦活出人格,活出人生的精彩。</h3> <h3>白露<br>白是什么?白是天上的月,露是什么?露是人间之水,白露是水与月的相逢,是人间天上的相望,岁月渐深,白露渐重。秋风乍起,人间渐凉,白露是杜蒲寄不出的那一封家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白露是李白剪不断的那一份思念。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点秋苔。白露是苏轼山高水长的那份壮阔,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白露也是我们求而不得的那份遗憾,解析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诉泗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白露收残月,清风㪚晚霞。白露携带着多少人间天上的诗意和浪漫,也凝结了多少人心头的眷恋和思念,当秋风已至,中秋在望。当天上月圆,人间情浓,愿你我都不负那山河月明,不负这一年好景,你要相信纵使天地清寒,总有一个人,能填补你的想念,纵使岁月荒凉,总有一束光,能照亮你的心房。</h3> <h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br>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r>今日白露。一年中最具诗意的节气。露从今夜白,秋风至此凉!白露过后便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天,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美在金秋,念在心头,遥祝君安康!<br>2025/09/07(农历七月十六)星期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