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看到一个颇有价值的视频,在此记录,整理文字如下:</p><p class="ql-block"> 明朝末年,神州大地出现了一个极其怪异的现象:满族人口只有19万人,他们组成的清兵也不超过5万人。而明朝的总人口当时1.5亿,军队在编有300万人之多,双方武器装备几乎没有多大差距,明军的红衣大炮数量也远比清军多的多。最后的结果是清兵入关以少胜多打败了明朝,俘虏了一亿五千万人并进行了改朝换代,清兵作为胡人在进攻中原过程中还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等对汉族人的大肆屠杀…</p> <p class="ql-block"> 这种现象非常奇怪,为什么占绝对优势的明朝还打不过十几万人的满清呢?到底是什么原因?</p><p class="ql-block"> 因为当时明朝末期大多数的国人其实没有丝毫的抗争意识,毫不夸张的说,即使只有一个清兵,老百姓既不敢反抗也不敢逃走,只会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等待命运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多尔衮听完之后,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坚定了进攻中原的决心和意志。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何汉民族当时懦弱到这般田地?今天我就来告诉你,是我们选错了文化,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可以让一个民族强大,也可以让一个民族懦弱沉沦。</p><p class="ql-block"> 几千年来,我们错选了儒家文化,让儒教思想理念在汉民族中得以危害中华不能自拔。</p> <p class="ql-block"> 从汉代开始,汉武帝在董仲舒推荐下搞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教思想理念在华夏大地推销影响至深,这是汉武帝在中华历史上犯下的最大过错。后来的各个王朝起事期间遵从墨家而夺得天下,在定国后也慢慢从上而下广推儒教愚民,导致国势渐衰,但儒家思想观念一直渗入国民骨髓影响至今,流毒甚广。</p><p class="ql-block"> 在先秦时期,我国是诸子百家,有那么多的文化和思想在同一时期一起爆发,也就是在公元前300年到500年这段时间,而其中最显著的要数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丘,法家的管仲,墨家的墨子,阴阳家邹衍,还有杂家,纵横家等等,可谓是乱世中的诸子百家争鸣。</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们要说的儒家和墨家,在历史上二者到底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儒家源于丧葬文化,主张的是一切都要自上而下,分三六九等,就是先考虑最高者的地位,也就是古代的皇帝。所以要用尽一切手段拉开贫富差距,因为儒家思想认为只要底层人不闹事,皇权才能坐得更久更稳,所以儒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等级。君臣、官民、男女,就连职业也要分等级。士农工商严格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而皇权永远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这也很好的得以保护了皇权和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但是对下层级的人呢,就非常的残忍的,等级分化严重的时代,官民分等级,导致官官相护不作为,让底层的老百姓几乎没有正义可言,所以家里发生任何的事情都要忍,富贵家庭出生的人随意欺负你,你只能忍受。</p><p class="ql-block"> 男尊女卑更是给女性定义特别多的道德绑架,三从四德裹脚,还说为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这都是儒家给女性做的定义。士农工商严格分化,让底层的商人和创业者地位极其低下,如没什么资源认识不了关系人,可以说寸步难行,举步维艰。试问这种环境下,皇权贵族他只会贪图享乐,歌舞升平。</p> <p class="ql-block"> 反观底层老百姓,这儒家思想影响下他对生活丝毫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而当时只有一个人站出来完全反对儒家等级制度,他就是墨翟(墨子)。</p><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的墨家学派,无论是在地位上还是影响上,他是一点都不输给儒家的,儒家孔老二号称弟子3000,贤人800,而墨家弟子达到100000人之多,因为墨家和儒家正好相反,墨子提出的口号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同时还拥有了当时最先进的机关和守城武器,墨子他极力反对儒家的等级分化,说如果人人都学你们儒家,那时代就很难发展和进步了。</p> <p class="ql-block"> 墨子主张兼爱,人人平等,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个人,用兼爱的方式来谋取利益,反对建立等级之后的压榨和剥削。而儒家建立等级制是第一步,然后还会主张信命。这个也是墨家反对的腐朽思想,儒家主张人人安贫乐道,就是贫苦百姓家出生的孩子呢,你永远都不要想着翻身,包括你祖孙三代,最好是世世代代。你如果出生贵族,永远是贵族。皇权也永远都要世袭下去。对最低层百姓推用仁义理智信加以教化约束,再加上信命,让你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p> <p class="ql-block"> 墨子在看完儒家提出的这一切主张之后, 就提出了非命思想,就是说不要把任何一个人永远都框定在一个身份里,提倡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无论出生什么样的家庭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这一切的。墨子也是反对世袭制的,认为天下的王如果是一个不懂得治国,贪图享乐的君王(如唐玄宗),那天下如何发展?所以墨子认为无上的王要大家选择有能力的人而举之,反对一家独大,所以在儒家文化的带领下,这个民族走向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从明末败亡和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做一下分析对比。</p> <p class="ql-block"> 在先秦时期,只要国家有难,墨家文化就认为全民皆兵,遇到战争,妻女和俘虏都要出战,战到最后一兵一卒,战国七个国家唯一不允许弘扬儒学的就是秦国,因为秦国从秦献公时期就学习墨家思想墨家文化,最后,秦国才能扫平六国一统天下,秦国在平定六国之后,还修建了秦长城,郑国渠,都江堰,每一个工程都是拿得出来的,堪称逆天工程。</p> <p class="ql-block"> 可见,当时的生产力有多大,在统一之后的战事上,秦国北击匈奴,南征北越,所向披靡。历史上哪个朝代土地分配的最为公平?那就是秦国。只有秦国,他完全可以做到收回贵族的特权,把土地无偿的分配给普通人,实行授田制。秦国女性的地位也没有那么低微。秦国选拔官员的人都是立过战功,或种粮食最多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不看什么家庭出身,也不看性别,女性一样可以为官,这就是为什么墨家文化思想下秦国人在战场上异常凶猛,所以后世诋毁秦始皇,诋毁秦国的都是儒粉。</p> <p class="ql-block"> 如果大家都知道真实的秦国有多么的强大,那谁还会学习儒学呢?然而历史上一直发展到近代,才有少数人觉醒,近代的文化运动变革,实际上就是儒学至墨学的过渡。</p> <p class="ql-block"> 但是动了谁的蛋糕,这里就不说了,虽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也是早晚的事。</p> <p class="ql-block"> 鲁迅对中华文化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他否定孔老二的儒教,严厉批判渗入汉人血脉和灵魂深处几千年毒化全民养出了丑恶人性的儒学,因为儒学导致汉民族因循守旧,夜郎自大,不思进取,克己复礼,妄自尊大拒绝科技进步,自私自利在外敌入侵面前失去血性……但是由于其根深蒂固,就连“五四”新文化革命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口号,文革捣毁山东孔庙所谓经典、文物、牌匾等等,也不足以彻底否定和扫除几千年以来的这堆文化大垃圾……近些年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有不辨好坏者在国人中特别是在儿童中把其当成什么“学国”来推广,推动学什么“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糟粕垃圾文化!</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也说过:孔家名高实秕糠,是用"秕糠"做比喻,那稻谷在被取走大米以后剩下的就是废料和垃圾,"孔学"已失去实际价值,如同秕糠般无用…</p><p class="ql-block"> 可悲的现实是,儒教思想理念还在继续蔓延荼毒国人。近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胡适和现代文化学者易中天先生对国人拒绝醒来,也深感无奈……</p> <p class="ql-block"> 中华走过的几千年历史过程,其间有过无数次潮起潮落兴衰成败,多少王朝无一不是在建政后试图极力推崇儒家学来巩固自己的政权,而事实却恰恰相反,都是很快走向衰败没落…其原因多为世人不辨真伪,分不清真正的好与坏,选错文化所致。</p><p class="ql-block"> 现实之残酷,教训之惨痛。只有彻底埋葬儒学,另选墨家之崇尚科技理念,才能真正的振兴中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蜀山青秀整理</p><p class="ql-block">(在此感谢原创作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