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露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至9日之间。这个节气反映了自然界中寒气增长的重要变化。</p> <p class="ql-block">一、白露节气的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1、气候特点:</p><p class="ql-block"> 白露期间,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白天的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迅速下降,形成明显的温差。</p> <p class="ql-block">2、物候现象:</p><p class="ql-block"> 白露节气分为三候,分别是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这些现象反映了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迁徙和储备食物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3、秋令活动</p><p class="ql-block"> 秋令是白露时节的一种重要风俗活动,人们开始为家庭准备秋冬物资。这包括了各种收获、存储、加工等活动,如储存粮食、腌制蔬菜、晒干草草等。秋令活动不仅意味着物质生活的保障,也是人们品尝美食和享受生活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4、秋祭</p><p class="ql-block"> 秋祭是白露节气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主要是祭祀祖先的仪式。人们在此期间祭拜祖先,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秋祭活动通常在白露时节举行,因为在这个节气中,人们开始收获庄稼,感受到了来自祖先的恩惠。</p> <p class="ql-block">5、饮白露茶</p><p class="ql-block"> 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深受老茶客喜欢。</p> <p class="ql-block">6、收清露</p><p class="ql-block">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还有“收清露”的习俗。据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有令人延年不饥的功效。虽然露水的收集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但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7、起居养生</p><p class="ql-block">白露时节,早晚温差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穿衣。“白露节气勿露身”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白露过后,人体阳气也开始进入收敛藏养状态,早睡有利于阴精的收藏,早起可顺应阳气的升发和舒展。因此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避免熬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