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昵 称 淡 泊 人 生<b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 篇 号 42893537</h5></div><div><br></div> <div><br></div><div> 书圣故里位于浙江绍兴越城区,是一处历史风貌保存完整的文化街区。“书圣”指的是《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山东临沂人。2018年我去王羲之临沂老家游览过,那个时候就萌发了游览书圣故里的想法。<br><br></div><div> 2025年7月2日 ,我只身来到书圣故里南侧,远远就看到一座四柱三门的牌坊矗立在入口处,石质结构,古朴典雅,典型的江南古建筑风格。牌坊上方“翰墨春秋”四字非常醒目,两边有“幽巷长街重展千古画卷,戒珠题扇永留万古书香” 楹联一幅,其中“戒珠”“题扇”是与书圣有关的历史故事。<br></div> <div><br></div><div> 牌坊反面正中是 “胜迹长春”,两边也有一幅楹联:“寺曰戒珠右军舍宅,桥名题扇书圣挥毫”,楹联再次提到历史趣味故事,意在吸引游客注意力,增强游览兴趣。</div> <div><br></div><div> 穿过牌坊往里走 ,就是正式步入书圣故里景区了。放眼望去,蕺山古街道南北贯通,街道两旁的民居星罗棋布,清一色的明清建筑。我情不自禁加快脚步,想尽快了解那些有趣的历史故事。</div> <div><br></div><div> 按照游览顺序 ,我们首先来到位于斜桥弄8号王羲之陈列馆,里面有以“心慕手追 此人而已”为主题的王羲之生平和书法成就展。</div> <div><br></div><div> 王羲之书法了得 ,是当之无愧的“书圣。”殊不知书法只是王羲之的业余爱好,他是军人出生,晋代当时有左、右两路大军,王羲之是右路军最高统帅,故称“王右军。”晋永和七年(351年),王羲之出任会稽内史,相当于现代的市长,一直干到升平五年(362年)逝世,王羲之最后人生的11年是在绍兴度过的。可以说绍兴是王羲之的第二故乡,故称之为“书圣故里”。</div> <div><br></div><div> 馆内还展出了王羲之 、王献之父子二人的书法作品,这里是了解研究书法艺术的重要场所。“千秋传笔法,一代擅风流。要以立身重,当从誓墓求。”这是当年乾隆皇帝来琅琊时所作,诗赞书圣王羲之。</div> <div><br></div><div> 不少书法爱好者现场书法体验 ,感受书圣书法艺术的神韵,以及书法创作的魅力。</div> <div><br></div><div> 题扇桥位于蕺山街中段 ,清代道光年间重修,凹凸不平的条石,斑壳的桥身,显得很有年代感。</div> <div><br></div><div> 题扇桥是书圣故里的重要景点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得益于这座桥背后的故事。王羲之当年就任绍兴市长时,有位老太婆在桥边卖扇,无人问津,王羲之得知后,主动为老太婆的扇子题字,助贫济困。令老太婆没想到的是,扇子被抢购一空。故这座桥被后人称为“题扇桥”。<br></div><div> 桥边的人物雕像 ,还原了王羲之当年题扇的情景。<br></div> <div><br></div><div> 蕺坊桥景色优美,白墙黛瓦垂柳,小桥流水人家,书圣墨迹随处可见,一群少男少女身着汉服,正兴趣盎然地在桥上拍照,桥下流水潺潺,山墙上王羲之书法映衬,画面感强,如同一幅幅江南水墨画,富有诗情画意。</div> <div><br></div><div> 继续往前走 ,我们来到戒珠寺,这里原本是王羲之的家,只因王羲之错怪僧人朋友偷珠,导致僧人含冤而死。后来发现是自家大白鹅误食了珠子,王羲之悔恨交加。于是,王羲之戒掉玩赏珠子的习惯,舍宅为寺,并亲笔题“戒珠寺”。</div> <div><br></div><div> 戒珠寺建筑宏伟 ,气势恢宏 。明代诗人舒祥曾吟诗赞美:“斜分宝刹千层影,光灿瑶龛百丈金。”如今,戒珠寺香火旺盛,福泽四方,前来烧香祈福信徒络绎不绝。</div> <div><br></div><div> 戒珠寺前是墨池 ,相传王羲之每次练习书法后,习惯到池里清洗毛笔,久而久之,池里的水逐渐变成墨绿色,足见一代书圣成名是来之不易的。</div> <div><br></div><div> 景区本着“人文彰显 ,人水和谐”理念,精心打造墨池景点,设置亲水步道,放养观赏锦鲤,成为村民休憩聊天、游客拍照打卡网红之地。</div> <div><br></div><div> 戒珠寺后面有座蕺山书院 ,这里曾是南宋乾道年间韩琦六世孙韩度,隐居讲学的地方,时称“相韩旧塾。”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也来此讲学,开创蕺山学派,故改称为蕺山书院。从古至今,这里学者云集,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div> <div><br></div><div> 蕺山之巅有座文笔塔 ,1942年被日寇强行拆毁,修建碉堡。2003年当地政府为重塑学术之风,弘扬文化事业,斥资修建古塔。新建成的“文笔塔”成为书圣故里重要景点之一,有力烘托了书圣故里的文化氛围。</div> <div><br></div><div> “四海千年文化源,书圣故里金庭中。”书圣故里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游学书圣故里,触摸书法场景,领悟书圣精髓,光大文人精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