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退休不是终点,而是美好生活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回想刚退休后的这几年,日子突然慢了下来,大把的空闲时间攥在手里,却像握着一团乱麻。我总爱坐在窗边胡思乱想,过去的遗憾、未来的未知,像藤蔓一样缠得人喘不过气。</p><p class="ql-block"> 身体最先发出了抗议。起初只是偶尔的胸闷,后来发展成稍一活动就气短,浑身像灌了铅似的提不起劲。我试着用中药调理,药汤喝了一碗又一碗,舌苔上的苦味渐渐成了日常,可身上的不适感却有增无减。精神头一天比一天差,看着窗外的阳光都觉得灰蒙蒙的,最后竟被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毛病”拖进了医院。</p><p class="ql-block"> 一系列检查做下来,医生拿着报告单说,器官没什么大的器质性病变,大概率是焦虑症引发的植物神经紊乱,那些浑身难受的症状,都是“心病”在身体上的投射。她开了调节神经和抗焦虑的药,我半信半疑地服下,没想到第二天醒来,胸口的闷堵感竟轻了大半,连呼吸都顺畅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出院后,我揣着一丝希望走进了老干部大学。报了心理学班,跟着老师学情绪调节,才知道那些翻来覆去的思虑,都能通过科学的方法疏导;又报了舞蹈和太极拳班,跟着伙伴们抬手、转身,起初动作僵硬得像生锈的零件,可随着音乐慢慢舒展,汗水浸湿衣衫时,浑身的疲惫竟一点点散了去。</p><p class="ql-block"> 上课的日子越来越充实,我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爱写点东西,便试着把课堂上的趣事、学太极的感悟、心理学的小知识写成短文,还学着用手机剪短视频。文章发在学校的宣传平台,也发在美篇、今日头条和搜狐上,没想到反响出奇地好。往往一篇文章发表,不到一天点击量就破了千,评论区里满是“看得我也想报班”“退休生活原来能这么精彩”的留言。</p><p class="ql-block"> 那些点赞和鼓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我原本沉闷的生活。我开始更用心地记录课堂点滴,把太极拳的招式拆解成易懂的文字,把心理学的小技巧编成接地气的剧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组织学员自编自导自演了心理剧《夕阳下的觉醒》,演出大获成功,反响强烈,得到师生们的好评和赞扬,那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比任何保健品都滋养身心。</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我,再也不是那个坐在窗边唉声叹气的老人。每天迎着晨光去上课,和伙伴们一起跳舞、打太极,课后坐在书桌前敲敲打打,把生活的美好酿成文字。我渐渐明白,人生从不是一条走下坡路的直线,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风景。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卸下重担后,去拥抱新生活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别让自己闲下来,找点喜欢的事做,把年轻时没来得及发挥的特长捡起来,量力而行地为身边人、为社会添点光。当心里有了目标,脚下便有了力量,这样的日子,才活得有滋有味,有价值,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