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大多都有心理脆弱、耐受力不够的特点。怎样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提升他的心理耐受力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强化孩子的心理韧性,最重要的是强化孩子的抗压和抗挫折能力。如果孩子培养成了只能捧却不能碰、一碰就会受伤甚至一碰就碎的瓷花瓶,或者成了那种一点就爆的火药桶,那么无论他的学习成绩有多好,那么这种教育都是不合格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为心理韧性注入灵魂:着力塑造孩子健康人格。</p><p class="ql-block">人的心理韧性需要以健康人格为基础。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孩子内心强大,而卑微人格则经常伴随着心理脆弱。缺乏健康人格的人,那么他的心理往往也是缺乏韧性的。</p><p class="ql-block">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思维方式、行为风格的总体呈现。它融合了人的性格、性情、气质、情感、态度、习惯等有机统一而形成显著个人特质。它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内在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一致的某种特定心理品质。</p><p class="ql-block">法律上的人格,与自然人人身捆绑在一起,不可分离。体现自然人主体性要素的总称,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心理学的人格强调个性,伦理学的人格一般专指人的道德品质。</p><p class="ql-block">人格形成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二者都不可或缺。</p> <p class="ql-block">——建立正确的理念观念</p><p class="ql-block">健康人格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着手。其核心支柱,包括人的信仰、信念、良心,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而善意的动机。</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但他们都需要获得良好的心理引导。</p><p class="ql-block">可以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实践框架,帮助孩子构建健全的人格基础。点点滴滴培养他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情操,不断提升他的道德修养,激发他确立和保持坚定的信念。培养他高尚人格和高雅的兴趣,而及早防范他出现“人格低下”。防范他钻进“低级趣味”。</p><p class="ql-block">要特别注意抓好三个环节:一是优势发现,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更要重视让孩子在发挥优势中树立好的人格品行;二是责任赋予,根据年龄分配合适的家务和责任,让孩子感到自己对家庭有贡献;三是反思习惯,鼓励孩子定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成长,“这周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棒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家长要把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关怀,转换成培养健康人格的具体行动,使孩子深刻感知安全感与无条件的爱,使之成为给孩子最珍贵的成长礼物。这不仅关乎他们现在的幸福,也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向和质量。</p><p class="ql-block">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内价值观教育的一致性。家庭价值观教育既要简便易行、适合孩子,又能明确地贯穿实行。可以确定若干个核心价值,比如爱心、谦逊、明理、感恩、友善等,都可以通过日常小事具体化、具象化,比如通过具体事、具体行为教会孩子去践行诚实、尊重、遵守规则等。</p><p class="ql-block">在做法上,家长可以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场景,作为心理教育渗透的机会点,把心理教育贯穿到日常行为引导过程中。比如早晨准备,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准备衣物,贯穿的是责任培养;用餐时间,价值观传递 分享“今日一件好事”,促进积极思维,贯穿的是价值观传递;冲突时刻,引导性表达感受,而非直接干预解决,贯穿的是情绪管理培养;睡前例行的故事、分享和晚安仪式,贯穿的是感恩、明理……</p> <p class="ql-block">——积极陪伴,主动引导、参与、干预孩子的性格塑造</p><p class="ql-block">健康人格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通过日复一日的细微互动和有意塑造、培养他的思维与行为习惯,贯穿在孩子性格形成的整个过程。</p><p class="ql-block">人是环境的动物,人需要适应环境而生存。家长的责任,是要主动引导孩子更多地“近朱者赤”,同时防范他“近墨者黑”。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家长都需要用尽一切可能的方法,引导塑造孩子养成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性格。</p><p class="ql-block">启发他通过适应环境、学习提升、人际改善不断强化对自我意识与外部因素的统合能力,鼓励他以积极心态看待问题,用阳光心理对待事物,培养他满满的、由内而外的自信和元气。</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性格塑造、形成过程中,家长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经常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会在无形中提升他的精神气质;与孩子一起去做情绪词汇库建设,从基本的喜怒哀恐到更复杂的嫉妒、尴尬、自豪等,教孩子准确命名情绪,能帮助孩子更好地保持尊严;以耐心和一致性灌溉这些种子,孩子成长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一种情绪稳定、同理他人、勇于负责的特质,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人格魅力;及时开导他钻牛角尖、认死理、一根筋的思维习惯,引导和培养他建立形成对同样的事情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分析的习惯,则有助于防范分裂型人格出现在自己孩子身上……</p> <p class="ql-block">——培养他良好的心理品质。</p><p class="ql-block">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特别是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其中自我认知能力是基础,情绪管理能力是保障,抗挫折能力是上升阶梯。这些能力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孩子健康心理的防护网。</p><p class="ql-block">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提升他的自我认知与价值感。是提升他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失败,用具体事例告诉孩子“失败是学习的机会”。不能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好像就是犯了多大的错误。除了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接纳不完美,还要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做不好的事,包括爸爸妈妈”,避免过度要求孩子“必须优秀”。</p><p class="ql-block">减少、降低对他的过度关注和过度保护,帮助淡化和消除他的自我中心感、优越感和理所当然感。建立并逐步强化他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p><p class="ql-block">培养孩子良好心理品质,要拓宽他的视野,努力放大孩子的格局,提升他的思想境界。引导鼓励他养成阅读的习惯,带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他见多识广。格局大了,很多问题自然就变小了。较高的认知层次往往会为他的心理品质提供有力支持。</p><p class="ql-block">家长要明确目标,引导孩子确立健康的追求。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团和兴趣活动小组。建立更好的学习伙伴,提升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诸如志愿者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各类竞赛比赛,训练他多角度思维。对同样一件事,从不同层面帮助他进行认识和分析,在促进他提升思维拓展能力的同时,和可以有效帮助他提高认知层次,增强认知效果。成为他良好心理品质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孩子的心理品质培养没有“速成法”,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让他们在爱与规则中逐渐学会认识自己、适应环境、面对挑战。</p><p class="ql-block">可以主动帮助孩子设置一些实践性活动,有意识地训练他的抗挫折能力。比如逐步挑战,设置略高于孩子当前能力的小任务,让孩子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进行失败重构,帮助孩子理解失败是学习的机会而非终点,鼓励他分享失败后又成功的经历和体验;并随时注意多表扬孩子的努力、策略和进步,而非仅仅关注结果和天赋。</p><p class="ql-block">家长要懂得,心理教育从来不是要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不是简单地填充知识,而是点燃孩子内在的好奇、勇气与韧性。</p> <p class="ql-block">——帮助他不断强化心理承受力。</p><p class="ql-block">家庭条件不够好的孩子,家长要特别注意帮助他建立自信和克服自卑心,帮助他尽快跳出不良心理感受的泥坑。比如在自尊心经常受到挑战、心里窝囊、反复遭遇冷落等情况下,变成坚定信心,提升抗挫能力。</p><p class="ql-block">有个心理咨询师讲过一个事例,说她有一次去某名校实验班讲课时,向在座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期末考试中,谁考不好就不想活了?”,谁曾想,这个只有40人的班级里,居然有十几个同学举起了手。简直让人目瞪口呆。</p><p class="ql-block">塑造孩子健康人格,需要发展和提升孩子的心理弹性。家长平时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进行一些压力接种的阶梯训练。</p><p class="ql-block">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刺激可促使皮质醇调节系统增强韧性。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可以参考“挑战递增法”进行尝试。比如在学龄前,可以采取2小时自主游戏的方法,培养孩子对延迟满足的适应能力;在6-10岁,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尝试设计“问题解决日”,让孩子主导处理家庭事务;进入青春期后,可以与孩子做一些类似“挫折预演”的小活动,模拟社交冲突等场景进行挫折训练。对于增强孩子心理韧性都是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帮助孩子建立能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心,乃至要学会应对万一会遇到的厄运、倒霉事和挫折的能力,反而是给孩子的一笔重要的人生储蓄。</p> <p class="ql-block">【守护童心健康 我们共同努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创不易 感谢鼓励 侵权必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