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己书·白露

<p class="ql-block">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偶然翻到十年前白露(9月8日)自己写的一段文字“世间已无张爱玲”。那时她如还在世,95岁。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到今年9月30日,她该105岁,已离世三十年。</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上的告别,有很多种方式,而她的告别,可算得上独特。1951年,她离开上海,告别大陆。在深圳罗湖桥过海关时,因用的化名,内心忐忑紧张。好巧不巧,工作人员居然认出了她(估计正好是她书迷),但并没有声张,仍予放行通过,有惊无险。搬运工却因此一路狂奔,生怕再生变故,直到进入香港境内。这一别,她再没回来。她审时度势之后,走得那么坚决,从不回头。而30年前她与这个世界告别,依然很独特,不允许任何不相关的人围观,即便已故去,也绝不示人。旁人以为她孤独寂寞,于她而言却是自由自在。</p><p class="ql-block"> 格非说,在我看来,张爱玲的所有小说,其实只写了一件事,那就是人情关系。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她一直很敏感。人情世故对她来说,从来都是沉重的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惧怕人群,不喜欢被窥视,所以她选择的生活方式,即便不被理解,但却很适合她自己。而她从来就是一个只做自己的人,从不介意别人的目光和评判。</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白露,卡在认定她离世的时间点,快速写下一段文字后,我离家去赴同学约会,一个女同学刚从米国回来探亲,她离开大陆也近二十年,大家别后又重聚很是难得,而短暂相聚之后,又将是长久的离别。世间的别离,以及聚散,本就无法预计。因为张爱玲,我牢牢记住了这次跨洋的相聚。</p><p class="ql-block"> 几天前,友友告诉我说,前一阵道长的有声节目八分半突然被下架,于是意外告别就这样触不及防发生,只能一一退款。友友说她决定不退,也许是想表达,虽然告别无可挽回,但在喧嚣的尘世里掠过的那些片刻清醒,依然留在脑海,有价有值。</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生里要经历无数的告别,有声泪俱下,有嘱托叮咛,也有沉默无语。沉默无语大抵是因语言有时苍白无力,如秋蝉之于深秋。说到底,人生本就是一路告别的过程。我们不过是在不同的路口,以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人、事、物分道而行,逐一作别。</p> <p class="ql-block">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过一些感叹,说当年那几个很牛逼的大作家,为何这些年的作品失去了光彩,不感人了?是因为他们的日子过得太舒适,脱离了苦难,所以再也写不出有分量的文字吗。</p><p class="ql-block"> 这样说有点偏颇。作为专业作家,不应该只停留在写自己的经历,而应该关注整个社会。人世间的苦难没有尽头,若要写,永远也写不完。</p><p class="ql-block"> 反之,深陷逆境中的创作者,其创作因与困境相关,能与大众共鸣,所以感人。比如看到两个音乐创作者的故事,一男一女,虽境况不同,却都十分令人感慨。</p><p class="ql-block"> 记得看披哥第四季时,最后一个舞台是哥哥们合唱“送你一朵小红花”,十分感动和共情。后来才知是一部抗癌电影主题曲。没看过电影,词曲创作者赵英俊也很陌生,了解后才知道,他创作了很多影视名曲,还给王菲写过“清风徐来”。2020创作“送你一朵小红花”时,他已身患绝症。完成歌曲后他说: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一首歌,但却是那么的贴切。两个月后他离世。这是用生命写就的歌,成为绝唱,无法不感人:</p><p class="ql-block"> “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在你心底最深的泥沙,奖励你能感受,每个命运的挣扎,是谁挥霍的时光啊,是谁苦苦的奢望啊,这不是一个问题,也不需要你的回答。”</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词作人唐恬,她最知名的《孤勇者》是抗癌期间的创作,治愈了无数人。除去原唱陈奕迅,这首歌还有无数版本,被人们一唱再唱。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一路走来,创作了很多作品。比如当初《超级女声》主题曲“唱得响亮”,为张靓颖量身打造了“如果爱下去”, 为周笔畅写“笔记”,为何洁写“你一定要幸福”,为王菲写“如愿”,为张碧晨写“笼”,为于文文写“体面”等等,还创作了很多影视剧主题曲,比如《人世间》等等。</p><p class="ql-block"> 2012年,29岁的唐恬被诊断出鼻咽癌三期,她就此为余生写下53个具体的愿望清单,第一条便是“要比父母活得久”。从此她一边抗癌一边继续创作,从未停下脚步。今年她42岁,希望她继续战斗,把所有的愿望都实现。</p><p class="ql-block"> 她创作的歌曲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她感同身受,说出大家说不出的心事,而她认为创作的真谛:“比追求流量更重要的是,永远对生命保持诚实与热望。”所以收获了听众的共鸣和感动。真正的感动不是沉溺悲伤,恰是从悲伤中找到勇气。</p><p class="ql-block"> 两个音乐人,一个已去,一个仍在凌晨三点修改歌词,他们用各自的音乐完成了一场对话——关于病痛,关于死亡,关于活着。</p> <p class="ql-block">白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露悄然而至。秋风突然转了性,打压了暑热的蛮横,让人觉出些微凉意,虽气温有所下降,但湿度依旧。不管怎样,毕竟时序已更换。清晨的草尖树叶上已缀满细密露珠,在阳光下闪着清白的光亮。</p><p class="ql-block"> 白露处在夏冬之交,不是极盛,不是极衰,只是平静平和地履行时序更迭。这种中庸,宛如人生中的某些过渡,不必轰轰烈烈,却自有其深意。</p><p class="ql-block"> 白露时节,蝉鸣隐遁,桂花已然开放,细小的花蕾透出熟悉的香气。头一夜的露水又悄悄凝起,清晨,它们缀满草尖,在阳光下慢慢消散。就这样日复一日,直抵秋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风拂过草叶</p><p class="ql-block">像一场欲言又止的告别</p><p class="ql-block">它熟稔每一片叶子的名字</p><p class="ql-block">但却不知</p><p class="ql-block">在霜与未霜之间</p><p class="ql-block">叶子们各自的命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露过后</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奔赴都带着凉意</p><p class="ql-block">唯有月光照着大地清冷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有人坐在门前</p><p class="ql-block">任由秋露穿透衣衫</p><p class="ql-block">轻嗅桂花的香甜在窗前飘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