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马萨诸塞州 (Massachusetts)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标,许多著名作家都出自这里或在此生活过。在几次去往波士顿(Boston)的行程中,有幸参观了梭罗与奥尔科特的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康科德(Concord)小镇位于波士顿西北二十五英里左右,初夏的康科德,空气里似乎沾染了书页的清香,阳光明媚地洒落在苍翠的树枝上,踏上这片古老而宁静的土地,心中不免生出一种朝圣的感觉,这里是梭罗、奥尔科特的家园,是美国文学心脏曾经跳动最强烈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早上十点左右第一次来到湖边的入口,被告知人满了要下午一点半重新开放,等到我们去过其他地方于两点钟再到入口时,又被告知人满了,要到下午三点半重新开放,不敢再次错过, 三点半我们准时到达后,终于是进到瓦尔登湖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待得进到里面,却有小小的失望,因为瓦尔登湖开放成了公众的场地,与书中描述的那种宁静安谧已经相去甚远,人们在湖上泛舟钓鱼,在湖边游泳嬉水,要是梭罗有知,看到此景不知会有何感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树林中的梭罗故居,是根据原始10x15 英尺梭罗的湖边小屋原型重建的,一幢小小的简易木屋,里面只有一张小床,一桌一椅一灯,仍然保留着《瓦尔登湖》中那份以自然为伴,以心灵为居的气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真正原始小屋的所在,却只保留了一块木牌和一堆石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屋窗棂微开,想像着作家伏案写字,笔尖与清风湖水呼应,他那时的世界应该没有喧嚣,抛弃了优渥的生活,来到瓦尔登湖畔,亲手搭建小木屋,亲自耕耘,播种、收获作物,自给自足地生活。在澄静的湖畔,只有林木、鸟鸣与湖的倒影。他当年写下的“宁静的湖水,反映出人心的深度”,并非只有哲思,却也是生活在此的真实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奥尔科特故居(Orchard House),离瓦尔登湖只有六,七分钟的车程,屋前果树繁茂,枝影斑驳,一畦畦鲜花灿烂地开放着, 一如《小妇人》中描述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妇人》(Little woman)是由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沿着小路走向房子的门口,小径边一位女士正在整理房子旁边的花圃,她戴着草帽,穿着整洁的裙装,手里提着一个小篮子,看着她优雅地除杂草,摘花,我们恍惚也穿越到了十九世纪奥尔科特笔下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推门而入,木地板轻轻作响,墙上挂着奥尔科特父亲的画作,书桌上摆放着她书写时的墨宝。小说中的场景似乎在屋内上演,姐妹们嬉闹的笑声,朗朗的读书声…..梅格的温柔,乔的执拗,贝丝的安静,艾米的灵巧——她们仿佛未曾离去,壁炉边她们依然低声细语,小小的旧钢琴依然奏响欢快的音乐,她们用各自的方式坚持着那个年代的青春梦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小屋,夕阳正从山丘缓缓而落,康科德的河边,水光粼粼,帆影点点。梭罗与奥尔科特,他们或静观自然哲学,或细腻描述家庭情感,却都是在用文字诉说心灵的真诚与自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部分照片来自网络,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