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而于1971年建成的。铁人纪念馆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解放二街8号,是1989年在“铁人王进喜同志英雄事迹陈列室”旧址上新建的。全馆总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是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铁人纪念碑</p><p class="ql-block">铁人王进喜生于一九二三年十月八日,一九七O年十一月十五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二〇二三年十月八日,铁人王进喜诞辰一百周年。为了纪念铁人王进喜对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丰功伟绩,特立此碑。</p><p class="ql-block"> 大庆油田</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三年十月八日</p> <p class="ql-block">序厅有宽27米、高7米的大型群雕《石油魂》,展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形象,群雕两侧是王进喜在石油大会战中“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这些内容可视为对纪念馆主题和铁人精神的一种开篇诠释。</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海老年朋友们走进大庆铁人纪念馆,仿佛穿越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附視频</p> <p class="ql-block">铁人纪念馆展览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珍贵文献和文物等,客观真实地展示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业绩及铁人精神的实质内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要当钻工</p><p class="ql-block">1950年春,玉门油田开始招工,朋友们都劝说个子不高、身子单薄的王进喜,不要考钻工,工作太脏太累了。他说:“我这一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个好司钻,不达目的死都不甘心!”第一次考试,抬钻杆、提卡瓦等力气活干得很出色,但笔试却没通过。钻井队来选人的几位老师看中了他上钻台的那股拼命劲和机灵劲,建议让他再考一次。第二次考试重点放在上钻台操作的项目上,王进喜聚精会神,以“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劲头通过了一项项考核,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实现了从放牛娃到油娃,从长工到一个真正工人的转变。他无限珍惜这个岗位,说“主人不能干长工活。”他以主人翁的姿态忘我劳动,报答党的恩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铁人光荣入党,处处自觉当先锋。</p> <p class="ql-block">贝乌5队自1953年建队以来,总是和先进不沾边儿。有一年还连续出现事故6、7次,打井才800多米,不如先进队一个月打的多。王进喜当队长后向先进队学习,严格管理,还发明了“整拖搬家”。1956年第一次打井超过 10口,进尺达到万米,使“豆腐队”跨入了先进行列。</p> <p class="ql-block">勇破记录,玉门关上立标杆。</p> <p class="ql-block">王进喜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领着自己的钻井队,创造了全国中型钻机的最高纪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功勋卓著,光荣出席群英会</p><p class="ql-block">铁人的诗:</p><p class="ql-block">北京见到毛主席,</p><p class="ql-block">浑身是劲精神抖。</p><p class="ql-block">满怀豪情干革命,</p><p class="ql-block">永生永世不回头。</p> <p class="ql-block">铁人遗物:参加建国十周年观礼和群英会时带的前进帽。</p> <p class="ql-block">泪洒“沙滩”,为国分忧担重担。</p> <p class="ql-block">艰苦创业</p> <p class="ql-block">1956年2月毛泽东听取石油部长汇报后说: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要革命加拚命!</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们震撼的,是还原“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场景。没有先进设备,面对井喷险情,王进喜带头跳进刺骨的泥浆,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那一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老一辈石油人用信念和汗水写就的担当。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住草棚、喝雪水,却凭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韧劲,让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p> <p class="ql-block">施工现场的睡棚</p> <p class="ql-block">煹火学“两论”</p> <p class="ql-block">人拉肩杠立钻机</p> <p class="ql-block">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p> <p class="ql-block">王进喜带领的205队打的第一口井。</p> <p class="ql-block">宁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p> <p class="ql-block">“钻井闯将”王进喜一到大庆,就投入紧张的石油大会战,吃住在井场,不分昼夜,忘我大干。房东赵大娘心疼地对工人们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王进喜的感人事迹和大娘叫“铁人”的事,被汇报到会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立即决定树王进喜为石油大会战第一个英雄,名号就叫“王铁人”。</p> <p class="ql-block">王进喜为什么要跳进泥浆池?</p> <p class="ql-block">跳进泥浆池的王铁人。</p> <p class="ql-block">当年与铁人一起跳入泥浆池的人员。</p> <p class="ql-block">学铁人做铁人,一旗高举万旗红。</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是要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号召:工业学大庆</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庆王进喜铁人纪念馆,仿佛穿越回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馆内一件件带着油污的工装、锈迹斑斑的钻井工具,一张张记录着风霜的黑白照片,都在无声诉说着“铁人”王进喜和石油工人们的奋斗史诗。</p> <p class="ql-block">走出纪念馆,夕阳下的“铁人”雕像依旧挺拔。他让我们明白,所谓“铁人”,并非天生强悍,而是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需要,在平凡岗位上活出了不平凡的价值。这份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行的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