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声乐班:退休生活里的歌声与欢笑

一成不变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5日,我再次踏入社区乐龄学堂声乐班的教室。报名那日,这里人声鼎沸,70余份报名表承载着退休者对声乐的热爱,可真正走进课堂的,却不足40人。学员皆是小区里的退休人士,女学员居多,男学员占比竟不到一成。</p><p class="ql-block"> 授课的李老师,是武汉音乐协会的成员,虽才30多岁,却浑身散发着艺术活力。本学期16节课,每周一节,地点在社区二楼的大会议室。那架上课用的钢琴,是李老师自带的,这份对教学的热忱与认真,让人不禁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李老师的授课风格,深得我心。课堂前40分钟,是基础教学时间。他如一位耐心的引路人,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唱歌技巧讲起,到简谱识别、开口方法,一点点细致剖析。对于我们这些零基础的学员而言,跟着他的节奏,没有丝毫压力,反而觉得知识如潺潺溪流,轻松易懂。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李老师把抽象的理论融入生活实例,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p><p class="ql-block"> 后40分钟,是实践环节。他会结合具体歌曲,教我们如何将学到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运用到实际演唱中。逐字逐句地讲解、演示,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如何才能唱好一首歌。每一个音符的把握,每一处情感的表达,他都不厌其烦地指导。</p><p class="ql-block"> 两堂课下来,我的收获犹如丰收的果实,沉甸甸的。以往唱歌,我只是凭着一股蛮劲扯着嗓子喊,全然不懂发声技巧。如今,我明白了如何开口,怎样运用胸腔发力,唱歌时也更有章法,不再像无头苍蝇般乱撞。</p><p class="ql-block"> 课堂临近尾声时,武汉经视的记者来到教室,对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采访。我有幸接受了采访,还现场演唱了这堂课学习的《你来了》。那一刻,我仿佛站在了属于自己的小舞台上,尽情展现着学习成果。</p><p class="ql-block"> 参加社区乐龄学堂的声乐班,于我而言,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在这里,我的唱歌水平得到了提高,退休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我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大家因声乐相聚,一起唱歌、交流,欢声笑语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真正体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滋味,这滋味,如同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p><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我愿就这样开开心心地度过,让歌声如温暖的阳光,陪伴着我的退休生活,洒下更多的欢笑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7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