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风采】剪纸裁童趣 随笔记成长——用热爱浇灌童心

牛魔王

<p class="ql-block">牛笑梅,女,陕西延安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教育学本科学历,1995年9月投身幼教事业,一级教师,深耕一线三十载。她以笔为耕、以剪为艺,在绘画与写作领域精进不辍,屡获省、市、区级表彰;并将艺术专长与幼教实践结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趣味启智”课堂模式。</p> <p class="ql-block">走进校园四楼走廊,一幅幅剪纸作品格外亮眼:憨态可掬的猫咪、可爱甜美的女孩、轻盈灵动的鱼儿,皆是牛笑梅老师的手笔;班级群与微信朋友圈里,一篇篇温暖随笔记录着孩子们的童言稚语与成长瞬间,亦出自她之手。她以剪为媒传递创意,以笔为桥联结家校,用专业与爱心诠释着幼儿教师的师德温度。</p> <p class="ql-block">一剪一世界:让剪纸成为成长的“催化剂”</p> <p class="ql-block">“牛老师,今天能教我剪小兔子吗?”每天区域活动时,美工区总有一群孩子围着牛老师学剪纸。剪纸是她的“拿手绝活”,但她从不局限于“教孩子剪得像”,而是让每一张红纸都承载起教育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为适配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能力,牛老师精心设计“阶梯式剪纸课程”:小班从剪直线、曲线起步,通过“剪小草”“剪太阳”等简单造型,锻炼孩子的手部协调性与专注力;中班尝试动物、花朵轮廓剪裁,边剪边讲“小蜜蜂采蜜”“小熊分享”的故事,将品德教育自然融入实践;大班则挑战窗花、套色剪纸,结合春节贴福、端午剪艾等传统习俗,让孩子在指尖翻飞间触摸文化根脉。针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她还自制“安全剪纸模板”,将复杂图案拆解为可拼接模块,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剪出作品”的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班里的子维曾因剪不好图案而哭闹退缩。牛老师发现他对汽车格外痴迷后,特意设计“汽车剪纸系列”:先教他剪圆润的车轮,再逐步拼接车身、车窗,还常笑着鼓励:“子维的车轮剪得最圆,比老师剪的还精神!”在一次次肯定与引导中,子维不仅慢慢爱上了剪纸,还主动带着同伴完成“汽车总动员”主题剪纸作品,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如今,班级“剪纸风采墙”上摆满了孩子们的作品——那一张张透着稚气的红纸,剪的是童趣,更是成长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一笔一温情:用随笔搭建信任的“连心桥”</p> <p class="ql-block">“读牛老师的随笔,就像亲眼看见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闪闪发光。”这是家长们的共同感受。向来擅长用文字传递温度的她,坚持撰写“幼儿成长随笔”,用细腻的文字捕捉孩子的闪光瞬间,更悄悄架起了家校共育的信任桥梁。</p> <p class="ql-block">她的办公桌上,一本厚厚的随笔本写得满满当当,没有空洞的套话,全是真实鲜活的细节:“今天泺锦看到歪倒的小树苗,主动蹲下来扶正,还找来小石子围在根部——这个细心的小姑娘,心里装着对生命的温柔”“一诺第一次独立完成剪纸,举着歪歪扭扭的小花跑过来时,眼睛亮得像星星,声音里都透着骄傲”。这些随笔会定期发布在班级群,精选片段还会工工整整写入“成长手册”,让家长直观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p> <p class="ql-block">每学期末,牛老师都会为每个孩子写一封“专属成长信”,附上孩子的剪纸作品,细细盘点从入园到学期末的变化。有位家长曾在信后认真留言:“以前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适应,直到看到您写他主动帮小朋友擦桌子、认真学剪纸的样子,才知道他已经悄悄长大了。谢谢您把孩子放在心上。”对牛老师而言,随笔从不是任务,而是与孩子、与家长真诚对话的温暖方式。</p> <p class="ql-block">一心一坚守:用责任诠释师者的“真本色”</p> <p class="ql-block">在牛老师心中,剪纸与写作只是教育的载体,真正的核心,是对孩子沉甸甸的爱与责任。她的剪刀和笔,永远围着孩子的需求转。</p> <p class="ql-block">晨检时,若平时活泼的孩子突然沉默,她会悄悄递上剪好的“小爱心”贴纸,轻声询问:“愿意和老师分享小秘密吗?”;进餐时,她用“小勺子”“小青菜”造型的剪纸贴纸,鼓励挑食的孩子尝试新食物;面对家长“孩子不爱动手”的困惑,她会贴心推荐简单的家庭剪纸游戏,还把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写进随笔,为家长注入信心。</p> <p class="ql-block">对待同事,牛老师同样毫无保留。她主动分享剪纸教学技巧与随笔写作心得,手把手指导年轻教师如何观察幼儿、记录成长细节。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老师开始用剪纸丰富课堂、用文字记录教育,幼儿园的育人氛围愈发温暖鲜活。</p> <p class="ql-block">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牛老师手持一把剪刀、一支笔,在幼教岗位上默默坚守多年。她剪刻童真,书写成长,更守护着教育的初心。正如她常说的:“能陪着孩子们在剪纸中学会坚持,在文字里看见美好,就是我最幸福的事。”这份平凡而真挚的坚守,正是师德最美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