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花岗岩

小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说19亿前的黄山地区还是汪洋一片,海底曾因板块俯冲引发火山,约4亿年前还在海陆间切换。直到2亿年前,才彻底脱离海洋成为陆地。到1.25亿年白垩纪那场标志性的“燕山运动”,地壳内炽热岩浆携带的矿物质上侵,冷却凝结成了花岗岩主体,又经地壳抬升托举露出地面。</p><p class="ql-block">时光流失,沧海桑田,时间来到了300万年前,经第四季冰川冼礼,对花岗岩体进行刨蚀,搬运,形成冰斗,角峰等冰川地貌。又经长期的风化侵蚀,塑造了黄山奇峰林立,怪石遍布的独特自然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终于成就了这以花岗岩为主体的天下第一奇山。</p><p class="ql-block">如今这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黄山,山上72峰奇峰竟秀,那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等均为花岗岩。还有那众多的怪石,如飞来石,猴子观海等,也以花岗岩为基底。另外,因含有矿物质,还给黄山松提供生存所需营养。又因质地坚硬,那些石刻也是刻在花岗岩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山最大的石刻在青鸾峰,此峰从另一角度眺望,似一匹腾空而立的战马,故又称立马峰。石壁上刻:“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每字6米见方,“平”字一竖9.4米。这是一群石工冒生命危险,历时半年刻成。远观此联大气磅礴,笔走龙蛇,气势一发不可收,可谓世上第一巨联,曾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这是在1939年抗日将领唐士尊为激励将士抗日题写,你看;“立马空东海”,立马,横刀立马之意,空,藐视,东海指日本。再看:“登高望太平”,登高即:登上黄山高峰。望:期望,指看之意。太平:从此望去是太平县,又有太平安定之意。其意是激励民众为争取太平安定的生话,共同抗日!</p><p class="ql-block">黄山年代最久远的石刻,当属李白于754年题的“鸣弦泉”。他那苍劲有力的草书,充分展现出诗仙豪放的情怀,使这块状如古琴的巨石更具神韵。他两登黄山,写出具有浪漫想象色彩的诗篇。纵观李白一生,热爱游历,为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使景随诗流传千年,成为景点最好的名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山有摩崖石刻350多处,题刻面积约2200平方米。其中玉屏景区便是石刻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举目观看,石壁上行、草、隶、篆应有尽有,有的笔墨严谨,有的神韵自由。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毛泽东的手迹“江山如此多娇”,潇洒飘逸,跌岩多姿,尽显了草书的灵动与豪放。</p><p class="ql-block">黄山的摩崖石刻始于唐代,盛于宋元,跨越千余年,延续至今,记录了黄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集历代书法各家之长,并兼具古朴,典雅,灵动等风格,它是历史的印迹,更是文化的见证。因此,它不仅是深藏不露的现代书法博物馆,更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黄山让人叹为观止的,除这花岗岩上的摩崖石刻,还有花岗岩形成的众多峰林和怪石。你看那惟妙惟肖的手机石,上竖的天线,似正在收取仙界的信号。你再看那544吨的飞来石,似世外仙桃落于黄山,传说是女娲补天落下的最后一块灵石,地质学家则说是冰川搬运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再看那猴子观海,传说是一痴情灵猴为守望爱人化为山石。这不禁让我想起三峡的望夫石,亦是痴情所化。智慧的中华民族从不缺美丽的传说,哪怕是石头也让你领略刻骨铭心的痴情。石猴就这样在山顶守望千百年,在八百里的黄山上展现那身化石,心不变的痴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后说回花岗岩,本是火山熔岩携带的矿物质凝结而成,黄山松靠溶解其矿物质,维持自身生长。随着生长,就需溶解更多花岗岩。花岗岩以消溶自己,为黄山松提供生长能量,可以说没花岗岩就没黄山松。说黄山松以花岗岩为母,一点不为过,在此为它的奉献点赞!</span></p><p class="ql-block">说到底黄山就是用花岗岩构造的巍峨城堡,是承载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神地标。天地的造化,火山和冰川的洗礼,使它成为地质史诗中的自然奇观。它把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雁荡之巧尽纳于一山。大自然亿万年时光的雕饰,才让黄山成为这天下第一奇山。</p><p class="ql-block"><br></p>